小剂量硫酸镁在儿科平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2021-07-26 07:22何胜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5期
关键词:哮鸣音性疾病平喘

何胜强

(黄梅县中医医院,湖北 黄冈 435500)

0 引言

当今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正不断地加快,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程度地影响,空气污染问题呈现出日益加剧的状态。而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婴幼儿由于自身身体发育程度尚未完全,发病概率正不断地增加,给许多家庭造成巨大的生活负担。在儿科临床诊断过程中,喘息性疾病属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该类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均有一定的特异性,每一位患儿的引发病因与临床特征均有一定的差异[1]。儿科喘息性疾病主要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感染性喘息等,其中临床最为常见的儿科喘息性疾病是支气管哮喘[2]。儿科诊室收治的喘息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咳嗽、呼吸急促,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极易对患儿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威胁[3]。且婴幼儿由于自身体质因素,属于特殊的患者群体,临床医疗工作者应加大对于儿科喘息性疾病的重视程度。本研究选取88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剂量硫酸镁在儿科平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本医院儿科收治的喘息性疾病患儿88例为观察对象,在电脑随机分配的方法下,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n=44例)和研究组(n=44例)。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同意书;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③均表现喘息、咳嗽及肺部病理性杂音等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者;②合并先天性疾病者;③合并支气管异物者。常规组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为2个月至3岁,平均(7.62±1.11)个月;病程为7~83 h,平均(30.91±2.75)h。疾病类型:喘息样支气管炎4例,毛细支气管炎9例,支气管哮喘15例,支气管炎16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为2个月至3岁,平均(7.66±1.09)个月;病程为7~82 h,平均(31.04±2.68)h。疾病类型:喘息样支气管炎5例,毛细支气管炎11例,支气管哮喘13例,支气管炎15例。对两组的一般资料予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对常规组所选患者开展临床治疗时,在常规检查基础上,采用抗感染、镇静、低流量吸氧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进行基础性治疗。而研究组在常规基础性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小剂量硫酸镁予以治疗,其浓度为25%,每次将0.1~0.3 mL/kg的硫酸镁与GS30 mL的液体相摇匀混合,通过静脉泵方式,匀速在3 h内完成给药,2次/d,持续3~5 d。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平喘、哮鸣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情况,以及安全性问题。其中,依据以下标准评估临床疗效:①显效:喘息、咳嗽、憋气以及肺部哮鸣音症状明显改善者;②有效:症状有所减轻;③无效:症状未改善且加重。有效率=(①+②)/(①+②+③)×100%。对两组平喘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进行对比。最后,监测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腹泻等。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对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并进行(χ2)或Fisher检验,同时采用(±s)对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予以表示,两组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效率比较。表1中的数据表明,常规组有效率相较于研究组而言较低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平喘、哮鸣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表2中的数据表明,研究组无论是在平喘时间方面,还是在哮鸣音消失时间方面,抑或是在住院时间方面,与常规组进行对比用时均更短(P<0.05)。

表2 平喘、哮鸣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对比(±s)

表2 平喘、哮鸣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对比(±s)

组别 例数 平喘时间 哮鸣音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研究组 44 2.39±1.21 4.85±1.74 6.76±1.38常规组 44 4.87±1.32 7.47±1.83 9.23±1.55 t - -9.187 8.170 -7.895 P - 0.001 0.001 0.00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3中的数据表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自身抵抗力较差,对外界环境的适用程度在不断地调节中,极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扰,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属于多发性疾病[4-5]。儿科喘息性疾病属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情发作时患儿临床表现为喘憋、呼吸困难,如未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则危及患儿生命安全。通常情况下,患儿突发哮喘等儿科喘息性疾病时,多应用β受体兴奋剂、激素气雾剂或氨茶碱等进行治疗,但此类治疗方式属于激素治疗,长期应用容易使患儿产生药物依赖性,并降低患儿的机体免疫力,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6-7]。儿科喘息性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数患儿均由病毒感染引发,主要为继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原因主要是婴幼儿群体的气道纤毛功能和免疫功能发育尚未完全,对于病毒感染缺乏相应的抵抗能力。另外过敏反应也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如外界环境过敏、食物过敏等。

现阶段,临床治疗儿科喘息性疾病多应用小剂量硫酸镁,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8]。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平喘、哮鸣音消失及住院时间相较于常规组均更短(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主要是因为硫酸镁属于临床常用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有效降低患儿的耗氧量,改善患儿呼吸困难的症状。且患儿的细胞内镁含量过低时,容易引起患儿气道的高反应性,通过服用小剂量硫酸镁可有效补充镁含量,抑制患儿气道的高反应性,进而保证患儿的呼吸道顺畅[6]。同时硫酸镁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在患儿因哮喘引发缺氧时,可使患儿痉挛的支气管和毛细血管得到扩张,促进患儿血液循环,降低心脏供血功能压力,避免心力衰竭症状的出现。而Mg离子通过降低乙酰胆碱对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扩张患儿气道,提高患者的通气功能。镁元素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可参与多种酶的代谢活动,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ATP转化环磷酸腺苷,细胞膜发生变化,稳定膜电位,抑制过敏物释放,改善患儿黏膜水肿情况,保障患儿呼吸道的通畅。

综上所述,在儿科常规平喘治疗的过程中,将小剂量硫酸镁应用其中,可将临床治疗有效率予以提高,可缩短平喘、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和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哮鸣音性疾病平喘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不同激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抢救成功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