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效率

2021-07-27 09:30王宜先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0期
关键词:章节法治道德

王宜先

初中是学生开始树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少年时期没有接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挖掘身边的道德与法治因素,再利用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方式,以知行合一为渠道,在实践中规范学生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成长。

但在这个时期很容易因为周边发生的事情而产生道德观念、法治认知等方面的偏差,此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从身边的事情出发,用实际行动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见到的事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道德法治观念,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

一、加强沟通,了解学生生活

要真正实现让学生实地学习、了解法律道德的教学目的,就应当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契机,以其中可能会遇到的相关道德、法治问题为出发点,引导他们做正确的事情。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这一章节讲述的是学生中学时代最初的梦想以及以后要面对的学习过程,其中包括对自己特点的发掘。在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入手,以自我介绍的形式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帮助教师熟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相关事件,这就通过自我介绍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然后再以学生的兴趣、特长等为支点,让学生从多方面介绍自己。这不仅能让其他同学对自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能帮助教师从兴趣、特长方面入手分析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道德与法治。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结合课标,以自我介绍的方式为教学手段,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应的特长爱好等,帮助学生间、老师与学生间互相了解。这有助于教师以沟通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方便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去。

二、挖掘生活元素,优化教学内容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当充分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元素。以这些元素为例,从正面和侧面帮助学生构建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体系。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章节主要讲述了法律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陪伴着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这一主题。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为学生讲述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

教师通过在生活中挖掘道德法治元素,以“用同学的文具是否要归还”为例,为学生区分了道德与法治这两个名词的界限与概念。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道德、法治知识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从这两个层面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造健康友好的成长环境。

三、强调学生主体,优化教学模式

道德与法治的实现主体是学生,学习主体也是学生,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优化教学模式的形式,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最终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应当学会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变成有用的、有益的知识。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章节讲述了学生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以及他们奉献社会的义务。在这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应当革新教学模式,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将学生真正带入社会中,利用公益行为,让他们知晓奉献社会的重要性。在公益行为中,教师应当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尽量选择安全系数高、能兼顾学生的社会公益任务。如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衣物等,或者在学校附近进行义务大扫除,以此来帮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不再以单纯的理论知识講解为主线,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的学习后,再利用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践行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这样一来就帮助他们不仅在脑海中形成意识,还在行为上实践了这些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在优化教学模式时,首先应当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以便从他们的生活中发现与道德法治相关的因素。结合这些因素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再优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际行为结合起来,让他们不仅通过听与看接收知识,还要身体力行,实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瞿小燕.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24):39-40,43.

[2]邱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学周刊,2020(22):71-72.

猜你喜欢
章节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