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萎缩性胃炎

2021-07-27 02:54刘长发于国强李丹丹袁星星战晶玉王炳予刘杨月
吉林中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萎缩性气虚电针

刘长发,于国强,李丹丹,袁星星,战晶玉,杨 磊,王炳予,刘杨月

(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 150001)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病理表现为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成分减少或消失[1]。临床多以西药对症治疗为主,虽对病症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易耐药、不良反应大、易复发[2]。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是由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专家自行组方研制,临床观察发现其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酸浓度的功效[3],再配合电针调神通络,和胃止痛。该方案治疗气虚血瘀型CAG 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南岗分院消化门诊2019 年8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0 例,其中男52 例,女58 例。按随机对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 例,治疗组56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6.66±4.22)岁,平均病程(6.31±1.02)年;治疗组,平均年龄(47.01±3.21)岁,平均病程(6.41±1.25)年。2 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5]。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消化系溃疡者;2)有凝血功能障碍者;3)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4)有精神症状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1.4.1 基础治疗 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抗Hp三联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每日2 次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 g,每日2 次口服;克拉霉素胶囊0.5 g,每日2次口服,连续服用2 周。

1.4.2 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胃复春片1.44 g,每日3 次,口服。

1.4.3 治疗组 在基础治疗上给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方法:饭前30 min 开水冲服,每次1 包,每包10 g,每日3 次,口服,同时给予针刺治疗。针刺方法:选用0.35×40 mm 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贵州安迪药械有限公司生产),主穴:百会、神庭、胃区双侧;配穴:风池双侧、内关双侧、中脘、足三里双侧、公孙双侧、太冲双侧。手法要求:百会、神庭、胃区针刺深度0.5~0.8寸,行针手法采用捻转法,由徐到疾捻转,捻转速度达200 转/min 以上,连续3~5 min。内关、足三里施以捻转泻法。其余腧穴常规针刺,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诸穴得气后使用G6805-II型电针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连接腧穴:百会-神庭、双胃区、双风池,连续波刺激20 min。每日1 次,每次40 min。2 组治疗均为4 周1 个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治疗期间忌烟酒、生冷辛辣之品。

1.5 观察指标

1.5.1 典型症状观察 观察2 组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典型症状(“胃胀”“食少”“畏冷饮”),按病情轻重程度分0、I、Ⅱ、Ⅲ级[6],分别计0、1、2、3 分。

1.5.2 胃镜评分 参照2004 年中华医学会内镜分会《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0 分:胃黏膜无异常;1 分:胃黏膜血管部分透见,出现细颗粒,单发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2 分:胃黏膜血管连续透见,颗粒为中等颗粒,多发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3 分:胃黏膜血管达表层,颗粒为大颗粒,弥漫色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1.5.3 生化指标检测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17(G17)水平。

1.5.4 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 采用14C 呼吸实验,检测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Hp)水平。

1.6 疗效标准 参照2006 年《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5]。治愈:临床主要、次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基本恢复正常。显效:临床主要、次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慢性炎症好转;病理显示各项指标正常或减轻。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镜复查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 以上,慢性炎症有所减轻;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各项指标有所减轻。无效:症状、胃镜检查、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无变化或加重者。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处理,分类变量选择χ2检验,连续变量首先考察其正态性,服从正态分布,选择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如不服从正态分布,则选择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研究,并选择中位数(下四分位数至上四分位数)的表达形式。以P<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2.2 2 组患者疗前、治疗后典型症状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疗前、治疗后典型症状比较 分

2.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评分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胃镜评分1(1~2)分较治疗前2(2~3)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胃镜评分1(1~1.25)分较治疗前2(2~3)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

2.4 2 组治疗前、后胃动素(MTL)比较 治疗后,对 照 组MTL 水 平289(283.75~292.00)较 治 疗前287(279.25~290.25)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MTL 水平305(292.25~354.00)较治疗前289(282.00~291.00)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程度较大(P<0.05)。

2.5 2 组治疗前、后胃泌素17(G17)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胃泌素17(G17)比较 nmol/L

2.6 治疗组疗前、疗后幽门螺旋杆菌(Hp)比较 见表4。

表4 治疗组疗前、疗后幽门螺旋杆菌(Hp)比较 例/%

3 讨论

CAG主要是由于Hp感染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伴有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Hp 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慢性感染CAG 的细菌之一[7],其感染机体后一般难以自行将其清除,发病缓慢而迁延难愈,治疗棘手[8]。CAG 被世卫组织列为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7%~9%[9],同时Hp 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I类致癌原[10],所以早期发现、积极治疗CAG,根除Hp,减少胃癌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目前Hp 根除方案主要为胃三联标准治疗方案[12],然而抗生素容易破坏胃肠生态环境,导致患者会出现胃肠不适症状,且有部分患者因对抗生素过敏而无法接受该方案。

根据CAG 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归为“痞满、嘈杂、胃脘痛”的范畴,患者身体素虚,脾胃运化无权,升降转输乏力,气机阻滞,气滞日久,血行瘀滞,即久病入络而成气虚血瘀之证型。治则健脾益气,化瘀止痛。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专家以辨证论治为原则,采用益气化瘀、理气止痛之法,研制组方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CAG。方中以黄芪、丹参为君药补中益气,活血化瘀止痛;乌药、桂枝、丁香温中散寒止痛,苦参清热利湿,以治疗湿热蕴结肠胃所致脘腹胀满,黄连苦寒之性,用于清肝胃之火,五药为臣,寒热平调;枸杞子、白芍、沙参养阴缓急止痛,柴胡、厚朴、大黄具有降气、行气止痛作用,莪术、三七活血止痛,地榆敛疮生肌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为佐使之药[13]。既能济本,又能攻邪,共奏疏肝理气、和胃、生血、活血、通络之功。同时,电针治疗CAG具有明显疗效[14],我们选择针刺腧穴时,根据胃区在大脑皮层对应位置与消化系统关系密切,选择刺激该区,可对脾胃功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以缓解胃胀闷感。百会、神庭可调神通络,安神理气。中脘为胃之募穴,配胃之合穴足三里,可行气导滞,和胃止痛。内关、公孙均为八脉交会穴,可行气化痰,和胃止痛。配风池以通经活络,行气止痛;配太冲以增强行气化痰,通络止痛之效。本次研究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对气虚血瘀型CAG 患者典型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电针结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具有益气化瘀、理气止痛、调神通经的功效。通过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胃镜结果发现:治疗组改善CAG 患者胃镜评分程度更大(P<0.05)。目前,胃黏膜可分泌胃泌素17(G17)已作为血清活检指标筛查胃癌及胃癌前病变[15]。大量研究表明G17 的上升与胃黏膜萎缩程度呈负相关[16]。胃动素(MTL)的作用是促进和影响胃肠运动及胃肠道对水、电解质的运输,促进胃强力收缩和小肠分节运动,从而可加速小肠的传递时间[17]。对2 组CAG 患者治疗前、治疗后MTL、G17 比较后发现治疗后2 组MTL、G17 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程度更大(P<0.05)。提示电针结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能刺激气虚血瘀型CAG 患者机体释放G17、MTL,进而将机体外周神经系统肽能神经元激活[18],使胃肠收缩活动增强,改善相关症状。治疗组较之对照组显著提高CAG 患者Hp 转阴率(P<0.05),提示电针结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能改善CAG 患者Hp 感染情况,有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电针配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对治疗气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较好,对改善其典型症状改 善存在优势,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促使气虚血瘀型CAG 患者机体释放G17、MTL,进而激活机体外周神经系统肽能神经元,使胃肠收缩活动增强,改善相关症状,进一步改善胃镜评分,提高Hp 转阴率。

猜你喜欢
萎缩性气虚电针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