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广州市海珠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2021-07-28 12:36郑素娟张雅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14期
关键词:支原体阳性率抗体

郑素娟,张雅洁

1.广州新海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030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广州 510515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能独立存活的最小的原核微生物,其感染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生,临床表现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肺外表现,如脑炎,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1],其严重程度可从轻微到危及生命[2-4]。在临床上,临床医生无法通过临床症状来判断是否是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依靠快速可靠的实验室诊断如聚合酶链反应(PCR),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4-6]等来辅助诊断。本文对广州市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了不同月份、性别、年龄的感染情况,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2020年在广州新海医院门诊和住院就诊且进行MP筛查的4 3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0~94岁,中位6.16岁,其中男2 492例(57.31%),女1 856例(42.69%)。诊断标准参照第八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2010年制定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8]。将患者信息录入数据库,回顾性分析患者信息和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的关系。

1.2仪器与试剂 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赛乐迪亚-麦克Ⅱ(SERODIA-MYCOⅡ)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被动凝集法)。

1.3方法 采集标本均为静脉血,室内质控:每批试剂做阴性和阳性对照。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标本检测,最终稀释倍数≥1∶80与致敏粒子出现凝集判定结果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不同月份、季节和年份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2018-2020年MP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46.43%(755/1 626),55.42%(1 073/1 936)和46.18%(363/786),2019年MP抗体总阳性率明显高于2018和2020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37,P<0.05)。2018年,MP阳性率最高的月份是2月为57.75%(41/71),其次是10月份为55.92%(85/152),12月份为55.83%(115/206);阳性率最低的月份是4月为30.36%(34/112)。2019年,MP阳性率最高的月份是9月为68.70%(90/131),其次是7月为63.21%(122/193),8月为62.13%(105/169);阳性率最低的月份是5月为45.24%(76/168)。2020年,MP阳性率最高的月份是5月为65.63%(21/32),其次是6月为64.00%(32/50),12月为60.82%(59/97);阳性率最低的月份是4月为23.53%(8/34)。月份与MP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3,P<0.05),见图1。

图1 不同月份的MP抗体阳性率分布图

根据广东地区季节气候的因素,将季节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在4个季节中,冬季的MP抗体的阳性率最高,为53.88%(562/1 043),其次是夏季52.36%(576/1 100),秋季50.92%(637/1 251)和春季43.61%(416/954),季节与MP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51,P<0.05),见表1。

2.2不同性别MP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男性患者MP阳性率为48.11%(1 199/2 492),低于女性患者MP抗体阳性率的53.45%(992/1 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1,P<0.05),见表1。

2.3不同年龄段MP阳性率的比较 将就诊的患者分了7个年龄段,各年龄段患者MP抗体的阳性率进行比较。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在7~18岁年龄组最高,为65.49%(666/1 017),其次为4~6岁年龄组57.17%(614/1 074)、19~30岁年龄组56.86%(29/51),最低为>50岁年龄26.98%(17/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5.08,P<0.05),见表1。

2.4不同疾病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将疾病分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组和其他疾病组,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组分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组和重症肺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组、重症肺炎组和其他疾病组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15%(341/680),50.30%(1 108/2 203),44.74%(166/371),52.65%(576/1 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4,P=0.127),见表1。

表1 广州市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3 讨 论

MP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其潜伏期为2~3周[2],可导致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感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4]。MP感染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9],在流行季节,MP导致社区性肺炎的比例,占4.00%~8.00%,然而在人口密集区,该致病率最高可到70.00%[10]。

目前,MP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MP的分离培养是诊断MP感染的金标准,但费时长,一般不用于临床感染患者的诊断[4]。MP抗原性很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持久高效的抗体[11],因此对MP抗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十分重要。

本研究对广州市2018-2020年,共4 348例MP抗体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显示,MP抗体阳性率总阳性率是50.39%,高于胡塔等[12]报道的30.12%,低于厦门地区的56.17%[13]。该差异可能与地区,纳入人群不同以及检测方法不一致等因素有关。2019年肺炎支原体抗体总阳性率为55.42%,明显高于2018年的阳性率(46.43%)和2020年的阳性率(4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文献报道,MP的流行呈周期性,间隔约为3~5年会爆发一次,每次爆发持续时间6~8个月[14]。2020年MP阳性率低,可能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关,人们出行均佩戴口罩,增强了手卫生的意识以及减少密闭聚集性活动,这些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MP传播途径减少,MP感染率明显下降。

连续3年的监测结果显示,MP感染全年均有流行,呈明显的季节性,2018年2月为阳性率最高峰,4月阳性率最低,从5月开始出现上升趋势,10月达到相对高峰,之后阳性率略有下降。2019年从5月开始出现上升趋势,9月达到高峰,之后阳性率出现下降。2020年1-4月呈下降趋势,4月阳性率最低,5月阳性率最高,之后6-12月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本研究发现夏季和冬季的M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考虑原因是广州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高温且多雨,有研究发现,温度和湿度的增加有助于MP的感染[15]。且广州夏季高温时间长,空调使用频繁,人们常在室内活动,利于MP的传播。而广州虽然冬季时间不长,但冬季温度依然偏低。在冬季,儿童在室内密闭的环境中聚集性活动,可增加MP的感染风险。但这与北京地区闫超等[16]和上海地区LIU等[17]报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以秋冬季高发的结论和韩文莉等[18]报道以肺炎支原体暴发多在夏季和秋季高发不一致。该差异可能是与各地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气候差异等因素以及纳入的人群有关。

在本研究中,男性患者MP抗体阳性率(48.11%)低于女性患者MP抗体阳性率(53.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多个文献[17,19-20]报道一致。这提示MP的感染也可能与生活习惯有关,特别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男童热爱户外运动,女童更倾向于室内封闭的环境,长时间室内活动更有利于MP传播[13]。但陈迎荣等[21]研究发现MP感染无性别差别不一致,因此MP感染与性别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研究发现MP抗体在各个年龄段中均易感,阳性率主要集中在0~30岁。在0~18岁以下儿童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7~18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65.49%),之后随年龄而递减,>50岁老人感染率最低(26.98%)。这与王冰斌等[13],王富江等[22]和MA等[2]报道的年龄分布趋势一致,但与其他文献[20,23]报道的不一致。考虑原因可能与检测方法,患者来源,医院的诊疗水平有关。本研究提示在0~18岁的儿童里,肺炎支原体感染仍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为主。其原因可能是低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受到MP特异性抗原如P1黏附蛋白[4]刺激时,其抗体产生的能力相对弱且抗体滴度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免疫力增强,机体受到特异性抗原的刺激后抗体产量增加,大龄儿童经常参加学校和社会性活动等半封闭的场所,这些场所一般通风效果差和人口密度大,增加感染的概率,导致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偏高。

肺炎支原体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也是社区性获得性肺炎的重要原因[24],尽管MP感染有自限性,但也可引起重症肺炎甚至死亡[25]。本研究发现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组、重症肺炎组和其他疾病组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均在50.00%,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与各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无论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还是下呼吸道感染以及重症肺炎,临床医生都应该重视MP感染的可能。但赵光华等[26]和邓雄峰等[27]发现MP阳性率在肺炎患者中更高,可能与纳入人群有关,后续增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研究肺炎支原体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广州地区,MP感染全年易感,以夏季和冬季多见,由于气候原因不同地区感染情况不一,在不同地区呈季节性变化。大龄儿童感染率明显增高,但老人感染率低。在流行高发季节,尤其是儿童人群,在幼儿园及中小学等公共场合,注意通风,出行佩戴口罩等,切断传播途径,更好地控制MP感染的流行。

本研究尚存在局限之处,首先由于本研究分析的是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该方法学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如能结合肺炎支原体PCR以及影像学结果,可以更准确地体现MP的感染情况,其次,本文仅分析了MP抗体阴性和阳性与疾病的关系,未能分析MP抗体滴度与疾病的关系,再次,本文分析了近3年的MP抗体感染的情况,可继续积累地方数据,为日后临床对肺炎支原体的防控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支原体阳性率抗体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helium bubble at(110)twist grain boundaries in tungsten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