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推体验活动,助力德育教育有效之旅

2021-07-28 20:04程飞霞
速读·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体验活动德育教育

程飞霞

◆摘  要:我国的传统德育教育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德育的主体。它导致德育与教学的分离,所以传统德育教育对学生成长并无太大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仅要注重在德育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要运用实践体验活动,助力德育教育的“有效”之旅。

◆关键词:德育教育;有效;体验活动

德育作为“五育”之首是教学生怎样“做人”的教育,而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更是奠定了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基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倡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学校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也是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更是在校内直接与孩子接触最多的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学会从传统的“浸泡式学习”的德育教育方式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德育从课堂中解脱出来,巧妙推行德育体验活动,将“浸泡式教育”转换为“体验式”教育,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打下正确人生思想、三观的坚实基础。以下,笔者将就为什么要推行体验活动助力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巧推体验活动助力德育教育更加高效的问题谈论一些笔者的主观看法。

一、传统德育效果不尽人意,教师课堂授课反客为主

首先是我们为什么要推行体验活动助力小学德育教育,换句话说,为什么传统的德育方式不再适合现代的小学德育教育。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道德的标准发生了改变,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再像传统的德育教育一样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个事件的正误,而是应该教给学生如何去自主判断是非,如何去正确地看待新事物等,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传统德育教育本身也存在许多弊端,顺应时代需求,我们需要从传统德育教育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巧推体验活动,助力德育教育的有效之旅。

(一)传统德育教育途径单一,模式固化

传统德育教育的途径过于单一,在传统德育教育中,我们过度地依赖道德与法治这一门学科。将对学生的德育全部托付到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中,认为德育就是道德与法治的课内之事,而疏忽了对学生的额外的品德教育。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为在学校中,班主任是除了同学外和学生接触最多最密切的人,这也对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四年级的道德与法治——《信息万花筒》这一单元的學习中,教师们会依据课本内容告诉孩子们“网络包罗万象,但网络世界也良莠不齐,我们要正确地认识网络中的世界,不沉迷网络”等。但是,道理每个人都懂,可就连成年人都尚且做不到不被网络里的花花世界吸引,又何况对外界诱惑毫无抵抗力又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学生呢。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按照传统教育中把对学生的德育丢给道德与法治课,而是无论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在班主任跟同学的接触过程中都要时时提醒、时时关注,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还可以在课外推行网络世界体验活动,让学生明白沉迷网络世界里的“莠”会有什么后果,以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二)传统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内容局限

传统德育教育过于注重形式,而对学生的德育内容又过于局限。在传统德育之中,学生接触到的德育大都是言传身受。由教师去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把教师推到了德育教育的主体地位,而实际上德育教育的主体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教师在德育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养成良好品德的帮助者,而不是一个德育知识的灌输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明辨是非,逐步帮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能够独立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德育问题。此外,传统德育教育的内容过于局限 ,学生们对德育的了解仅仅只能通过书本,甚至只能是道德与法治课本。而可能会有部分教师只是把道德与法治当作一门考试科目去教,疏忽了道德与法治存在的真正内涵是德育教育。这就阻断了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唯一道路。因此,现在我们需要摒弃糟粕传统,巧推体验活动,助力德育有效教育。

(三)社会迅速发展时代进步,要求提高

近些年,中国社会在迅速发展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许多的因素推动着改变了我们对一个人一件事的道德评价标准。这也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方式原封照搬,时代对人才的道德要求需要我们创新。在新时代,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接受新事物,能学习,会学习,并且主动学习的新型人才。正如在2021年春季两会上政协委员唐江澎校长说的那样,“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升学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一个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好的教育,就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既要高智商又要高情商。”我们需要真正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有效德育教育,既为学生减轻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又能真正使学生成长为合格的新时代的接班人,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假”德育教育。

二、体验活动教学形式新颖,学生主动实践获得真知

传统德育教育弊端累累,我们教师需要创新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方式。体验活动就是其中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之一。德育教育的体验活动是通过特定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并获得德育知识,是一种变学生为主动地位的特殊课外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明确德育目的,举办符合德育内容的体验活动,对学生进行有向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获取正确的德育知识。体验活动更加适合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巧推体验活动,助力德育教育的有效之旅,以下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叙述。

(一)增强体验活动教学的创新性

巧推体验活动让体验活动助力小学德育教育,要增强体验活动教学的创新性。传统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授课进行,学生在课堂上主要学习德育的理论知识。虽然传统德育方式有一定弊端,但是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地摒弃。毕竟我们不能否认道德与法治课在学生德育教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帮助学生率先奠定理论基础。且体验活动助力德育教育并不只是简简单单地举办一个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就算完成德育任务,我们教师需要兼备传统与创新,既要把握德育教育的主流方式,又要注重创新更加有效更加适合学生的德育教育方式。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感恩德育时,一方面,可以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文《美好生活從哪里来》时,先跟任课教师从课堂学习感恩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懂得应该对生活中默默付出的人常怀感恩之心。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紧跟课时,开展关于感恩德育的体验活动。班主任可以带学生早起,去体验校内早上清洁校园的环卫阿姨的辛苦工作,让学生参与到辛苦的工作中来,再结合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学习的感恩德育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感恩德育的印象,使学生真正理解感恩的内涵。而不是以开班会等依旧局限在课堂大谈理论知识的方式去开展体验活动。通过开展课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亲自实践中感受到自己学习到的德育知识,从而真正达到德育教育的有效成果。

(二)把握体验活动教学的实效性

巧推体验活动教学助力小学德育教育,我们要注重体验活动的实效性,也就是实际效用。我们不能把体验活动举办成只是走形式过场的“虚假体验活动”。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到关于某个德育的理论知识,而课后班主任依然选择以同样是理论教育的开座谈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验式德育教育活动。这样做学生不仅没有真正掌握到德育知识,更浪费了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这就是徒劳的“虚假体验活动”。因此,在开展体验式活动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时,我们要注重体验活动教学的实效性,不能引导学生做无用功、走歧途。要达到体验活动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根据德育教育的具体情况选择开展合适的体验式活动。在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时注意避免理论性教育的重合,把活动开展的重心放到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并引导学生结合德育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主动探索。从而真正达到小学德育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孝心德育教育时,教师不能把家长从课外叫到校内和学生一起,用家长会的方式对学生实行体验式德育教育活动,这样做会因为学生在学校尤其是在家长面前而感到拘束,不能放开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体验式活动中去,不仅达不到孝心德育的实际效应,更甚至会在学校与家长之间造成隔阂。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家校联合,联合家长为学生营造体验式活动的情境。教师可以一方面给学生布置体验活动,让学生帮助家长分担家务,独立拖地、刷碗等等还可以帮父母洗脚,让学生亲身体验父母为家庭的付出。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和家长联系,让家长帮忙在家监督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以达到真实有效的德育教育成果。最后,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体验式活动后将家长聚集,收集家长的反馈,再对学生进行补充教育。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注重体验活动教学的安全性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不仅要选择合适的体验活动,还要注重体验活动教学的安全性。体验活动教学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使其教育场所更加开放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除了现实中可能存在的生理伤害,教师更应该注意到的是,这项体验活动会不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教师在开展体验式德育教育的准备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到这项活动是否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参加,这项活动在给学生带来德育知识的同时会不会对学生的心理、生理产生阴影、伤害是怎样的伤害,有无方法避免。而且一定要做好体验式活动的后续跟进,教师要持续关注学生在参加体验式活动后的身心情况,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德育教育的体验式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是正确的三观指引,而非误人子弟。

例如:近些年,校园暴力频繁发生,加紧校园安全建设迫在眉睫,教师在此时开展关于待人友善的德育教育活动。此时教师选择通过让班里的同学两两结对,互相合作完成教室布置的任务从而达到在合作中学会与人友善增进友谊的德育目的。在这个体验式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就要时刻关注学生在体验活动时和活动后的状态以及同学关系。有可能学生在这种需要与同伴磨合的体验活动中,学生会因为性格不合且处理不当而产生矛盾,这种矛盾极可能延伸到课后,甚至演变成校园冷暴力等,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这需要教师注意到德育教育体验活动的安全性,及时对参加活动后的心理、生理给予关注,并做出及时的反馈,不让学生在德育体验活动中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总之,推行体验活动教育,从班主任带头做起,让学生从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的“浸泡式”知识灌输到走进课外体验活动,主动探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筑牢正确的人生思想道德之基。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让学生从小学开始掌握正确的认知世界的方法,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实践中逐渐学会独立地辨别是非,努力向成为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迈进。

参考文献

[1]高维,郝林玉.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J].教育导刊,2020(08):55-62.

[2]姜纪垒.国家统编教材的理论基础探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03):28-33.

[3]徐洁,李雨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J].语文建设,2020(02):50-53+58.

[4]邹涪陵.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策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体验活动德育教育
生活化让品德课堂充满魅力
小学品德教学中体验活动应用之我见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数学探究中提升学生智慧的路径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