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RNA_000203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1-07-29 02:25刘国銮黄汝刚杨彩霞刘晓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14期
关键词:心衰心功能心肌

刘国銮,黄汝刚,杨彩霞,刘晓红

铁岭市中心医院循环内科,辽宁铁岭 112000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心功能异常引起心脏射血功能及心室充盈受损,最终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下降的临床综合征[1]。心衰患者的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2]。深入分析心衰的病理机制并寻找潜在的生物学指标有重要意义。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分子,分子呈封闭环状结构,不受RNA外切酶影响,表达更稳定,不易降解[3]。有研究显示,circRNA与心功能有关,能参与心衰的病情进展[4-5]。circRNA_000203在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中表达上调,具有促纤维化作用。也有研究发现,circRNA_000203与心功能受损有关,可促进心肌肥厚[6]。外周血circRNA水平高于相应线性RNA水平,在血液中的水平高于肝脏、心脏和小脑组织,有可能成为血液标本中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7]。本研究检测了心衰患者血清中circRNA_000203表达水平,并分析了其与心衰患者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4例急性心衰患者作为心衰组,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57~74岁,平均(64.01±9.79)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13±3.01)kg/m2;收缩压(116.89±10.02)mm Hg;舒张压(75.03±6.03)mm Hg;总胆固醇(4.47±1.35)mmol/L;三酰甘油(1.50±0.76)mmol/L。根据心衰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8]:Ⅱ级36例,Ⅲ级45例,Ⅳ级43例;基础疾病:瓣膜性心脏病37例,缺血性心脏病3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8例,扩张性心脏病27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心衰的诊断标准[9];(2)年龄≥18岁;(3)NYHA分级≥Ⅱ级;(4)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2)合并急慢性感染;(3)肿瘤;(4)免疫系疾病;(5)精神疾病。

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1例,女59例;平均(62.89±10.1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3.06±4.11)kg/m2;收缩压(120.84±15.90)mm Hg;舒张压(81.43±8.75)mm Hg;总胆固醇(4.26±1.47)mmol/L;三酰甘油(1.39±0.51)mmol/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血清circRNA_000203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检测 入组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于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中,3 500 r/min离心5 min,留取血清于EP管中,并保存于-80 ℃冰箱中。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检测:用TRIzol试剂盒(上海百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取总RNA,随后用Thermo Nano Drop3000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RNA浓度及纯度,保证A260/A280比值在1.8~2.0。用反转录试剂盒(上海百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RNA反转录为cDNA,以cDNA模板进行FQ-PCR(内参为GAPDH),SYBRⅡ试剂盒购于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仪为美国ABI公司生产。以2-ΔΔCt表示circRNA相对表达水平[10]。引物序列:circRNA_000203上游 3′-CGA GCT GAG TGC GTC CTG TC-5′;下游′-TCG CTG GCC GTG AGT CTG T-5′;GAPDH上游5′-ATT GGA ACG ATA CAG AGA AGA TT-3′;下游5′-GGA ACG CTT CAC GAA TTT G-3′。用UniCel DxI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其配套试剂盒(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检测NT-proBNP水平。

1.3心功能检测 用IE33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系统(荷兰飞利浦公司)检测受试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1.4随访 对所有心衰患者进行门诊和电话随访,纳入研究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心衰不良预后定义为再次发生心衰或死亡。

2 结 果

2.1两组血清指标和心功能指标比较 心衰组circRNA_000203、NT-proBNP、LAD和LVDd高于对照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指标和心功能指标比较

2.2不同NYHA分级心衰患者血清circRNA_000203表达水平比较 Ⅱ级、Ⅲ级、Ⅳ级心衰患者血清circRNA_000203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89±0.87、2.97±0.69、4.57±1.03,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级越高,血清circRNA_000203表达水平越高,见图1。

注:与Ⅱ级患者比较,*P<0.05;与Ⅲ级患者比较,#P<0.05。

2.3心衰患者血清circRNA_000203表达水平与NT-proBNP、心功能指标的关系 circRNA_000203表达水平与NT-proBNP、LAD、LVDd呈正相关(r=0.678、0.411、0.409,P<0.05),而与LVEF呈负相关(r=-0.555,P<0.05),见表2。

表2 血清circRNA_000203表达水平与NT-proBNP、心功能指标的关系

2.4不同预后患者血清circRNA_000203表达水平比较 124例患者中预后不良44例,其中再发心衰30例,死亡14例。预后不良患者circRNA_000203相对表达水平为4.56±1.10,高于预后良好患者1.90±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44,P<0.05),见图2。

注:与预后不良心衰患者比较,*P<0.05。

2.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circRNA_000203、NT-proBNP、LAD、LVDd和LVEF是影响心衰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见表3。

表3 Logistic多因素分析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续表3 Logistic多因素分析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2.6ROC曲线分析circRNA_000203预测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 circRNA_000203预测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AUC为0.756,当circRNA_000203取值为2.87时约登指数最大(0.539),即诊断价值最高,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03%和88.95%,见图3。

图3 ROC曲线分析circRNA_000203预测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

3 讨 论

心衰是临床常见疾病,深入分析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潜在生物学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circRNA在心衰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重视,例如心脏相关circRNA(HRCR)可以靶向作用于miR-223从而调控ARC基因表达,进而介导心肌肥大和心衰的发生[11]。本研究旨在分析circRNA_000203与心衰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circRNA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可参与基因表达调控,具有稳定性、高度保守性和组织发育特异性[12]。circRNA通过外泌体分泌入血液,在不易获取病理组织的疾病中,检测外周血circRNA可能会作为一种新型诊断疾病的方法[12-14]。circRNA在心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评估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15]。既往研究显示,circRNA_000203与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厚和结构重塑有关[6,16]。 但是鲜有研究检测心衰患者外周血中该指标的表达及意义。本研究发现心衰患者circRNA_00020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并且NYHA分级越高,表达水平越高。提示circRNA_000203可能参与了心衰的发生。

circRNA_000203表达量与NT-proBNP、LAD、LVDd呈正相关关系,而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说明circRNA_000203有助于心功能的评估。circRNA_000203与心衰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既往少有报道。TANG等[16]发现,circRNA_000203可能通过抑制miR-26b-5p、Col1a2和CTGF促进心肌纤维化。有研究显示,circRNA_000203过表达会提高心室肌细胞心钠素及β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在circRNA_000203转基因小鼠中,用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后,小鼠心脏功能受损,心肌肥厚加重,上述作用可能是circRNA_000203通过抑制miR-26b-5p和miR-140-3p引起GATA4表达上调而实现的[6]。本研究发现,circRNA_000203是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预后不良患者circRNA_000203相对表达水平为4.56±1.10,高于预后良好患者1.90±0.94。另外,circRNA_000203预测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AUC为0.756,提示该指标对早期预测心衰预后有一定价值。但是circRNA_000203预测心衰的灵敏度仅65.03%,可能与检测手段、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联合其他指标进行预测可能会提高其诊断灵敏度。

综上所述,心衰患者血清circRNA_000203表达水平升高,检测其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评估心功能和患者预后。本研究也存在以下局限性:(1)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可能存在回忆偏倚和选择偏倚;(2)未在患者入院时动态检测circRNA_000203表达水平;(3)未分析circRNA_000203在心衰中的作用机制。未来需要开展细胞和动物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猜你喜欢
心衰心功能心肌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心功能如何分级?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