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现场展示的提升改造策略探析
——以陶寺遗址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为例

2021-07-29 09:3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王力恒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6期
关键词:基址复原考古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 王力恒

1 遗址展示与提升改造

1.1 展示的定义

按照《辞海》定义,“展示”指“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考古遗址的展示是清楚、明显地将考古遗址表现出来。考古报告等考古类学术文献可实现上述内容。实际上,考古遗址展示作为一种交流活动,不应局限于考古学领域,而应是一种长期持续地联系考古专业与公众的桥梁,承担着宣传教育与传播知识的职能。

1.2 展示方式的分类

考古遗址的展示按场所分类,可大致归纳为博物馆展示与遗址现场展示两类。遗址现场展示以遗址本体与环境的保护为前提,展示设施设备的规模、位置、形象等存在诸多限制,与博物馆展示在设计方法上有较大区别。考古遗址展示对田野考古的依赖度高,展示节点的选择往往与考古能够提供的信息关系密切。考古遗址的现场展示可按对考古信息表达的不同,分为遗存本体揭露展示、遗址地表标识展示、遗址地表模拟展示、遗址原址复原展示4类展示方式。

1.3 提升改造的内涵

考古遗址现场展示的提升改造指在不突破既有展示方式的前提下,通过工程手段,修改、提升、改造位于遗址现场的用于呈现考古遗址信息的各类建(构)筑物,如地表标识或模拟的城墙、房基、墓葬等。这些建(构)筑物是后代人们以保护遗址本体为前提,为了形象呈现考古遗址的信息而使用工程技术手段在考古遗址现场塑造的人工展示环境。

2 提升改造的分类

提升改造在不突破既有展示方式的前提下进行,是对已存在的现场展示方式在信息上的修正与补充,故提升改造也可按对考古信息表达的不同进行分类。

2.1 遗存本体揭露展示的提升改造

遗存本体揭露展示指直接展示考古发掘的遗存本体,通常以遗存保护的可操作性和遗址形态的可观赏性为依据判断使用与否。常见的展示设施包括保护棚、保护覆罩等。提升改造主要针对展示设施开展,因不涉及文物信息的梳理与转译问题,本文暂不讨论。

2.2 遗址地表标识展示的提升改造

遗址地表标识展示指考古科学回填后或仅开展过考古勘探后,在遗址原址地表运用简单、抽象的形式表现遗存的分布状态、数量、密度或其他信息的展示方式。使用此类方式展示的遗址一般具有可观赏性弱、形式相对简单、重复出现或重要程度较低的特点。

提升改造主要针对地表标识的构造展开,因地表标识展示大多采用堆土、植被等相对简单的手段,提升改造操作相对简单、对遗址负面影响小,适用度较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地表标识展示通常为展示考古遗址格局的主要手段,其分布面积广、规模大,若原展示构造不存在误导信息,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大规模的调整,降低或杜绝对遗址的新干预。

2.3 遗址地表模拟展示的提升改造

遗址地表模拟展示指考古科学回填后,在遗址原址地表模拟考古发现的遗存、遗物等进行展示的措施。一般针对遗存信息丰富,但不适于揭露保存,或不具备设置保护棚、覆罩等设施的情况下使用。地表模拟展示是梳理与再呈现考古信息的手段,相较遗址揭露展示,模拟展示可根据展示的需求,有重点地选择信息,结合考古解读的成果进行表达。相较地表标识展示,地表模拟展示呈现的信息更丰富、具象。

地表模拟构造物的提升改造相对复杂。提升改造的原因是随研究深入,人们认识与观念变化,原构造物表达的信息无法满足阐释需要或形成误导,提升改造对象可根据需要确定为构造物的局部或整体。

2.4 遗址原址复原展示的提升改造

遗址原址复原展示指考古科学回填后,在遗址原址上根据考古发现的遗存信息进行复原、重建的方式。按复原对象的形态呈现可分为实体复原与虚拟复原两类。实体复原会在遗址现场形成固定的展示实体,更适用于被广泛认可且无学术争议的对象复原;虚拟复原通过视觉技术呈现复原对象,可快速调整与更换形象,或同时表达不同复原推测的成果。

在提升改造中,实体复原的改造与地表模拟展示的提升改造在需求和技术逻辑上相同,改造的物质成本与社会成本较高;虚拟复原无实体对象,提升改造以软件升级为主,物料成本最低。

3 提升改造的信息筛选、平衡和形象表达

考古遗址现场展示的提升改造有特殊需求,与考古研究的工作方式和文化遗产展示的基本原则紧密联系。从《世界遗产公约》《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可以发现,展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已获得普遍认可。《文化遗产的阐释与展示宪章》(2008)的形成是这一理念成型与获得广泛认可的重要标志,也是与展示方式关系最密切的文件,其中提出的7项原则对理解提升改造已有的展示方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的国际理念和规范——“考古发掘”到“遗产地诠释与展示”》对该宪章7项原则的理论背景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笔者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考古遗址现场展示的提升改造需要在信息源、真实性与可持续性3个方面极其注意。

3.1 信息源

由于展示对象为考古遗址,首先应以考古研究作为工作基础,充分研读与学习考古材料是提升改造的前提。无论提升改造对象的展示效果如何,都应对比考古材料,分析与评估已有现场展示对考古信息的表达情况,包括客观程度、转译内容的多少、释义信息采用的观点与来源等。对于考古材料中包含的信息、现场展示表达的信息,提升改造时增、减、保留等各类信息,均应整理文献资料保存,并在提升改造中使用适当的辅助手段反映。

3.2 真实性

考古材料是考古遗址主要的信息来源,是基于考古调查与发掘事无巨细的信息记录文献,其中的信息多元复杂综合,面向公众的展示不仅需呈现考古材料中的原始信息,还应可借助释义性研究。提升改造设计需对现场展示进行信息的真实性评估,其中真实传达的各类遗址信息应尽量予以保留,最大限度避免因改造而减少或损失,其中的释义性信息应根据展示效果进行判断,人为添加的无依据信息或易引起误导的信息应去除,以有利于展示效果呈现,能够代表一定学术观点的信息应保留。

对于释义性信息,应客观对待、谨慎处理。显然,各类释义性研究是建立在以考古信息为基础的证据链之上的逻辑推理,会因证据选择和推理方法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结论。针对同一考古现象的不同解读,往往在各自的证据链中都可自圆其说,但现场展示设计中采信不同的释义性研究,可能呈现出形态大不相同的展示方案。遗址现场展示的提升改造应先分析原设计所参考和依据的释义信息来源,从对遗址的干预度、经济适用性、社会影响等方面判断提升改造设计的可行性,综合判断提出解决措施,切忌过度依赖一家之言。

综上所述,为保持改造后展示的真实性,应以客观的考古信息为主干,谨慎、适度地调整、补充、新增或去除释义信息,并辅助说明来源与应用情况。

3.3 可持续性

因遗址现场展示属于工程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建成的构筑物可修改调整的灵活性低,一经建成再修改需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故提升改造设计需谨慎,提升改造的设计风格应与原设计具有一定连贯性;改造施工需精细,技术手段应提高灵活度与可逆性,选用材料应充分考虑与原展示构造物材质的兼容度,以及与考古遗址现场景观的协调性。

4 案例分析

陶寺遗址作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黄河中游晋南地区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聚落遗址,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其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的现场展示提出提升改造的设想,对前文所述的提升改造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4.1 陶寺遗址及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概况

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俗称“观象台”遗址,中心点地理坐标:北纬35°52’55”,东经111°29’55”,海拔572m。遗址面积约2000m2,遗址内发现3层台式建筑的基址、狗骨架、柱洞、环形路土、圆形夯土台芯与考古编号D1-D13、E1-E2的15道环形柱列基础及柱缝等遗迹(见图1)。

图1 陶寺遗址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选址示意

2008年,考古人员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陶寺史前天文台的考古天文学研究”任务书》(KJCX-YW-T15)的要求下,在遗址原址用红砖按考古编号D、E的环形柱列平面修建4m高的观测柱,用于实地科学模拟验证观测。2013年,襄汾县对观测柱实施“美化”处理。

4.2 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展示的信息来源

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展示的信息源主要可分为考古发掘提供的信息与释义性研究信息两类。

考古发掘提供的信息主要以考古报告的形式体现,包括《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Ⅱ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等。

释义性研究信息来源丰富,如周晓陆的《对襄汾陶寺大型建筑基址的几点看法》、武家璧等人的《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功能与年代》、陈久金的《试论陶寺祭祀遗址揭示的五行历》等解读基址功能的论文;2004,2005年对基址定性的专家论证会;2003—2005年间基址现场模拟观测太阳试验等。

4.3 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现场展示的提升改造

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作为一处明确具有祭祀功能,兼具天文观测功能的建筑基址,现状展示主要存在片面表达遗址信息和有违展示真实性等问题,故提升改造目标为真实、客观、全面地表达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所承载的信息(见图2~6)。

图3 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遗址现场的模拟观测柱

图4 整体降低观测柱高度的效果

图5 观测柱立面材质改造与设立信息补充设计

图6 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展示设计效果

4.3.1 补充与祭祀相关的考古信息

展示改造需将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的选址,基址与中期小城城墙、城址的区位关系,基址内各遗迹的空间结构,体现祭祀功能的具体遗存构造,其他特殊现象等信息在遗址现场进行补充,反映在需补充实施地表模拟的对象包括半圆形外环道路、半圆形平面内的生土台芯、分块夯土台芯、柱洞、开槽缝等多类遗迹。

4.3.2 补充与观测柱相关的释义性研究信息

观测柱是试验设施,而非展示设施,后经地方改造成为陶寺遗址对外宣传和展示利用的重要形象标志。考虑到遗址安全及对遗产地的影响,展示改造主要从3个方面对观测柱进行优化设计,尽量减少对遗址造成新干预,协调科学试验及遗址所在地社会需求,避免误导观众。

1)整体降低观测柱高度 以满足天文观测要求的4m为限,整体降低观测柱高度,减弱环形柱列的封闭感,留出更多视觉空间,呈现ⅡFJT1遗址的山岳与天空崇拜等祭祀功能特征。

2)调整观测柱外观材质 材质选择存在石材与夯土之争,结合考古遗址发现的信息来看,无论使用任何材料均属推测。展示设计跳出材质复原的局限,去除现状仿石材贴面,使用掺黄土粗砂的水泥浆对柱身抹面,形成原始粗糙的视觉感,实现立柱与环境和谐,兼具可识别性。

3)补充观测柱设立的信息 在每一立柱嵌入铜材的考古编号、立柱的修葺与改造时间,保证观众明确了解该立柱是满足当代研究需求而设置的构筑物。

5 结语

本文以陶寺遗址大型建筑基址ⅡFJT1为例,提出考古遗址现场展示的提升改造应着重从信息筛选与形象设计出发,评估既有现场的展示设施与信息源,保障展示信息的真实性,并控制合理的实施范围与对象,选取合适的工程手段保障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本文提出的考古遗址现场展示的提升改造策略尚停留在文物保护层面,对提升改造的社会影响、经济投入和具体的工程技术方面尚未开展充分讨论,后续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猜你喜欢
基址复原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三星堆考古解谜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河南偃师商城囷仓遗址
江苏盱眙泗州城遗址出土紫砂器
商代西北方国的文明遗珍 山西吕梁高红商代夯土基址
洛阳瞿家屯战国建筑基址与东周“周赧王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