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汉代顶入式民居研究

2021-07-29 09:3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6期
关键词:房址门道两汉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 李 敏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方 拥

0 引言

我国先民早期的居住可粗分为栅居和穴居两类,前者适应湿热地区,后者适应寒冷地区。中原地区的穴居在距今六七千年前后达到高峰,随着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到商周时期已大大减少,到汉代竖穴居基本消失。但在严寒的东北地区,穴居一直保持到隋唐时期才渐渐被地上建筑取代。考古研究发现,两汉时期,东北地区普遍为半穴居房址,这与中原地区的居住建筑形成较大差别。上述穴居现象,不能简单视之为原始、发展滞后,而是有其固有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值得细究,尤其是其中无门洞的房址,更是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另一种穴居传统。

1 两汉时期东北地区地穴式建筑遗存

东北地区的考古工作多年来发现大量的墓葬和聚落遗址,见证了我国东北地区先民丰富的文化(见图1)。其中相当于两汉时期的考古文化遗存也显示出很多不同的文化类型,但其有共同特点,即房址多为半地穴式。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及其遗址进行分析,会发现不同地域、文化类型的房址有较大区别。

图1 秦汉时期东北地区主要考古学文化分布

据考古研究,两汉时期东北地区半地穴式房址的一般特征为:①规模一般为30~40m2,小者不足10m2,大者可逾100m2;②室内有灶,居住面一般经过处理,平滑坚硬,有的经过火烧或施白灰;③地穴深度大部分为0.4~1.2m;④部分有墙,如生土墙、石砌墙、木骨土墙等;⑤多由圆形或椭圆形的城墙围合;⑥房址不相连,一座座独立排列。

如表1所示,两汉时期东北地区的房址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有门洞,类似于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半地穴房屋(见图2);另一类无门洞,是区别于中原地区的另一种传统房屋,下文将重点探讨其形制渊源(见图3)。

表1 两汉时期东北地区房址特征

图2 蜿蜒河遗址F2平、剖面

图3 滚兔岭遗址房址F7平、剖面

2 两汉时期东北地区民居建筑的文献研究

东北地区两汉时期居住着挹娄、夫余、沃沮、高句丽、鲜卑、乌桓等民族人群。其中鲜卑、乌桓等为游牧民族,而挹娄、夫余、沃沮、高句丽等为农业、游猎民族,其居住情况区别于中原汉地的样式,也不同于游牧民族的帐篷,历代史书均有较为明确的记载,这些记载共同显示了东北民族在两汉时期以穴居为主的情况。

1)肃慎、挹娄、勿吉 《后汉书·地理志》记载:“(挹娄)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

2)夫余 《后汉书·东夷传·夫余传》记载:“以员栅为城,有宫室、仓库、牢狱。”

3)高句丽 《后汉书·东夷传·高句丽传》记载:“地方二千里,多大山深谷,人随而为居。少田业,力作不足以自资,故其俗节饮食,而好修宫室。”

4)沃沮 《后汉书·东夷传·东沃沮传》记载:“东沃沮……言语、食饮、居处、衣服有似句骊。北沃沮……每夏辄臧于岩穴,至冬船道不通,乃下居邑落。”

以上记载不仅指出东北民族广泛采用穴居,而且对其原因作出分析:因东北地区极寒冷,故其居民需居于土穴。在普遍穴居下,不同民族穴居习惯的差异为:有土穴、岩穴,有筑城,有木栅为城,有开口于上特殊形制的,有季节性居住的。上述记载与近几十年来考古发现两汉时期东北地区聚落中的居址多为半地穴式、多有围城的结论相互印证。

3 无门道半地穴房址的对比研究

除少数高等建筑,如高句丽王城内的宫殿建筑外,两汉时期东北地区的半地穴式居住具有压倒性优势。其中尤其特殊的、值得注意的是无门道的房址类型。

东北地区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文化类型西团山文化,其房址也是半地穴式。房址平面为圆形或圆角长方形,一般面积为25~30m2,穴深约1m,多数有柱洞、无门道、有灶、无火炕。在两汉时期之后的凤林遗址晚期凤林文化时期(相当于魏晋时期),出现了早期的火炕(见图4);至同仁文化时期(南北朝时期)仍是半地穴式,有火炕、无门道(见图5);蜿蜒河上层文化时期(辽金时期)已发展为地上建筑,出现较为成熟的火炕。随着火炕技术发展,东北地区的人们不再依赖地穴取暖,有能力修建高大的地面房屋。这与文献中对东北民族勿吉、的居住习惯变化记载一致。

图4 凤林遗址F1平、剖面

图5 同仁遗址F3平面及四壁

《三国志·魏书》:“(挹娄)处山林之间,常穴居,大家深九梯,以多为好。土气寒,剧於夫馀。”《魏书·勿吉传》:“其地下湿,筑城穴居,屋似形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晋书》卷九十七:“肃慎氏一名挹娄,……其土界广袤数千里,居深山穷谷,其路险阻,车马不通。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隋书·传》:“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旧唐书》:“,盖肃慎之地,后魏谓之勿吉,……无屋宇,并依山水掘地为穴,架木于上,以土覆之,状如中国之冢墓,相聚而居。夏则出随水草,冬则入处穴中。”

与中原地区典型的半穴居房址相比,半坡遗址基本都有门道;而北方喇家遗址的大部分房址都无门道。无门道、顶入式的土耳其加泰土丘房屋(距今约8000年)被认为从屋顶进行交通。与两汉时期东北地区的无门道房址各自独立、群落出现不同的是,加泰土丘的房址座座相连,故构成屋顶交通体系,这与西亚的居住传统一脉相承(见图6)。

图6 加泰土丘房址及复原模拟

独立的、半地穴、无门洞式房址在东北亚考古中属于较大范围内的普遍现象。《黑龙江沿岸的部落》一书提到:“远东地区”石器时代的房址普遍为半地穴式的,平面近似矩形,面积约30~40m2,地穴深0.7~1.3m;有2圈柱洞;无门道,屋顶中央留有烟道,从屋顶通过独木梯进入。此种现象遍及黑龙江下游、朝鲜北部及滨海边区,甚至日本绳纹时代也一样。这种居住形式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13世纪。同样,这种半地穴房址后期也出现火炕。

事实上,半地穴式居住建筑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在我国北方被称为“地窨子”(见图7),数十年前中原地区还在农村使用,可用以夏天避暑;东北地区“地窨子”更为常见,赫哲族称之为“胡布日”,即半地穴式,上加木构、覆盖厚土(见图8)。我国目前这种半地穴式房屋均属于设有门道的一类。18~19世纪,无门道、自顶入的半地穴房屋形制在东北亚地区和极地严寒地区阿留申、因纽特等族群的住房中得以保留,其中以堪察加房屋最典型。堪察加房屋分为冬季半地穴和夏季干栏式两种,配合使用。冬季半地穴房屋周围墙壁敷设木板、屋顶盖草覆土、从屋顶中心出入等特征,与考古发现数千年以来的做法如出一辙(见图9)。

图7 东北地区“地窨子”民居

图8 赫哲族 “胡布日”民居

图9 堪察加房屋

4 结语

本文通过考古发现、文献考证得出距今约2000年前(相当于两汉时期),我国东北地区各民族普遍流行半地穴式房屋。此类房屋分为有门道式和无门道顶入式两种,其中无门道顶入式是在东北亚地区流行数千年的特殊建筑形式,通过考古、文献以及东北亚地区的民族学材料,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房屋的构造。

猜你喜欢
房址门道两汉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房址分析
飞船可重复使用的那些门道
鼎盛期|两汉
山西吕梁德岗遗址
探寻360°全声场发声门道
两汉名碑注译——鲜于璜碑(一)
内蒙古中部发现8000余年前的16座房屋遗址
高句丽与两汉关系研究
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形态
—— 以岱海地区为例
从美国商业补给服务合同看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