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下平原型村庄环境整治技术体系研究*——以北京大兴区为例

2021-07-29 09:32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6期
关键词:风貌人居整治

文/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 坤 陈 悦 杨 柳

0 引言

农村环境整治是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于改变村庄发展面貌,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也明确要求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体系,营建清洁卫生便捷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预算同当地经济水平相适应、风貌特色与当地文化相协调的改造项目,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效果,部分传统村落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村,乡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但也应看到,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人居环境状况也不尽相同,一些农村地区仍存在“脏乱差”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本文选取北京市大兴区村庄作为重点研究案例,针对平原型村庄空间特征,分析当前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找到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着力点,以目标为导向,针对性地提出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为平原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为地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平原型村庄空间特征

1.1 村庄聚落

从地理环境条件来看,大兴平原地区村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然灾害较少,灌溉条件良好,多属于农业发达地区,区域呈现连续性和密集性的田园景观。在农业种植为主的经济模式下,传统小农生产模式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不足、生产工具单一、生产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小家庭难以独立完成日常生产,许多农业生产活动需集体共同协作完成,故聚集而居的乡村聚落逐渐形成。乡村聚落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分布均匀的团块状,且受交通和耕作半径影响,村与村间隔距离短,路网发达,村村相连(见图1)。

图1 典型村庄空间格局形态

平原村庄多为抱团状布局,结构功能划分清晰,这是村庄受自然条件、区位交通、历史文化、经济政策等相关因素影响的结果。以大兴凤河流域为例,凤河流域两岸村庄多因明初洪武到永乐初年山西移民来此地形成。沿凤河形成“七十二连营”,即流经大兴东南的凤河全长20km,72个自然村均以“营”冠名由此得名。俗语“山西多少县,大兴多少营”,上述村庄以山西相关县的名字冠名,来此地定居的人多以家族或同乡为主,为便于交往,同时提高安全性,故选择聚族而居或聚集而居,逐渐形成集中团块状的乡村聚落。在开阔平坦的平原地区,道路网结构规整,道路街巷脉络清晰,村庄形态肌理内聚性强。

1.2 院落建筑

大兴地区庭院空间具有北方地区传统乡村特色。院落为15m×17m或13m×21m的约300m2长方形用地,此类院落约占所有村庄院落总数的70%(见图2)。村庄房屋按照建造年代分为3个时期,如图3所示:①20世纪90年代前建筑 老建筑在村中保留相对较少,结构安全性差,功能单一;②2000年前后建筑 该时期建筑风貌保有良好,为村庄主要建筑群体,以红砖墙体材料和陶板瓦坡屋顶为主,合院形式,山墙屋脊有传统装饰构件;③2010年前后建筑 建筑立面杂乱,部分平屋顶采用彩钢瓦,墙体材料大量使用不同颜色的涂料及瓷砖,与整体村容风貌不协调。

图2 典型院落平面布局

图3 不同建造时期乡村房屋建筑现状

2 村庄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1)空间形态单调,村庄结构功能失衡 团块型乡村聚落空间集聚,村庄人口偏多,大多空间格局单一,建筑密度较高,外围住宅较新,内部旧,缺少公共活动中心和生活服务设施。

2)经济基础薄弱,环境建设投入不足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发展、农村技术进步及惠农政策推进,平原地区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均得到一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及幸福指数也得到提升,但与其他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建设管理粗放,土地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农村用地缺乏管理和监督,村民随意改造自家房屋或占用耕地和公共资源,空心村及耕地撂荒现象突出,造成土地使用效率低。

4)配套设施不足,生活质量提升困难 平原地区村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差距较大,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基本集中在城镇,乡村地区相对落后。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常因资金短缺、技术监管不力及后期管理问题,造成部分村庄现状道路较窄、道路施工不达标,排水不畅等问题。

5)文化传承乏力,乡土风貌特色失真 近年来乡村建设重速度轻质量,掺入“大广场、大公园、豪华气派的欧式洋房”等非本土化元素,导致乡村特色风貌失真,传统乡土文化面临失传危险。

6)长效机制匮乏,整治行动统筹较弱 村庄环境整治需多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但部门之间条块化分割较严重,难以形成建设合力。同时面临项目资金整合难,政府部门采用“条块化”模式建设村庄,限制了资金最大效益的发挥,仅靠政府难以为继,需借助社会力量投入建设资金。

3 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目标

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形成“安全、协调、绿色、活力”四大导向,将村庄环境塑造成安全、协调、绿色、活力的高品质公共空间。

1)安全 包括设施安全、功能完善和环境安全。村庄环境内各类空间应交互有序,安宁共享,保障各类活动参与者人身安全及有序进行。

2)协调 包括环境协调和机制协调。实现村庄整体风貌协调统一;探索与建立实施长效机制,确保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协调高效。

3)绿色 包括资源集约、生态种植和绿色技术。实现村庄土地和空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集约利用,采取绿色低碳的整治方式。

4)活力 包括活力空间、风貌塑造和文化传承。实现乡村活力空间和乡土文化复兴,形成活力持续、和谐淳朴的空间和人文环境。

4 村庄环境整治与风貌提升策略

4.1 村庄环境整治

针对经济条件一般的村庄,优先保障基本居住条件,保持村庄公共卫生干净整洁,实现安全、清洁、风貌协调的宜居乡村建设基本目标。环境整治重点包括整治杂物乱堆乱放、民房私搭乱建,疏通河道沟塘,清理建筑垃圾和农业废弃物,整治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做到生活杂物有序整理、合理堆放,杜绝私搭乱建,科学疏通河道沟渠、修复生态,农业废物无害处理、资源利用,生活污水合理排放、分流处理,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定时清运。

4.2 村庄风貌提升

针对经济条件较好或具有独特的文化、产业、风貌的特色型村庄,在满足基本目标基础上,将发展村庄特色作为村庄的长远发展目标。风貌提升的重点在于着力提升村庄绿化、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大力推进村庄邻里休闲、滨水景观、公共活动、健身运动、停车等场地建设,在村庄中心或村口等交通便利、村民活动频繁的位置修建活动场地或集中绿地,满足村民日常邻里交流、健身娱乐、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的需求。

5 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管理实施范围

5.1 严格界定村庄公共空间边界

村庄公共空间是指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除宅基地院墙外的所有公共活动空间,包括街巷空间、公共活动场地、集中绿地、村口、村缘等公共活动场所(见图4,5)。

图4 宅基地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图5 村庄公共空间划分

严格界定村庄公共空间和个人宅基地范围,严禁个人占用公共空间堆放杂物或私搭乱建。院墙外均属于村庄公共空间;新建台阶和坡道宽度不超过2m,长度不超过4m;各户不得占用院落之间的空间和道路。

5.2 明确村庄公共空间类型

将村庄公共空间按照空间类型划分为街巷空间、集中绿地、广场空间、村口空间、村缘空间、滨水空间六大类。

1)街巷空间是村庄整体脉络的体现,影响整个村庄的空间布局和形态。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宅间路三类。主干路宽5~7m;次干路宽3~5m;宅间路宽2~3m。

2)集中绿地是具有一定宽度和面积的集中公共绿地,既是村庄整体景观的集中体现,又是村庄核心场所。

3)广场空间是村庄中相对开阔的公共空间,面积较大,通常由公共建筑围合而成,是最具开放性、节庆性和群众性等特征的公共空间。

4)村口空间是村庄人流、物流、车流的必经之地,也是村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过渡与连接的重要空间。

5)村缘空间是村庄的边界空间,同时是村庄建设用地与相邻林地、河渠和农田地带接壤的空间,也是村庄形象重要展示窗口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

6)滨水空间是指围绕村庄河流、沟塘所形成的空间,是村庄生态景观和村庄肌理特色的重要公共空间,对村庄生态景观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6 构建目标导向下的技术体系

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宜人的居住和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永续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完整、多层次、多内容的技术措施体系是必要和可行的。在“安全、协调、绿色、活力”四大导向整体框架下,按照“导向-目标-导引-措施”4个层次展开,最终形成4大导向、11项目标、37项导引、80项技术措施的技术措施体系,如图6所示。

图6 目标导向下的村庄整治提升技术体系框架

同时,为明确美丽乡村建设导向,规范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避免出现破坏乡村风貌、偏离乡村主题的负面现象,80项技术措施以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的形式提出,增强技术措施的可实施性。以安全导向中设施安全目标为例,列举在不同村庄空间内场地铺装的建设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如图7所示。

图7 不同村庄空间内场地铺装的建设负面清单与正面清单

7 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应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科学规划、以民为本、因地制宜、绿色节能、特色突出的基本原则,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多层级的技术体系框架,为平原地区村庄环境整治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风貌人居整治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包裹的一切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