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以巢湖市小俞村为例

2021-07-29 09:3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村落物质

文/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李 军 梁 越

0 引言

乡村作为在城镇化发展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空间,实则与城镇共存共荣,相互促进,同样是人类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乡村矛盾突出,针对乡村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及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重要路径中,文化振兴在现阶段乡村建设中尤为重要。乡村文化景观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承载空间,其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密切相关。乡村文化景观是长期生活在乡村中的人基于自身需求做出的行为活动叠加于乡村地域自然上的景观样式,乡村文化是内在动因,乡村自然地域是环境载体,文化景观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现有关于乡村文化景观的研究中如何实现文化景观的活态“保护”与有效利用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对乡村文化景观的内涵与构成展开,探讨如何应对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景观发展的困境与机遇,实现文化景观的活态“保护”与有效利用,提升新时代文化自信,真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1 乡村文化景观的内涵、特征与构成

1.1 内涵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综合体,不仅反映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而且记录了乡村人类活动的历史,表达乡村独特的地域精神[1]。作为自然与人力共同作用下的有机整体,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不能局限于对物质空间的维护与更新,还要关注乡村文化景观中所蕴含的非物质要素,如生存智慧、“有意味的形式”等,其对乡村文化的承续起着重要的作用[2]。

1.2 特征与构成

在分析和理解乡村文化景观特性时,不能简单地从具体的空间或民俗文化等单一维度思考。首先,乡村文化景观的物质空间载体与长期生活于乡村内的主体相关并随主体的活动而发生变化,如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乡村公共活动空间、建(构)筑物等;其次,乡村文化景观还包含村民在生产生活需求主导下产生的一系列对物质空间产生影响的行为活动,并经过长期发展最终形成族群特有民俗风情、价值理念、集体记忆等表现形式。因此,文化景观是“同构”思维下物质与非物质共同构成的整体。物质要素包括村落山水格局、空间结构形态及承续文化价值的空间实体,如乡村街巷、广场、建筑、节点空间等;非物质要素包括乡村所独有的民俗风情和节日活动、对乡村生产生活的集体记忆、潜移默化而来的价值观与文化认同等。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景观发展困境与机遇

2.1 发展困境

原先村民多随意进行自发建设,根据自己的喜好“堆砌素材”,外来建筑形式不仅破坏乡村原有的结构形态,而且影响村落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国家对于乡村的重视引发了新一轮乡村规划和建设热潮,但部分乡村规划建设工作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注重形象工程,让乡村整体仿佛套用同一套“模板”,陷入“千村一面”的困境;一味追求物质环境,大拆大建,直接导致部分乡村原有文化景观衰落;忽视乡村活动承载空间的需求,用一套标准衡量,如统一规划的健身广场,难以满足村民对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的追求,村民的活动形式因此变得更单调。

另一方面,乡村文化景观的破坏也导致乡村文化特色流失。一些刻意营造的空间并未深入思考原有文化景观的双重属性,失去其对文化的承续作用。乡村所原有的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化及活动也是乡村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在城市文化侵蚀和乡村集体记忆断层下逐渐消亡,原先真实、能唤起人们乡愁且独属于乡村的回忆和归属感不再,乡土文化逐渐丧失。

2.2 发展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集合前期一系列国家战略话语的基础上提出[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们开始意识到“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如何以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是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需重点把握的内容。“物质塑形,文化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视,也为乡村文化景观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全面认知乡村文化价值、深层探寻乡村文化资源、多元思考乡村归属和定位,可使乡村文化景观获得源源不断的新生动力。在进行乡村空间规划设计时,不再套用某种模式而是在乡村语境下进行思考,尊重村民作为乡村生活主体的话语权,提高村民在规划中的参与程度,在规划中吸取村民智慧。

3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策略

研究乡村文化景观需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全面认知乡村文化景观内涵,通过分析非物质要素,聚焦乡村文化特色,从不同角度思考乡村定位及乡村归属感由何而来,最终实现充满“生命力”的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

3.1 基于乡村文化挖掘的非物质要素分析

1)乡村文化资源挖掘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建立在对于乡村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并有较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乡村文化的分析挖掘,一方面查询县志等文史资料,找寻乡村存在的时空印记;另一方面通过与村民交流,感悟“乡村故事”,了解乡村原生态的生产生活。通过对乡村历史发展脉络、民俗风情及生活习俗、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人物和事迹等的梳理,取其精华并将其分类整合,提取乡村最原真、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元素[4]。

2)乡村文化特色凝练 人们对于乡村的向往不仅源于远离故土的乡愁,也有基于当下城镇化发展背景而产生的一种对于往昔生活的回忆。因此,乡村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在于对真实记忆的留存和归属感的建立,在凝练文化特色时,需考虑乡村文化的文化认同及文化与空间的融合。

对于特色文化的认同程度决定其能否实现在现代化浪潮下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文化特色的凝练可唤起村民对于真实记忆的回忆,创造乡村特色文化氛围,更好地引起共鸣;内置认同感的乡村文化景观,才能真实且有生命力地存在于乡村的生产生活中,避免丧失其传承发展的途径。

3.2 基于文化景观承续的“同构”模式解译

乡村文化景观的承续需聚焦于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的“同构”问题。在研究乡村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乡村文化承载空间的分析,这些能直观感受的物质空间对乡村文化的承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研究乡村空间形态及结构演变、特殊的场所节点空间、建筑布局及形式,分析其与乡村文化承续的关系,丰富物质空间内涵,也为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灵感和新思路。同时,对于承载空间的保护与建构也要考虑文化与空间的融合,基于村民在生产生活中对于空间的需求,实现“空间建设”到“场景营造”的转变,思考如何让“过去的记忆”更好地承载于“现在的空间”中。

无论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凝练,还是对物质空间的分析与总结,最终的重点使如何将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同构”为一个整体。强调同构是为聚焦于同构后共同呈现的“活态”空间,并思考如何实现文化景观“活化”利用。活化的方式并非通过外来活动的随意植入及对于物质实体的修缮或再现,也不是出于所谓的“原物搬迁”和无根据的复建,而是要关联地域性与原真性,链接集体记忆与认同感。显然,基于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同构”的乡村文化空间更鲜活、更加真实可感[5]。

4 巢湖市炀镇小俞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策略

4.1 小俞村现状文化资源分析

4.1.1 自然条件

4.1.2 历史发展

小俞村之名源于“俞”这一姓氏。据《明史》《俞氏宗谱》记载,明朝开国大将俞氏父子为保乡里聚兵巢湖,成为巢湖水师的中坚力量,助朱元璋阻挡元军挥师渡江,为明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因作战英勇,屡建战功,俞氏父子四人被封“两公两侯”,这种优遇在典册中也非常少见。洪武中期,俞廷玉长子俞通海病重,弥留之际深为后人担忧,朱元璋承诺为其做主,俞通海去世后,朱元璋敕封俞通海之女为“金花公主”,并收其女婿周大山为义子,赐“俞”姓,延续俞氏宗族。此后金花公主夫妇及家仆回老家炀定居,俞氏“长房”后人聚居炀镇西村中部,繁衍成小俞村(而后其家仆后代在小俞村东北部择址居住,繁衍成大俞村)。历经4次修续族谱,小俞村族人如今仍供奉俞氏先人画像,其传奇事迹广为流传。

4.1.3 民俗生活

民俗文化既包括人们平日的生活习俗,又包括民间艺术等精神生活方面的民俗。在特色民俗产品方面,炀传统糕点颇具盛名,相传“金花公主”每逢赴京均会进贡炀特产的糕点,以籼米、糯米、芝麻、花生、绿豆等原料加工而成,因为外观如玉,内有花纹,形似古代官员佩戴的玉带,被朱元璋赐名“一品玉带糕”。每逢年节,炀糕点会进入销售旺季,作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产品和记忆中的家乡味道深受人们喜爱。此外,巢湖地区自古以来周边水系四通八达,区域内农业和渔业比较发达,油菜、棉花、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产量颇丰,特色产业鲜明且发展态势较好,不仅栀子花产业已有较好的基础,稻虾养殖产业也初具规模,切实为农民创收。此类农业生产习俗也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民间艺术方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巢湖民歌因“望风采柳”的创作形式和对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历的生动吟唱传承至今,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著名音乐家李焕之结合炀本地山歌、渔歌等民间小调蕴含的音乐元素,创作传唱度极高的民歌《巢湖好》:“渔民撒下千重网来,万担鱼虾呀堆满舱”。巢湖民歌蕴含人们的生活智慧与情趣及风俗习惯,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4.1.4 乡村聚落

小俞村仍部分保留巢湖北岸村落普遍的“九龙攒珠”格局:以水塘为核心,根据地形规划排水系统、道路和居住区,有鲜明的江淮地域特色与气魄。

“九龙攒珠”一词生动描绘了巢湖北岸的特色村落形态。“龙”为村落内部巷道,“珠”为村落的中心水塘,巷道建设方向通向水塘。村落四周地势高起,中部水塘区域地势低洼,每逢多雨季节,雨水会经巷道两侧的水圳汇入中心水塘,其场景犹如九龙戏水一般,因此被形象地冠以“九龙攒珠”的称号[6]。整体村落布局因循地形,与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有机结合,村中水塘是村落的核心,但并不总是位于村落的地理中心位置。

小俞村整体地势高低变化相对平缓,村庄整体四周地势较高,水塘地势较低。村庄平面形态基本规整,建筑由三面围绕水塘而建,中心水塘北部巷道平行排列通向水体,巷道中修有排水明沟,但现状因损毁失修导致其功能基本退化(见图1,2)。

图1 小俞村地形及脉络

图2 小俞村图底关系

4.2 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策略

4.2.1 乡村非物质文化景观内核剖析

小俞村的乡村文化景观非物质内核由各种文化集合而成,基于其历史文化资源的分析,并对其文化资源特色进行凝练,突出小俞村乡村文化景观独特的价值。

1)承续格局,人境共生 顺应自然的乡村聚落以水体作为核心进行选址和布局,进而形成“九龙攒珠”的村落格局。这种和自然的“人”“境”共生,使当地的村民繁衍生息,安居乐业,并不断积累对于家园强烈的归属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因循地形的乡村聚落格局和当地的水土一样,逐渐成为物质文化里最原始且深刻的元素。

2)血脉相承,风骨流传 “金花公主”夫妇最终回归故里,在炀地区繁衍生息,俞氏家族的血脉在此地聚集,俞氏文化在此地承续。俞氏祠堂作为宗族成员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成为联结姓氏血缘关系的纽带,为承载家族文化提供物质空间。虽然俞氏宗祠湮没在历史的车轮下,但后人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并未被漫长的岁月磨灭。这种通过血缘关系连接的情感纽带具有极高的认同感,也使空间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7]。小俞村的后人仍保留着祖先流传下的画像及部分文字记载,记录家族祖先曾经勇敢护卫家园的骁勇身姿,镌刻着族氏先人拓置家业最初的轮廓。

3)守望田园,凝聚记忆 无论是最质朴的田园生活,最难忘的家乡味道,还是最熟悉的乡间小调,均为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产生活结合凝结出的最特殊的记忆。记忆在不断回忆中愈发深刻,与物质空间相融相生,让乡村文化景观更加鲜活,更具活力。置身乡村,能直观感受到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唤醒家园感,激起对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主动性。

4.2.2 乡村物质文化景观的承续与更新

1)乡村格局的保护延续 街巷空间构成小俞村聚落空间的“骨架”,与建筑、自然环境相辅相成,水塘是聚落空间的“心脏”。“点”状的核心空间和街巷“线”状动态空间及点要素空间集合而成的“面”状空间,共同构成“九龙攒珠”的村落整体空间。这种村落格局是因循地形、与自然长期和谐共生的结果,也是居民长期生产生活的自然选择,蕴含生存生活的智慧和灵感。通过对小俞村村落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在延续原有街巷空间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梳理,结合村民对于村落发展的现代需求,在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对村落格局进行保护和更新。综合考虑村落格局的完整性,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对村落格局进行动态、有弹性的保护与更新。

2)利用乡村材料的建筑更新 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相应的保留、置换及重组,对于村落原有的风貌较好的传统建筑进行保留和保护性修缮,同时对内部空间进行梳理,整体承续建筑原有的特殊物质要素;对于建筑风貌一般且原有历史痕迹较弱的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和空间组团重组,将原有的居住生活性空间转变为文化体验型、产业发展型空间,在保留其组团肌理的基础上,形成更具围合感的院落空间。在对建筑进行更新时,需提取原有建筑元素,参考原有建筑色彩及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对于规划村落不同分区的建筑,可根据分区的特色灵活运用,打造村庄特色片区。

4.2.3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要素同构的文化景观“活化”

文化景观“活化”在乡村规划语境中即实现“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的转变,需围绕村民需求,从所有使用者的角度综合考量,营造多元化场所,提高空间对于多样活动的承载力,提升空间满意度和归属感。

对于小型乡村空间节点,如乡村街巷、建筑宅前空间、院落空间等,可结合乡野元素的置入,丰富空间文化特色;对于具有特定意义的节点空间,将提取的记忆符号进行保留或抽象加工设计并植入节点空间中,如旧式农具,针对此类传统农耕记忆符号结合农耕馆规划进行提取和重构,馆前是镌刻着岁月痕迹的古井,西边是开阔的田园风光,通过整体节点空间营造,强化空间的文化感知度。

场景营建的重点是对生活场景的展现。围绕居住空间生活场景的营建,通过不同主题的民宿院落空间的塑造与丰富多元的人文感知,实现“家园感”的建立。“农家四邻具,共赏一园秋”——以“秋实”的田园风光为主题的院落,强化对于乡村田园美学的建构(见图3);“一水临村舍,心随渔游闲”——以稻虾渔业游玩为主题的院落,深化属于乡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同时带动产业的繁荣(见图4)。在对场景的营建中,乡村文化景观的实质内涵得到更好的拓展,更具生机、魅力与亲和感。

图3 “农家四邻具,共赏一园秋”主题院落位置及意象

图4 “一水临村舍,心随渔游闲”主题院落位置及意象

5 结语

针对乡村文化景观,需综合考虑其中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承续,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如今我国乡村建设工作仍在进行,乡村文化景观仍在转变中,对于乡村文化景观的“活化”如何更好地传承其非物质要素,更全面地投影于乡村空间实体中,仍需综合且全面的考虑。乡村文化景观的承续与发展不可一蹴而就,需在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的基础上,通过对深层文化的研究分析、文化特色的凝练及文化与物质空间的有机结合,推动乡村文化景观不断丰富“灵魂”及其独特的美学。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村落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