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规划编制方法和内容
——以江苏省沛县中心城区风貌规划为例

2021-07-29 09:32邓潇潇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6期
关键词:沛县风貌片区

邓潇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0 引言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大量城市的地域特色逐渐消失,城市风貌日益趋同。

在这样的大变革时代,保留城市记忆、发扬城市特色,是规划工作的重任。运用“城市风貌规划”构建更具“地域特色、民族特征和时代风貌”的城市风貌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城市风貌相关研究滞后于城市风貌建设的发展需求,而城市风貌规划这一规划类型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标准和规范,规划的侧重点偏重“蓝图式描绘”而非实施管理,因而在一段时间内,城市风貌规划仍缺乏具体实践意义。总结城市风貌规划编制方法,明确城市风貌规划内容,实现城市风貌规划从设计蓝图到指导控制工具的转变,是提升我国城市风貌质量的迫切需求。

1 相关概念界定

城市风貌曾经被用作文学化概念,“风”指内涵,“貌”为外在,城市风貌包括潜在的城市文质形态和直接显性的城市物质形态。用于规划领域后,城市风貌内涵进一步丰富化,受地理、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包含从物质环境营造、城市面貌展示、城市文化塑造到城市精神提炼的多重内涵。简单来说,可概括为城市与其周边环境的基本物质形象与精神内涵。

城市风貌规划是通过对城市历史文脉进行挖掘,从而引导城市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的一项专项规划。城市风貌规划尚未正式列入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一般作为专项规划或法定规划的专题或补充。从规划层次上,既包括宏观层面的总体风貌规划,也包括中、微观层面的风貌详细规划。在规划的实际管理中,整体层面的风貌规划侧重蓝图式定性描述,缺乏落地操作性;而中微观层面的风貌规划,常被套用城市设计的框架组织思路,缺少针对风貌的针对性编制方法。面对以上困境,本文通过沛县城市风貌规划实践,尝试提炼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内容框架。

2 沛县城市风貌规划概述

2.1 规划起源

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江苏、山东交界处,紧邻微山湖,是江苏北部的重要门户。沛县老城区格局紧凑,核心区以汉文化为特色,建有汉风建筑群和开放空间,风貌识别度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沛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建成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标志性新区,但同时也存在风貌短板,比如老城区环境品质老旧,新建片区趋同化明显等。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整合现状资源、提升沛县城市形象、重塑沛县风貌特色,成为提升沛县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议题,是开展沛县城市风貌规划的背景起源。

2.2 研究框架

本次风貌规划构建自宏观到详细的渐进式纵深型城市风貌规划框架,包括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宏观层面为主城区124km2的城市风貌总体结构,包括精准定位城市风貌特色、构建城市风貌结构、划分城市风貌分区等内容,形成城市有特色、可感知的整体风貌印象;中观层面对具有重要影响的建筑风貌进行类型研究,总结提炼建筑风貌控制通则;微观层面,针对风貌薄弱环节,提出具体的街道、建筑、公共空间的风貌改造建议。

3 沛县城市风貌总体结构

3.1 风貌定位

沛县古称“沛泽”,是汉高祖刘邦的发迹之地,历史悠久,兼具丰富多样的水文化、汉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同时紧邻微山湖,河道纵横;城市建成区以现代风貌为主,汉城公园、汉城景区等特色地标街区,具有鲜明的汉文化风格,体现出城市独特的文化脉络。在现状研究基础上,结合访谈、问卷、综合分析,提炼沛县风貌定位:“中华汉城、绿脉泽沛”,建设集传统与未来于一体的高品质城市空间,水绿萦绕、环境优美的滨湖园林城市,传承汉文化、湖文化、运河文化的精神家园。

3.2 城市风貌结构

规划划定沛县城市风貌结构为“一湖四轴五廊五心”(见图1)。其中,“一湖”为城市东侧的微山湖,“四轴”沿着4条主要城市道路布局,“五廊”依托城市现状河道形成生态廊道,“五心”位于轴线的交点,是城市未来组团发展的中心。风貌结构确定了城市风貌的空间框架,提炼了城市最核心的风貌要素,是形成有特色、能感知的风貌印象的基础。

图1 沛县风貌结构

3.3 城市风貌分区

城市风貌分区是城市风貌特征在不同城市片区的差异化表达,是城市风貌多元化的基础。根据风貌总体结构及特色风貌要素的空间分布,沛县市区被划定为六大风貌分区,并对不同片区的风貌特征予以归纳提炼,引导各片区差异化发展(见图2)。例如,老城片区划定为历史人文风貌区,通过挖掘汉文化的内涵,注入丰富的文化、旅游功能,打造韵味浓厚、风格鲜明的汉文化历史风貌街区,成为城市具有标志性的传统风貌传承片区。

图2 沛县城市风貌分区

3.4 城市风貌分级

根据现状分析、上位规划和风貌结构,对沛县中心城区的各类用地进行风貌三级管控(见图3)。重点风貌管控区位于各组团中心,片区内建筑、景观及设施的风貌等需根据规划严格管控,引入三维审批管理工具,对重点风貌片区进行精细化管理。一般风貌管控区为重点区域周边片区,需考虑与重点风貌区的协调统一,以刚性控制+弹性引导的方式,强调整体协调,同时保留多样性。特殊风貌管控区指规划范围内水系、公园、湿地等具有生态环境特征的片区。片区内需严格管控建设项目,其内及周边项目需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图3 沛县城市风貌分级

此外,规划对于影响城市整体风貌的开放空间、重点街道、建筑高度和建筑色彩等风貌元素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引导原则,为构建协调、品质化的城市整体风貌奠定了基础。

4 沛县建筑风貌控制通则

建筑是城市空间的主导元素,从物质层面决定了城市风貌的直接印象,对于城市空间形象、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示至关重要。根据建筑历史演变研究,沛县建筑地域特色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逐渐弱化。未来沛县的建筑特色既不能照搬传统,也不能丢掉自身文化基因,因此规划提出以“现代风格+新汉风风格”为主的建筑特色,即以现代风格为主,兼具沛县汉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将传承和创新结合一体,形成简洁、大气、典雅的现代沛县的城市建筑风貌。

在整体定位基础上,将建筑划分为多层居住建筑、高层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商务办公建筑、文化建筑和大体量公共建筑几个类别,对各类建筑特征进行提炼总结,并从形式、肌理、材质、色彩等方面进行控制,形成分类建筑风貌通则(见图4)。同时,增加黑白准入清单,“白清单”鼓励建筑形式和材料的传承、创新、品质化设计;“黑清单”禁止高彩度、高明度和高反射度的建筑外墙材料的使用,避免在老城区、文化休闲区建设超出人性尺度、影响街区肌理的巨构建筑等。

图4 文化建筑风貌通则

5 现状风貌改造建议

为进一步将风貌规划的指导原则落实到微观尺度的建成空间,规划对于现状典型的建筑、开放空间风貌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相应的风貌提升改造建议。针对现状河道岸线亲水性不强、休闲设施缺失、驳岸硬质比例过高等问题,提出驳岸生态化改造、增加观光亲水阶梯、种植水生景观植物等策略。对于现状建筑的风貌问题,例如店招布置杂乱、建筑色彩饱和度过高、空调机位外露等问题,也提出了更新改造的策略。例如规范控制店招规格、尺寸、位置,统一空调外机位置,增加格栅装饰,建筑细部增加特色汉风元素等(见图5)。

图5 现状建筑风貌改造建议

6 风貌规划实施建议

城市风貌规划作为一种专项规划,其成果不直接引导土地使用,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落实到有据可依的法定规划中。为保障风貌规划能够有效落实,规划提出双层次风貌管控制度。宏观层面城市风貌规划成果服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统筹,针对城市空间品质和特色提出风貌诉求;中、微观层面,将风貌规划相关要求落实到详细规划中,控制指标应衔接法定图则,成为城市建设的规划管控依据。

7 结语

城市风貌是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化名片,也是城市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城市风貌规划是提升城市风貌质量,应对当今“千城一面”“山寨模仿”“图章复制”等城市病的一剂良药。本文以沛县城市风貌规划为例,构建自宏观到详细的渐进式纵深型城市风貌规划框架,探索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内容,以期为面向实施的城市风貌规划提供有益的探索。

猜你喜欢
沛县风貌片区
沛县经济开发区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沛县大屯街道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包裹的一切
沛县靶向施策 探索“综合治安”新路径
沛县全力推动“9+1”场所防患于未“燃”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白塔寺片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