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班主任管理的措施研究

2021-07-29 08:53孙吉霞
教育界·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学高段班主任管理措施

孙吉霞

【摘要】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之下,以往的教学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班级管理要求和学生的相关需求。所以,班主任要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尤其对于小学高段班主任来说更应如此。这是由于小学时期为教育的起始时期,在此时期应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打好扎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段;班主任管理;措施;研究

一、前言

在小学高段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肩负着极大的责任,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小学生,所以班主任需具备极强的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质,并采用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小学生,为小学生创造出和谐的班级环境,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最终推动小学生健康发展。小学高段班主任要积极探索及研究良好的班级管理措施,保证班级管理的质量。

二、以生为本,选用班级管理方式

受以往教育管理形式的影响,不少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未能够根据学生的主要特征来运用有效的管理方式,而是采取“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从表面看,此种方式似乎具备客观性,然而每个学生的个人特征以及身心发展情况等有所差异,而且会受到生活环境、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而表现出差异性。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若对此忽视,会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质量。因此,在小学高段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做到以生为本,选用最为合适的班级管理方式。

一方面,班主任应掌握高段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让小学生在班集体中张扬个性,切实融入班集体中。班主任在管理小学生的过程中,还需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让小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用心,以“爱”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促使小学生及时解决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及时了解高段小学生的知识层次以及学习水平,尽可能选用高段小学生认可与接受的管理模式来管理班级。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还需对高段小学生实施常规性的训练,以增强小学生的自律性和自觉性,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强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以往在开展小学高段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许多班主任会根据小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或在相关活动中的表现对小学生进行管理,未与小学生进行沟通,没有了解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得管理效率不高。在此情况下,个别小学生会对班主任的管理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小学高段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面对上述情况,在现阶段小学高段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强化和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切实了解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和需求,更好地开展小学高段班级管理工作,保障管理质量。

小学生对于外界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对于未知事物有着懵懂的心理。所以,小学高段班主任要重视引导小学生,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班主任要积极和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一方面,班主任应真心实意地爱护每名小学生,使小学生在心理上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在小学生犯错时,班主任應多和小学生沟通,逐渐引导小学生,向小学生讲述道理,不可严厉打击小学生,避免小学生产生厌师的情绪。另一方面,小学生的人生阅历较浅,对许多事物未了解,也羞于去尝试,担心自己会做错。在此情况下,班主任应多和小学生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中积极鼓励小学生,给小学生自信的勇气,让小学生勇于尝试,更好地参与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

四、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高段小学生往往有着较强的竞争与攀比心理,班主任若能够在小学高段班级管理中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非常有利于为其他小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这些小学生会以班干部的标准来约束自己,想要超过班干部,成为更优秀的小学生。所以,在小学高段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积极发挥出班干部的作用,努力达成“以点带面”的目标,使全体小学生均能够主动参与到日常学习中,并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保证学习质量。并且,班主任应为小学生营造出努力上进、拼搏进取的班级氛围,让每名高段小学生均能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成长。

对于班干部的选择,可通过竞选的方式,让小学生自主选出最信赖的同学作为班干部。通过这种方式选择出的班干部,更易获得高段小学生的尊重与拥护,最终发挥出班干部的作用,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保障小学高段班级管理的效果。

在选出班干部后,班主任应将班级管理的方式教给班干部,让班干部利用良好的管理方式来辅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这样能够避免产生主观性、盲目性管理的情况,使其他小学生乐于接受班级干部的管理,也有利于减小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和强度,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教学工作,以便实现对小学生的良好教育与培养。

五、多和学生家长联系,建立互动关系

高段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与家长。对于小学高段班主任而言,除了要在校园中管理好每个小学生,还应了解每个小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情况,以便更为高效地管理小学生。不少学生家长缺失管理经验,未能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导致孩子养成了某些不良学习习惯。因此,在开展小学高段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多和学生家长联系,建立稳定的互动关系。这样一方面能够改正家长的错误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实际情况,以便在校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班主任可通过微信群或QQ群来实现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需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保持语调的平和,不可让家长认为这种沟通是一种变相的“告黑状”。另外,针对家长的错误教育方式,班主任需委婉地纠正家长,把控好与家长之间沟通的“度”,使家长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纠正,从而在家中更好地教育、管理孩子,最终通过良好的校园管理与家庭管理来实现对高段小学生的全面、有效管理。

六、增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师德的一种重要体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能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幽默的品质、真诚的爱心等是人格魅力的关键要素。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对小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小学高段班主任具备渊博的学识、公正的态度以及赤诚的心,能够让小学生产生崇拜感,从而保障小学高段班级管理质量。所以,小学高段班主任要重视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一方面,班主任应在教学之余多阅读相关书籍来学习新知识,以教育智慧来获取小学生的信赖与支持。小学班主任所应用的教学形式十分有趣且富有智慧,能够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学中环环相扣,自然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則班级管理工作也更为顺利。

另一方面,在开展小学高段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需以幽默的语言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相关调查显示,班主任若具有幽默感,更能获得学生的喜爱。班主任以幽默的方式管理小学生,不会使小学生产生厌烦或抵触心理,还能够笼络小学生的心,让小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保持幽默的态度,增强自身的语言魅力,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以自身的魅力来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七、立下班级管理的规矩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管何种领域,均不可缺失规矩,教育也是一样。但从实际情况来说,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班主任在开展小学高段班级管理工作时常常会感到十分吃力,难以真正进行下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需立下规矩,让小学生遵守这一规矩,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班主任应严格要求高段小学生,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比如小学生迟到,班主任应根据规矩对小学生进行适度的惩罚;对于做好事的小学生,班主任应给予一定的奖励。采用这种方式,使小学生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严格遵守班级纪律。要注意的是,若小学生认为规矩中有不合理的地方,班主任绝不可一味地否认和指责,应积极吸纳小学生合理的建议,及时加以调整,做到以德服人。

八、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段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以辩证的视角对待问题,针对小学生的个人特征以及心理需求等,有的放矢地开展小学高段班级管理工作,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班主任需多积累此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善于优化与创新班级管理方式,以达成班级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董兆涛.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38.

陶萍.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21.

卜彩琴.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路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25-26.

猜你喜欢
小学高段班主任管理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