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以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教学为例

2021-07-30 05:24中山市阜沙鹏诚学校
师道(教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实验课导图实验教学

文/中山市阜沙鹏诚学校 杨 柳

生物实验课是初中生物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通过实验教学,可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现象,探索生命的奥秘。实验过程中,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 利用思维导图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初中生物实验类型多种多样,如调查实验、探究实验、技能操作实验、模拟实验等。不同的实验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实验方法步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能让人游刃有余。为了能有效完成实验,学生实验前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预习,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把书本看一遍,对于复杂的操作流程和知识间的关联没有进一步了解,缺乏清晰的思路和主动的思考。生物实验课前,实验预习的内容一般有4 四个方面,如: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展现预习内容,以实验标题为中心,向四周画4四个分支,作为二级标题(1.2.3.4),分别标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然后再在每个分支上再做分支,填写相关内容,进行拓展补充(见图一)。实验前的预习利用思维导图来呈现,可有效准确地帮助学生理清生物实验思路,认清知识间的联系,把握实验的整体框架。

(图一)

对于探究实验,思维导图应用在实验前的实验方案设计上也有良好效果。初中阶段设计的实验方案,多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讨论,集思广益,最终确定实验方案。讨论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围绕主题的同时,又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呢?思维导图就是很好的工具。思维导图以实验目的作为中心,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订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作为六个二级标题,学生通过讨论对分别对二级标题依次展开,最终理清思路,确定实验方案(见图二)。

(图二)

二、 巧用思维导图进行生物实验课上的讲解

对于实验课来说,教师讲解和学生实验在时间分配上是个难题。教师讲得细致透彻,留给学生实验的时间必然少。教师讲解过于笼统,使学生对细节把握又不到位,实验效果不佳。思维导图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它以图文的形式可视化地展示思维过程,比纯语言文字说明形象生动,学生易于接受也易于记忆。如在技能类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中,教师在课前制作一张思维导图,以显微镜的操作为主题,将操作的四大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调焦与观察、4.收镜与整理)作为二级标题,每一步的操作要点以三级标题的形式展开 (见图三)。利用思维导图来讲解显微镜的操作,实验的整体框架和要点会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教师讲解少,学生掌握知识快。

(图三)

三、 妙用思维导图进行生物实验课后的评价

由于实验课时间有限,对实验效果的评价,教师常常只能关注到实验结果,对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否操作规范,掌握程度如何,评价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除了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还应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作为参考,以及分析判断学生实验的掌握情况及知识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对其实验过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反馈的信息,教师调整教学行为,学生纠正错误的实验操作。此外,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也可以根据绘制的思维导图,对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估,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进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中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宏观把握庞杂知识的能力,对于提高生物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思维导图这一种学习工具在实验课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为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打开了新的视野。但思维导图仅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不是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用到思维导图,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加以利用。

猜你喜欢
实验课导图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有趣的实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