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学生疏通文意的学习效率

2021-08-03 10:52莫海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9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有效性

莫海云

【摘要】在新课改推行的今天,教师应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文言文疏通文意的有效性,使学生愿学、乐学文言文,让文言课堂充满生机。

【关键词】中学语文;疏通文意;有效性

从初中语文新课标“识字”与“阅读”两方面的解读来看,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的课程,章熊先生曾说:“语文课所涉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应用。”这就说明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教师应重视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字词的学习与运用尤为重要,学生要通过文言达到理解文意、体验感悟文章情感。因此,疏通文意是古文教学的基础,只有做好疏通文意的工作,学生才能分析人物形象,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新课改推行的今天,大部分教师都更新了观念,可在疏通文意的教学改革中,高效课堂有形无实,教师仍占据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学生厌学文言文,对文言文学习心怀畏惧,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疏通文意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此种现象显然不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应妥善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改变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化的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疏通文意的学习兴趣,如何发挥学生疏通文意的主体性,下面笔者从提高学生疏通文意的学习效率这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提高疏通文意学习效率的前提

古书有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先要做好计划或准备。预习,对文言文学习来说尤其重要。“学古文难,难以上青天。”本来文言文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就是一大难点,学生课前不了解学习的内容,听课的指向性不明了,这无疑增加了学习障碍,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在疏通文意教学时,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且学生的预习,不能盲目,必须在导学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自学活动,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引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在旧知的基础上主动学习获取新知。预习,是学生自我求知的过程,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克服各种障碍,所以,预习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环节。那么,如何做好文言文的预习工作呢?其一,扫除文字障碍,熟读古文。学生利用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识字解意,在自学过程中,让学生自行阅读,自行体验,自己解决不了就圈点勾画,待上课时师生共同解决;其二,拓宽了视野,寻找与文本关联的课外知识,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的时代背景。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其人其事,明白作者的写作缘由,知人论世,有利于疏通文意工作的开展。预习让学生有了自主探究和自我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提前掌握学习的信息,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就更愿意各抒己见,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就为疏通文意做好准备。

二、诵读教学,培养语感,为疏通文意做好铺垫

诵读就是把书面语言化为有声语言再创作活动。诵读是我国语文传统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朱熹曾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古人在学习、传递知识是相当重视诵读教学。诵读必须要和文言的字音、层次和文意等学习联系起来,读而不得法,事倍功半;读而得法,事半功倍。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辅以正确的指导方法,实施朗读的层次教学法,分初读和品读两种层次,初读只要扫除字音障碍,读顺即可,不求读熟,否则,机械地朗读就会把学生变成死记硬背的工具,这种死读书也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品读属于意义记忆,意义记忆长久而深刻,教师应重视品读,品读应放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文言文讲究言文统一,学生在理解“言”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这样既有助于疏通文意,又加深学生对“文”的理解与记忆,使诵读教学与疏通文意的工作相辅相成。试想想,学生在文意生疏、没有文言语感的基础下,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大讲倒装句等语法知识,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寡味、昏昏欲睡,哪有什么课堂效果?“熟读深思子自知”,学生只有在读准、读通、读熟、读好的情况下,才有對文本的感性认识,对文本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借助工具书,就能轻松的翻译。当然,教师除了对学生必要的朗读方法指导外,教师的朗读教学形式也要多样化。比如,让学生自由朗读,找读不准的字,通过查字典克服;或者采用竞赛式的朗读,可以个人表演,也可以全组表演,要创造人人参与朗读的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促使学生重视朗读的环节,为疏通文意扫除障碍。

三、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疏通文意教学的有效性

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对它有时代隔阂感,觉得晦涩难懂,学而不得法,产生畏惧的心理,就有了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重视学法指导,灵活地采用各种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的良策。比如,在导学案设计里,教师可以逐渐呈现几种疏通文意的方法:(一)朗读法。我们深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因此,在朗读法中强调文言文读的重要性,学生在读准字音,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课文的整体感悟,让学生明白朗读是理解基础,也是疏通文意的基础;(二)翻译方法。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少走弯路,教师在疏通文意的部分,也要设计了相应的学法指导:第一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及课文的注释,自主完成常见词汇的解释,进行直译;第二步通过删、增、补、留的方法疏通句子;第三步根据需要,调配语序,使句子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第二步、第三步的过程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达成。(三)背诵法。在教学过程行将结束之时,教师给学生呈现背诵法的指导,告诉学生文言文学习要多读多背,背诵要建立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的意义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可采用分层分段等方法背诵,让学生明白背诵是积累文言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文言知识积累多了,日后疏通文意也就不成问题。教师在导学案中施以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灵活地采用各种学习方式,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提高疏通文意的效率。

四、实行活的教学,对多媒体教学和文言进行整合,辅助学生疏通文意

文言文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言文年代久远,学生有时代隔阂感,觉得它枯燥难懂,了无生趣,疏通文意的积极性自然不高。随着先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应当树立创新的观念,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它与文言课堂的整合,无疑给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比如,我们翻译《孙权劝学》之前,利用多媒体的网络环境,播放《孙权劝学》视频,利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向学生头脑输入立体生动的表演,通过人物有声有色的对话,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古人感情世界中去。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现文言文情景,丰富学生的想像空间,把语文教学直观化,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兴趣,也就有效地促进学生疏通文意。

以上是笔者对疏通文意教学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使疏通文意教学走出困境,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责任编辑  吴华娣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有效性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