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8-03 21:52马爱军
中国教师 2021年7期
关键词:智慧融合课堂教学

马爱军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实现了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在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困难和疑惑。笔者针对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反思,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层面

笔者调查发现,影响教师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担忧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会加重工作负担。在调查过程中,笔者经常听到教师抱怨:课前既要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制作微视频,又要分析学生课前作业反馈,然后再设计课堂教学,准备时间太长;课后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及时反馈,耗费的精力太多。

2. 学生层面

智慧课堂更注重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发表观点、勇于表达。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同伴互助教学等都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笔者调查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学生习惯了原有的教师讲、自己记的传统方式,不积极参与讨论,没有主动质疑,有的小组讨论和教师提出的目标不一致,讨论不够深入。智慧课堂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积极参与,但是,对那些习惯于被动学习的学生而言,他们不太能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二、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的对策与建议

1. 教师层面

(1)对策一:更新观念,辩证地看待智慧课堂的“减负”和“增效”

智慧课堂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增负”和“减负”、“长期减负”和“短期增负”的问题。就拿制作微课视频来说,看似“增负”了,但如果共建、共享优质在线资源,教师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从教学质与量的效益来看,智慧课堂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高效减负”。这要求教师要转变思想,必须抛弃现有“大锅饭”式的“题海战术”,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问题,实施精准教学,实现“减负”和“增效”。

(2)对策二:实施精准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挖掘与学习分析,以科學、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而定向干预,提供针对每个学生具体问题的精准教学,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准确判定学生的认知阶段和水平,精准讲解,精准推送,精准辅导,缩短学生的无效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基于学生的表现数据进行课前决策,诊断问题与难点,实现教学决策的数据化,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制订教学策略。通过智慧课堂平台,教师在课中随堂测验,即时采集和分析数据,并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在课后针对反馈数据,发布课后习题,进行个性化辅导。

此外,智慧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可以将教师从机械批改作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回归“人的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3)对策三:注重实效,实现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智慧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就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融合的过程。我们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做到学前预测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课堂互动立体化。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智慧课堂教学不能搞“无土栽培”。智慧课堂教学一定要根植于课堂,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施智慧课堂教学的关键不仅是课前的自主学习,而且是更好地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

第二,智慧课堂教学没有固定模式。智慧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形式,要渐进融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信息技术的把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对本学科的了解,设计适合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技术如何使用,使用多少,不必千篇一律。

第三,智慧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智慧课堂教学若要进行常态化使用,教师就要积极参与,大胆实践,逐步融合,在常态化使用中逐渐娴熟、融合和升华。微课录制也不要追求高大上和标准化,实用第一,长短、形式方面因生制宜。有了实践经验,针对问题进行反思、总结,逐步提升智慧教学的能力。

(4)对策四: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定位和理念提升

随着智慧课堂教学的实施,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正发生改变,教师角色也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解惑者,教师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成“学生身边的辅导者”,让学生从被动地学走向主动地学,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在智慧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转移到激发思考、答疑解惑、组织引导和检测反馈等上,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具有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理念,不仅要有深厚的学科素养,而且要有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从教育的本质来说,教师应该承担的职责是更高层次的“育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探究能力、创新意识。

2. 学生层面

(1)对策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智慧课堂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需要学生在参与中积极思考,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应如此。如果学生未能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课堂上的辅导、解惑和探究都无法进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对于习惯于课上讲解、课后布置作业教学模式的教师和学生来说,要适应新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一个过程。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进行学习方法的培训,让他们明白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同时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教师通过移动网络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时长、内容等。学校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终端进行一些限制。

此外,教师要从课堂结构上逐渐改变这一问题。在智慧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知识,或只讲那些共性的易错点和重难点,或直接检测,或进行学生展示,这让那些课前没有自学的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如果课前不自学,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中的检测。对于某些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课后再找时间弥补,而不是影响教学进程。在课堂互动中,教师要重点关注那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课前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逐渐形成良性循环;教师不用担心少数学生课前没有自学到位而再重复讲解,学生应该在课前通过微课视频学习相关知识,否则会形成恶性循环。应该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推进,学生慢慢习惯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也会逐渐养成,这也是智慧课堂教学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一大益处。

(2)对策二: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言,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理解、识记和初步探究,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学生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深化拓展、探究,促进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课前可通过暂停等方式反复观看学习微课视频,尽可能理解和识记基本知识,完成初步检测;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任务是夯实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任务完成后,如果有时间就进行深层次学习活动,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分层次和个性化教学,推送个性化学习任务和习题。

智慧课堂教学将不再基于教师的主观经验,而是基于精准数据。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从传统手工文本到数据化、智能化,平台可以记录每个学生的错题、每次的行为轨迹,系统掌握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的认知水平和变化趋势,精确诊断学生的优缺点,评估学生的优势潜能和学习方式,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推送方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征,推断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特征,实现多维度评价,探索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差异化教学策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另外,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要从重视显性的学生成绩转向重视真正的過程育人,从重视教师劳动的时间量到重视劳动的成效。评价模式改变了,教学方式的改变会更加顺畅。

本文系安徽省2017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信息化智慧教学平台的中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K17020)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智慧融合课堂教学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融椅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