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结合,有效开展高中写作教学

2021-08-09 14:28张文静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思手法写作能力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难以掌握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思结合的教学手段也是高中语文教师的常用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越来越严格。对于写作这一重点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合理地开展以读促写,学思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新渠道。引导学生应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从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许多教师的授课方式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思想,如果教师在没有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强制性的调整教学模式,会发现课堂的教学效果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样的教学调整也完全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读和写之间的学习联系,并思考在课堂上如何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高中语文课堂上,通过学思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利于教学秩序的规范,更好让学生掌握到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师也可以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同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深化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情况出发,开展相关的读写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到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好句留白,引导探索教学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上相对成熟和独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相对提升,在语文课堂上也能有效地把握教学的重点而积极的展开思考和想象。因此,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挑选一些特点比较鲜明的句子,在课堂上有效的开展读写教学。根据教学的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填空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留白的地方进行填写,随后将学生所填写的内容与原文进行比较和评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字词文本的魅力。

例如在统编版的语文教材《荷塘月色》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截取出来,让学生开展填空的练习。让学生在不看教材的前提下,对空白的地方进行填充,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对空白的地方进行填空。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句子中学生会发现留空的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学生可以将比喻作为句子的出发点展开句子的联想,根据前文的内容运用比喻的手法进行造句。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下,学生纷纷积极地进行造句。教师可以合理地对学生的描述进行评价,在鼓励同学想象力丰富的基础上,也可以指出学生在描述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例如,将叶子比喻成一把伞。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个描述直观性很强,但是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视觉感受,美感度不够。并借助这个时机将课文的写作手法展示给学生,并带领学生一起探讨文章的写作手法的优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以写促读的教学过程。

二、模仿文章,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学生的阅读活动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阅读大量的文章的基础上,可以促进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多样化的写作手法,拓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视野。写作部分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点教学内容,在考核中,作文的分值也是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阅读和写作两部分的内容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学生能够借助阅读的内容,接触到更多写作的技巧。在深刻的理解文章写作的技巧后,让学生运用文章采用的具体写作技巧进行写作,模仿優秀作文里一些有效的写作技巧,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利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故都的秋》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解读课文的时候,会发现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作者的亲身体验,将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进行对比,并引出了故都的秋。文章使用了大量的篇幅对秋天的景象进行描写,并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在心目中对故国的热爱。并且在文中通过对比的手法让文章的独特性得到了展现。在对这一课的内容解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课后时间对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细细的品味,并且让学生尝试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运用类似的写作手法,在长期的训练中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课外延伸,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学思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的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后主动对一些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等等进行了解和学习。在有效的学思结合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得到正确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实是更加有意义的事情。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应用学思结合教学模式的同时可以适当向课外延伸。例如,让学生在阅读完一些文章的字词句段后写出自己的一些读后感或相关的命题作文,在语文课堂上布置一些仿写,续写或改写的写作练习,通过多样化的写作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思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能够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所以教师可以合理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丰富写作训练的多样性。学生的阅读范围可以不再局限于课文之中,教师应该突破原文的局限性,避免让学生反复的阅读课文,让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少走弯路,培养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例如,在《故都的秋》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中具有丰富内涵的句子截取出来,让学生进行写作的训练。“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句话在文中很有深意,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解读这句话,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围绕着这句话写一篇500字以上的短文,通过这个写作训练,增强学生对句子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主题概括能力。

四、加强课外阅读,组织学生写读训练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只依靠教材中的文本和课堂的学习是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教师应该积极的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适当的组织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摘抄好词好句并合理地应用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为自己的作文加分。此外,在阅读中生成的一些理解和感悟也可以及时记录下来,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和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内部展开一次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学生可以自由对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学生,为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阅读作品。通过自己读书心得和经验的分享,为他人的课外阅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学生在交流会上的分享推荐,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后阅读积极性。例如,一位学生在交流会上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三国演义》的所思所想和学习心得,并围绕着“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进行了叙述。教师会发现其他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并且在故事讲述完毕后,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课后的阅读活动中,也受到读书交流会的影响,积极的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由此可见,班级内部的读书交流活动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拓展,教师应该注重这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读书交流会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学思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意识到学思结合的重要性,并积极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对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掌握更多的阅读写作方法和技巧,得到深度的思维训练,借助教材的优势,对教学思路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詹志清.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探析[J].青苹果,2017(3).

[2]朱俊.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6):153-153.

[3]康莹.读写交互理念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4.

张文静,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思手法写作能力
层递手法
学思践悟强思想 砥砺初心再出发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我的学思历程
学思结合敲响语文学习之门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