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都的秋》为例谈高中散文教学

2021-08-09 14:30王慧慧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散文高中语文

高中阶段,语文教师在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其能够掌握现代散文阅读的方法,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品味作者的情感,加深对文章语言的理解能力,积累优美词句的同时,也能够掌握一些有效的写作方法,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实现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高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散文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通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促进其应试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另外,现代散文阅读教学还能够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升华其情感表达,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不过从目前来看,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1]。具体来讲,一是在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很多时候,教师都是围绕如何写好的内容进行讲解,没有能够凸显文章的特色,制约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二是在教学环节,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学生在很多时候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能够形成对于散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三是在阅读教学完成后,教师一般都是设置相应的习题来进行检测,根据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实际上,这样的评价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创作的抒情散文,在短短的1500多字中,作者使用了42个“秋”字来对北国之秋的“清净”和“悲凉”进行润色,渗透了作者在消极与积极情绪间作斗争的痕迹。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爱国是主旋律,字里行间饱含了深沉的故都之恋,希望能够借此来缓醒人们对于祖国的热爱[2]。文章整体采用了横式结构,从“晨景”“槐景”“蝉景”“雨景”“果景”五个方面,表达出了故都秋天的特点。在对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注重情感特征的把握。我们以《故都的秋》为例,来谈谈高中散文教学应该如何处理。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在教学首位

在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其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出发,做好相应的教学设计工作。现代散文阅读要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能够强化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对《故都的秋》进行教学时,教师在引领学生通读课文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作者眼中的“故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作者会在文中提到“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激发其思维能力,使得其在思考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3]。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对文章的阅读以及相应的阅读行为能够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从高中语文教师的角度,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鼓励其大胆表述自身的观念和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不能只顾自己讲解而对学生的思考形成束缚。在《故都的秋》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划出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以及无法理解的内容,要求其通过认真细致的阅读来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使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衬托情感,如南国之秋对比北国之秋,于作者眼中就好比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认为无论是味道、意境、姿态等都相去甚远,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方式的调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对于现代散文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4]。

三、课文讲解,要注重文本的情感特征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情感特征的把握。具体来讲,可以从几个方面着眼:

1.从标题中把握情感

标题是文章的精华,有着丰富的内涵,通过对标题的品读,能够更好地把握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结合文章可知,作者提到的故都指的当时的北平,那么,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呢?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的同时,进行小组讨论,使得学生感受其中存在的差异:北平仅仅是一个地名,故都则更多的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同时也兼有个人情怀,从中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对于故乡秋天的眷恋。同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拓展,如“故都”中的“故”有旧的意思,带有一种沧桑感和悲凉感,通过对文章标题的探讨,能够更好的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把握[5]。

2.从语言中体会情感

现代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抒情散文尤其如此,通过对文章语言的细读,能够更好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在文章第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的不遠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即便是在今天,想要从杭州到青岛再到北平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当时作者仅仅是为了感受故都的秋天而不惜辗转千里,由此就可以看出其对于故都秋天的思念和渴望。而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提到“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秋天眷恋和热爱,帮助学生更好体会文章中的情感。

3.从景物中品味情感

秋景的描绘离不开景物的描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作者在文章中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在学生找出相应的景物后,可以进一步设置问题引导“文章如何描写秋蝉?能否找出描写秋蝉的句子?”通过这样逐步设问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使得其能够从景物描写中,品味作者的情感,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以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6]。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对自身的观念和认识进行更新,立足新课标下散文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整体地位,激发其对于散文阅读的兴趣,推动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打造高效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实现与作者情感的交流和碰撞,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促进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探析——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喀什大学学报,2020,41(01):115-120.

[2]李敏.高中现代散文鉴赏课程的整合[J].教育观察,2019,8(37):96,104.

[3]王怡,任强.现代散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以三堂《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9,18(04):127-129.

[4]高旭.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低效的原因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27.

[5]周杰.高中抒情类散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6]焦建存.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51.

王慧慧,江苏省如皋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散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