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应用与反思

2021-08-09 14:30曹桂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脚手架支架

支架式教学就是将教师比喻为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通过支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教学方法与线索,让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向上攀登,最终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让学生能对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有所思考,在主动探究下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概述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支架式教学理论是在“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形成的,該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比喻为脚手架,也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是学生向上发展的支点,通过教学实践的指引与提示等工作,学生能主动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最终目的是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合理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与保证。

二、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应用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下面就以《再别康桥》为例,对支架式教学的应用策略进行介绍:

(一)确定教学目标

这个阶段就如同脚手架的搭建一般,只有稳固基础,才能确保脚手架的安全,让学生通过脚手架高效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因此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合理搭建脚手架。个性是当下学生最大的特征之一,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基础等,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为脚手架的搭建指明方向。同时,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材要求及知识的积累等明确教学目标。

在《再别康桥》教学前,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搜集与徐志摩相关的资料;合理设置支架点,利用学生的学习优势,确保本节课的有效开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要合理创新情境,帮助学生更好解决问题。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下,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问题情境:同学们知道康桥在哪里?美在何处?让学生对徐志摩描写的意象进行总结与分析。在学生探索及回答这几个问题基础是哪个,教师需要让学生开始对《再别康桥》进行鉴赏,让学生能发现与感受这首诗歌的美。

(二)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作为重要的支架,需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寻找支点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能主动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模式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支点,能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能让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在团队中共同发展与进步。

《再别康桥》是一首“美”的诗歌,美在情感,美在那份淡淡的、无处安放的情愫,但是又在不同的意象及词汇的堆砌下,让淡淡的情愫变得深刻,仿佛我们就在康桥一般。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共同探究。比如在诗歌的第一节作者为什么要使用三个“轻轻的”与两个“悄悄的”呢?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共同解答徐志摩为什么会这样写?这样写到底有什么作用?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能主动探究,大胆想象,能利用好小组合作,让学生可以感受作者的情感,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发挥评价的作用

支架式教学在《再别康桥》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其实是通过支架作用,让学生能喜爱语文,并能主动投入到教学实践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如何,教师需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并针对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确保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再别康桥》这首诗歌蕴含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因此教师需要抓住重点,在评价时需要对学生的情感及对诗歌的体会进行了解与感受。评价时不仅要站在诗歌的角度,还要站在学生的发展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小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后可以让学生抒发一下自己对这首诗的看法与理解,以及情感表达,这样能及时发现学生是否对诗歌的情感有所掌握,然后让学生的情感通过文字的方式流淌。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要知道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也要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中,了解学生的反馈,这样才能对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并不断反思如何优化支架式教学课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核心点就在于如何搭建支架,这对于教师来说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手段搭建支架。比如在支架搭建期间,分层教学就是重要的搭建方法,按照学生的基础及兴趣,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在不同的支架下,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对教师、学生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在开展教学反思期间教师需要通过下面的方法,做好此项工作:(1)教师需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考试成绩等进行了解与整理,做好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馈;(2)教师需要加强交流,交流不仅局限于自己与学生,更要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效果与过程,交流如何优化教学实践方案;(3)自我反思。在上完课之后,教师需要主动反思,为下节课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帮助。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探索实践中,要不断进行分析与反思,使支架式教学做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卉.基于培育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支架式教学研究——以《斑纹》教学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9,000(011):P.33-35.

[2]胡央平.巧搭支架教语段——支架式教学在“段落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19,000(004):95-96.

曹桂玲,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脚手架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
《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