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沁园春·雪》为例谈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21-08-09 17:56陈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诗词高中语文创设

诗词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从现阶段诗词教学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是“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在进行诗词教学时往往遵循着一套标准程序,过于注重结论,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感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从其体会到诗词的美感,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审美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而通过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到诗词的意境当中,学生在主观感受上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也能更好体悟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领略诗词独特的美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视频、语言、音乐、图画等均可作为情境创设的工具,教师不必拘泥于形式。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兼顾情感与认知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要具备刺激学生认知以及情感的作用,这样才能发挥实质性的效果。认知与情感两个因素虽然相互联系,但是又相对独立,就认知因素而言,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要处于学生接受范围,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以及教育学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将情境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刺激,最终完成教学信息传递[1]。就情感因素而言,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要蕴含丰富的情感,这是确保学生接受信息的基础,所谓情境必然要具备“情”与“境”,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蕴含情感元素的课堂环境才能称之为情境。

2.兼顾艺术与科学的原则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体现在实际教学当中,就需要兼顾艺术性与科学性,教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必须要注意两方面,一是创设的情境必须要与当前教学的内容相匹配,要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这会导致教学重点发生转移。二是创设的情境必须符合语文教学规律,既要遵循教育学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同时又要遵循语言学、美学以文艺学等理论,教师要在掌握专业知识以及熟知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创设教学情境。

3.兼顾暗示与直观的原则

心理学上表明增强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是中学生对自己能够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所以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形成恰当的预期,即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要处于学生认知范围内,确保在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可以跟上老师的思路,明确老师的教学意图[2]。创设教学情境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观察、分析、思考以及体悟的基础,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过于追求形式,而要注重实际效果,兼顾暗示与直观,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情境创设教学策略举例

1.活化情境创设目标

在课堂教学环节,设置正确的、合理的目标是创设情境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创设有效情境的重要基础,是教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首要环节。为避免情境创设与传统教学模式一样,因循守旧,缺乏创新,首先就需要活化情境创设目标,避免在目标设置上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要活化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过程,让课堂情境创设更为生动、形象。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3],具体需要考虑三方面的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沁园春·雪》为例,知识与能力目标设置如下:(1)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字音,并正确理解其含义,包括多音字“分”“数”“汗”“还”“朝”;难字“莽”“娆”“骚”等。(2)尝试有感情的朗读全诗,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以及诗词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设置如下:(1)在诵读词的过程中,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2)学习本文正确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的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形象生动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置如下:(1)通过诵读词,体会词所展现的意境以及毛主席表达的情感;(2)领略毛主席在特定历史时期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

2.优化课堂情境创设

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意境无穷,其中大部分抒情类的诗词往往会将情感寄托于现实景物,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就是要将诗词中描写的景物呈现在课堂环境中,从而让学生置身于诗词描绘的场景当中,这对于学生体悟作者的情感思想具有重要的帮助。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限于环境、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因素,真实还原诗词中的场景显然不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充分且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包括语言、视频、图像以及文字等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情境。以《沁园春·雪》为例,首先教师在导读环节可以引入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毛主席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这首词创作于1936年,毛主席率部队东渡黄河,准备赶赴抗日前线,渡河前夕天降大雪,毛主席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豪情激荡的词。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雪景视频以及当时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想象毛主席在面对祖国大好山河时的满腔豪情、战胜日本主义侵略者的坚定信念以及天降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古诗词的学习需要丰富的想象空间,要求学生要具备想象能力,而毛主席的诗词一贯以气象恢弘著称,教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想象诗词中描绘的宏大场景,同时结合相关的背景知识,感悟毛主席寄托于诗词中的情感与思想[4]。

3.坚持反思情境创设

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中关键性的环节之一,对于完善以及提高后续教学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关于情境创设也需要进行反思与总结,深入分析情境创设的效果,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使课堂情境创设能更好服务于课堂教学工作。关于反思情境创设,教师首先要反思情境创设是否对教学具有实质性的效果。从根本上而言,情境创设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方法或者手段,是为了使教学活动发挥更为深刻以及深远的作用,所以教师首先要反思的就是情境创设是否具有实质性效果[5]。基于此,教师需要反思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是否全部达成,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是否获得提升;学生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三个方面是否提升。其次要反思情境创设的形式是否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课堂情境創设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灵活运用,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通过反思可以强化教师创设情境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作为教师要认识到情境创设并非是形式主义,二是对诗词的二次创作,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各项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参考文献:

[1]张微.创设教学情境,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9(3):68-68.

[2]赵萍.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11):121-122.

[3]王玲.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8):93-93.

[4]蔡中山.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13):247-248.

[5]毛建铭.创设情境缔造高效——浅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003):21-21.

陈玲,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诗词高中语文创设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诗词之页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