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勤练”“常赛”的实施策略

2021-08-09 05:30金刚王芳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全员教会研讨

金刚 王芳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进行解读时指出:“传统的学校体育只是蹦蹦跳跳、活动身体,这种观念已不能适应体育强国背景下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新时代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和常赛。”新时代体育教学应以素养目标为引领,明确“教会”内涵,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应的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应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提高“勤练”效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应以全员参与为抓手,扩大“常赛”范围,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应用水平。那么,如何理解与实施课堂教学中的“教会”,又如何在引导学生“勤练”的基础上做到“常赛”,使学生既能全员参与又能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争鸣》总第143期对此展开了研讨,形成如下策略。

一、“教会”策略:以素养目标为引领,指向“学会”“能用”

在如何理解与实施课堂教学中的“教会”的研讨中,北京王芳认为,“教会”与“学会”是互为一体、紧密联系的,“教会”是双边活动,既要关注教师如何教,也要关注学生如何学。江苏周云提出,教师的教要有目标、有内容、有策略方法,学生的学要会观察、会表达、会思考。江西黄福娇指出,“能用”是“教会”的重要标志,即学生在多种情境下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新问题,是多种素养能力的综合体现。

深入分析,我们认为,“教会”是学生参与“勤练”和“常赛”的基础,“教”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分层实施,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还要指导学生“会学”。“教会”中包含了定义(是什么)、内容(教什么)、方法(如何教)以及标准(何为会)4个方面的内容。体育与健康学科是一个综合的学科,“教会”的内容中既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又包括跨学科知识、体育品德和健康行为。

“教会”的实施策略如下:1.要理解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育人价值和素养目标,从单元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入手,从技术的结构关联、育人要素、学练方法、运用场景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重点关注核心内容和关键问题。2.选用恰当、有效的方法手段,将书本上的知识技术转变为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学习内容,如运用口诀、图示、视频、比喻等。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准确把握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达成目标的路径,享受点滴进步的快乐。4.创设多样、复杂的应用情境,通过挑战性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实现良好行为和品格的塑造。

二、“勤练”策略: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强化“激趣”“参与”

在如何引导学生在校内“勤练”的研讨中,研讨教师认为,在校内,体育课堂、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等联系紧密,都是学生“勤练”的主战场。“勤练”的实施策略,应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强化课外练习,提高“勤练”效率。

1.课堂教学中以兴趣为导向,精讲多练

研讨中,江苏张小伟提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用多样化的练习手段,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多练掌握运动技能。”江苏陈萍举例:“在耐久跑练习中,如果每次都组织学生跑圈,就显得简单乏味,如果利用不同的图形跑或加入定向越野的形式,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练习效果。”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应抓住基本要素或知识点,精讲多练,使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完成学习任务、发展体能,教会学生学会动作及练习方法。教师要注意激趣、精讲,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在汗水和笑脸中磨炼,以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突破重点、难点。

2.课外体育活动以兴趣为导向,全员参与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课余时间等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校情、学情,制订适合全体学生的体育锻炼计划,以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勤练”巩固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研讨中,江西黄福娇认为:“‘勤练可以采用分组练习,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及心理发展等特点。”练习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不应置少数学生而不顾。教师要考虑到给每一名学生练习的机会,尽可能地在分组练习中合理搭配组别及运动量,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3.课余体育锻炼以兴趣为导向,强化竞技

研讨中,江苏杨柳认为:“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运动锻炼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延伸和提高,然而在课余锻炼中也要加入游戏、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锻炼兴趣。”江苏王义龙介绍:“学生在体育教师的组织下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主要目的是通过长期锻炼,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品质,提高竞技水平,这是学生在校内‘勤练效果的最佳体现。”在校运动队等课余体育锻炼中,教师应明确培养目标,安排科学化、专业化、趣味化的锻炼内容,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运动能力和综合素质,让他们成长为学生群体中的体育中坚力量。

三、“常赛”策略:以全员参与为抓手,突出“竞技”“联动”

在“常赛”如何做到既全员参与又能选拔人才的研讨中,研讨教师普遍认为,体育比赛的目的不僅是选拔人才,还要让所有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比赛,感受体育魅力。只有“常赛”,学生才能通过自身感受去理解“更高、更快、更远”的奥林匹克精神。通过系统化的课堂体育比赛、年级赛、校际赛、区域赛等,促进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提升身体素质。扩大比赛范围,既可以丰富校园体育赛事,又可以发掘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完成人才的选拔。

“常赛”实施策略,既要全员参与,又要侧重选拔、训练后备人才。

1.班级比赛多元化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以“全员参与”为目标,采用分层分类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以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研讨中,北京马立军举例:“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擅长的项目参与比赛或挑战有难度的项目,比赛完成可获得一个手环奖励,在规定时间比一比谁参与的项目多、获得的成绩好,这样既保证了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竞赛活动,又能使他们在竞争与合作中获得发展。”江苏林辉举例:“一场足球比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足球学练情况、体能强弱进行分层比赛,通过将复杂的比赛规则简单化,便于让参赛学生理解操作,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去。”体育课堂中“常赛”的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要鼓励学生不断提高竞技水平,又要实现全员参与。

2.校园比赛全员化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体育比赛中,为全体学生搭建各种“常赛”的平台。研讨中,江苏杜倩倩提出:“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单项运动会、亲子运动会等,利用每天锻炼一小时进行班级分组赛、年级友谊赛等都是‘常赛的形式。可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主题设置各单项比赛。”运动会既有全员参与的趣味项目,也有单项竞技比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又可以选拔、培养出年级内优秀运动员,为更高层次的比赛做准备。

3.校际、区域比赛一体化

通过各级各类的校际、区域联动比赛,选拔体育运动人才,营造学校体育文化。同时,进一步促进、带动班级赛、年级赛的常态、高水平发展。如,校园篮球通过班级竞赛选出班队,通过校内联赛,组织优化选出校队,这种自下而上的竞赛在普及校园篮球的同时,也促进了校园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篮球文化。“常赛”最基本的条件是在已经学会相关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扎实“勤练”而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技能。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教会”“勤练”“常赛”是全面落实这项基础性工程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围绕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高、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提升、锻炼方法的多样与灵动、练习手段的丰富与趣味、竞赛活动的广泛与普及全面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塑造品格,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基本要求,促进体教融合,达到以体育人的教育观。

——金刚(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教研室,215000);王芳(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100089)整理

猜你喜欢
全员教会研讨
全员核酸
奥本大学:一个教会你热爱生活的地方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画与理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