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实施策略

2021-08-09 06:27杜玉婷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程实施核心素养

杜玉婷

摘  要:生涯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教育,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生涯教育课程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具有渗透作用。同时,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和推动下,生涯教育的落实有了更明确的导向性和驱动力。研究采用文献法和教学研究法,基于生涯发展理论,通过参考国内外生涯教育课程的发展和实施,探索我国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实施途径,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可行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实施

一、研究的提出

1.“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驱动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1“核心素养”体系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21世纪以来,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在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国在2015年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核心素养体系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生涯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教育,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生涯教育课程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具有渗透作用。同时,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和推动下,生涯教育的落实有了更明确的导向性和驱动力。

2.生涯教育的国际形势要求

20世纪90年代之后,生涯教育课程的发展进入了规范期,一些国家在相关文件里明确生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如表1所示),皆为各自国家的生涯教育提出更具体的要求,提供更明确的指南。

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十年来,生涯教育可谓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探索,其中,以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快、落实得更到位,如上海、浙江、北京、山东、河南、广东等省市均出台了相关文件指导生涯教育工作。

2018年出台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及分学段实施重点。文件提道:“普通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侧重于生涯规划。主要通过生涯教育课程与活动实施,深化学生的自我认识,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指导,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研究性学习等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体现出以生涯教育课程为首要手段,通过多种路径实施生涯教育的策略。

3.高中生生涯辅导工作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个体明确个人发展的关键期,除了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外,高中生更需要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目标规划能力,为生涯做好初期准备。在国外,生涯规划并非一个新课题,发达国家(如美国)已明确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而国内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上海市川沙中学自2015年开始全面探索高中学生生涯辅导,本研究结合学校生涯规划项目,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探索如何实施高中生涯教育课程。

二、高中生涯教育专题课程的设计

1.以生涯发展阶段论为基础,结合高中生涯教育现状设立课程目标

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高中生正处在生涯的探索期(15-24岁),这个阶段是职业认同阶段,属于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具体而言,高中生处于该阶段的第一、第二时期:试探期(15-17岁)和过渡期(18-21岁)。高中生要学会综合职业兴趣、能力、价值观、就业环境,具体化职业偏好,开始择业尝试。事实上,以国内生涯教育理念的水平及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来看,我国高中生生涯发展阶段稍滞后,因此,高中阶段应包含成长期(0-14岁)后期的发展任务(即个体通过学校学习、社会活动来认识自我,理解世界以及工作的意义),完成从成长期后期向探索期的过渡。

关于学生生涯教育的实施,《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有较明确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高中生涯教育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的1,强调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知识和技能本身。

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虑,学校高中生涯教育专题课程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树立升学目标;增强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发展决策能力,完成升学择业准备。

各年级的目标如下:

高一(输入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结合各项主题课程活动强化自我认识,初步确定职业方向。

高二(实践期):指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自我和专业的认识,积极储备关于报考学校和专业的信息。

高三(验证期):多途径普及高招、自招、综招知识,指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佳升学路径。

2.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分专题设计课程内容

学校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生涯发展规律,通过教学实践,将生涯专题课程内容分成三大专题:

自我探索专题:从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自我探索;从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着手,进行环境探索。

生涯准备专题:培养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认识职业世界,探索未来职业;走近大学,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收集升学资讯,学习利用各类生涯资源,为升学和未来职业做准备。

生涯抉择专题:澄清职业价值观;学习生涯决策方法;探索升学机会,确立升学志愿。

三大专题渐进式推进,呈现一定的递进式发展,某一个专题的学习并不意味着上一个专题的结束,而是不断整合的过程。

3.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和方法,完成系统兼具亲和力的课程设计

生涯教育专题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合,并通过班会课、选修课和其他实践活动拓展和补充。综合运用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MBTI人格类型论等多种生涯、心理相关理论,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生涯发展需求,渐进式地推进(见表2)。

生涯教育专题课程的设计将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成长同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涯探索中对自我、他人和环境同步探索。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丰富,注重学生的互动和体验,课程素材和案例真实并不断更新。总而言之,学生要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及学习工具、方法。

生涯教育专题课程的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课上即时反馈、课后调查问卷以及作业完成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工具、教学形式,调整进度和教学重难点。其中,重点获取学生对于课程的需求、喜爱度、功能性的反馈,最终形成一套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和大纲,并随时调整。

三、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川沙中学的生涯教育课程实施通过多个部门不同条线共同完成(见图1)。首先,从课程分类来看,分为生涯专题课程和融合式课程,专题课程主要由心理专职教师及校外生涯规划导师开设,融合式课程渗透于部分必修课及各类选修课中。其次,从课程形式来看,包括线下及线上的方式,如线上生涯测评、专业课、模拟选科等,线下生涯课、研究拓展课、社团课等。最后,生涯教育课程的实施者除了心理教师及生涯规划导师这样的专业教师外,班主任、部分学科教师、家长都可能成为学生生涯教育的“兼职”导师,为学生提供全面而广泛的指导。

1.生涯专题课程和融合式课程并进,挖掘学生专业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生涯教育专题课程是以生涯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涯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方法,将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成长同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专题课程。学生从认识自我开始探索高中生涯,系统、深入地了解什么是生涯规划、如何进行生涯规划,逐步发展自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融合式课程是指课程内容及目标中能体现生涯教育理念的非专题课程,它是生涯专题课程的补充。融合式课程依托各类选修课,帮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有意识发展某些兴趣和能力,充分地发展自我、挖掘潜能。比如,在拓展课上,学生有机会深入学习或了解感兴趣的学科或专业,还可以提前储备目标专业所需要的学术素养和能力。而在社团课上,学生可以发挥出自身的特长,组织、参与社团活动课,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2.从线下到线上,丰富学生生涯探索途径

(1)线上生涯测评匹配理想职业

以往学校的生涯测评,只关注学生兴趣或性格与职业之间的匹配,上海市川沙中学对学生的生涯测评包含了三个量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MBTI职业性格测评和多元智能测评。线上生涯规划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智能特点进行匹配和解读,并把职业与高校专业联结,让学生能通过测评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由此筛选出可能的专业选择。同时,学生可通过线上平台自学专业概览课和高校相关资讯,充分利用平台资源,随时随地进行课堂内外的生涯探索。

(2)线下体验式生涯探索课程,直观了解职业特点

职业体验让每一个学生经历“积极尝试—亲身体验—观察反省—总结领会”系统性的整合过程。学校利用寒暑假利用周边的职业资源,开设职业体验课,学生进行3天的职业初体验,并完成相应任务。开学后,学生将围绕自己的体验经历和感受,开展相关的职业体验活动交流、展示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增加与职业和社会接触的机会,为将来的职业判断和选择打下基础。实践证明,这种体验式生涯发展指导是帮助学生达到知行统一的有效途径。

3.人人皆可成为生涯导师,全方位协助学生生涯规划

(1)班主任引领,开展系列主题班会

班主任可以借助主题班会进行探索,及时了解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生涯辅导的效益。学校就生涯教育主题对班主任进行先期培训,同时确定学校生涯辅导主题班会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识别问题、了解自己、确认需求;第二阶段:分析选项,萌发梦想;第三阶段:将可能变成可行;第四阶段:评估能力和社会需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巩固预设目标;第五阶段:落实执行,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这几个阶段的活动与生涯专题心理健康课、线上测评相配合,能够较为全面地使学生认识自我。

(2)学科教师指导,深度挖掘专业发展

学科教师通过导师制、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社团课对有专业兴趣和潜力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指导,满足学生深度学习的诉求,解答学生对该领域相关问题的疑惑,协助其开展研究,如课题研究、专项技能进阶等,为学生探索相关专业及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3)家长优质陪伴,丰富生涯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邀请有条件的家长进生涯教育课堂,了解孩子的职业与生涯,协助指导孩子的人生发展规划,激励他们确定目标,指导他们如何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例如,在中,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时间安排、职场资源、社会关系等因素,参加“生涯教育后援團之家长职业”活动;可以出席班主任安排的生涯主题班会,与孩子们面对面谈论不同的生涯主题;可以录制短视频,通过线上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职业发展经历和体会,等等。

猜你喜欢
课程实施核心素养
《牛津高中英语》课程实施中的异变研究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