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铜带钩鉴赏

2021-08-09 11:00庞佳魏婷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兽面蛇头战国

庞佳 魏婷婷

摘 要:带钩最早见于华夏族的服饰中,战国至秦汉时期广为流行。馆藏青铜带钩涵盖了战国到两汉重要时期,文章对其年代、类型、装饰工艺及时代特征进行梳理,对巴蜀地区出土的铜带钩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铜带钩;鉴赏

带钩,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多为男性使用。铜质带钩,目前出土数量最多。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铜带钩始见于春秋中期,出土于周都洛阳。①这一时期开始,带钩使用日益普及,战国至两汉更是盛行,成为不离身的小家当,直至魏晋时期开始衰落。“魏晋时期,带钩使用急剧衰落,出土明显减少,南北朝以后较具(带扣)盛行,带钩逐渐消失。”②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铜带钩以战国至两汉时期居多,主要来源于三峡库区考古发掘、调拨、社会捐赠。本文选取部分铜带钩做简要介绍。

1 各个时期的带钩

1.1 战国时期

1.1.1 金银错犀牛铜带钩

四川省昭化宝轮院出土。兽头钩首,钩体作一犀牛形,牛鼻端有一弯曲长角,头顶有一短角,体肥,长尾下垂,耳上翘,通体以金银镶嵌云纹,钩纽靠近钩尾部,犀牛的体态生动逼真,制作精练,反映出战国时期巴蜀青铜器独具的风格和精湛技艺。通长23.5厘米,通宽9.4厘米。

1.1.2 鸭首耜形铜带钩

重庆市万州大坪墓地2003出土。鸭头钩首,细钩颈,钩体呈耜形饰卷云纹,圆纽位于钩尾。长5厘米。

1.1.3 双龙纹耜形铜带钩

重庆市云阳李家坝1999M24∶5出土。蛇头钩首,钩体呈耜形,钩尾饰有两条爬行状龙形纹,圆纽位于钩体尾部。长7.2厘米,宽3.3厘米。

1.1.4 蛇形铜带钩

重庆市涪陵小田溪出土。蛇头钩首,细钩颈,钩体为盘曲螭身,呈“S”形,螭首位于螭身1/2处,圆纽位于钩体中部。通长13厘米。

1.1.5 嵌玉铜带钩

重庆市涪陵小田溪出土。蛇头钩首,钩身呈弓式,另一端亦呈蛇首状且弯曲成钩,钩身镶有三颗卵形白玉,白玉之间镶嵌绿松石作连接点缀,圆形纽位于钩体中部。通长20厘米。

1.1.6 嵌金银带钩

重庆市巴县冬笋坝50M出土。兽头钩首,颈短,钩体有巴蜀符号并以金银丝镶嵌,钩尾呈反匙形,纽位于钩尾端。通长12厘米。

1.2 汉代

1.2.1 兽面形铜带钩

四川省德阳市黄浒镇狗洞蒋家坪汉墓尸骨械腹出土。鸭头钩首,细钩颈,钩体微拱似兽面,钩尾两侧作大耳兽状,圆形纽位于钩体中部。长3.8厘米,宽2.8厘米。

1.2.2 兽面曲棒形铜带钩

重庆市巴县冬笋坝出土。兽头钩首,钩体呈S形,纹饰模糊不清,圆纽位于钩体中部。长15.2厘米。

1.2.3 蛇首曲棒形铜带钩

四川省成都市羊子山墓葬出土。蛇头钩首,钩体素面无纹,圆纽位于钩体中部。通长10.9厘米。

1.2.4 蛇首琵琶形铜带钩

四川省汶川威州营屋顶崖墓出土。蛇头钩首,钩体呈琵琶形,饰有三道弦纹,背面平素,圆形纽座位于整个钩体2/3处。长8.3厘米。

1.2.5 蛇首琵琶形铜带钩

四川省成都市羊子山墓葬M22出土。蛇头钩首,钩体素面,呈“S”形,圆纽位于钩尾。长7.4厘米。

1.2.6 嵌银龙首铜带钩

重庆市巫山神女路出土。钩身用银丝满嵌出变形云纹,钩纽饰有精美纹饰。长11.6厘米。

1.2.7 龙首双鱼形铜带钩

四川省成都市站车乡照壁房二号墓浮土中出土。龙头钩首,细钩颈,钩体呈双鱼形,口张相对,目大有神,身体鳞片清晰可见,栩栩如生,圆纽位于钩尾。通长6.7厘米。

1.2.8 镶玉铜带钩

西汉,重庆市巫山高塘观2000M6∶2出土。蛇首钩头,钩体呈琵琶形,钩身中部镶一椭圆形白玉,圆纽位于钩体中部。通长8.5厘米。

1.2.9 蛇首兽面纹异形铜带钩

西汉,重庆市巫山水泥厂2000M3∶5出土。蛇头钩首,钩体细长,钩尾呈祥云状饰兽面纹,无纽。通长12.6厘米。

1.2.10 蛇首曲棒形铜带钩

东汉,重庆市渝中区1号桥铸造厂东汉岩墓。蛇头钩首,钩体呈曲棒形,钩体弧度不大,素体无纹,圆纽位于钩体中部。通长11厘米。

1.2.11 错银龙首铜带钩

东汉,重庆市万州2002CWW王家沱M5∶12出土。钩头为龙首,细颈,钩体呈曲棒形,钩面整体错银,饰卷云纹和回纹,圆纽位于钩体中部。通长17厘米。

1.2.12 虎形銅带钩

东汉,重庆市涪陵北拱出土。腰带扣饰,造型为镂雕虎形,虎耳向后,张嘴露齿,牙呈锯齿状,羽翼上扬,尾部上卷为钩首,背面有一扁平圆形纽。通长15厘米,通宽5厘米。

2 带钩类型

从形制特征看,巴族地区的铜带钩可分为琵琶形、蛇(龙)首形、兽首形、犀牛形、虎形、曲棒形等。依据王仁湘先生的分类定式,以上所列举的带钩可分为以下六类不同形制。①

2.1 兽面形

兽面形带钩形制从春秋晚期至东汉都有发现。其最大特点是大耳兽面,春秋战国时期兽面以写实为特征,饰有眼目。发展到秦汉时期,大耳兽面成图案化,眼目也省掉了,如兽面形铜带钩(图1)

2.2 耜形

最早见于春秋中期燕墓,战国早、中期也有少量发现,主要流行于战国晚期,汉代几乎未再见到。钩体呈耜形,目前所见此类带钩大多饰有纹饰,圆纽位于钩尾,如双龙纹耜形铜带钩(图2)

2.3 曲棒形

战国早期出现,一直延续到西晋,以上所列馆藏曲棒形带钩共6件,按钩体弧度不同可略分为两种:第一种,钩体曲为弓形,圆纽位于整个带钩钩体中部,如错银龙首铜带钩、嵌玉铜带钩(图3);第二种,钩体弧度不大,圆钮位于整个带钩钩体中部或略偏向钩首处,如蛇首曲棒形铜带钩。

2.4 琵琶形

流行至东汉晚期,带钩本身有大小宽窄之分,早期钩纽靠近钩尾,晚期钩纽离钩尾较远,靠近钩体中部。按照上述特征,本馆收藏的琵琶形带钩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宽体粗颈,钩纽近尾端,如嵌金银带钩;第二种,窄体长颈,纽靠近中部,如蛇首琵琶形铜带钩;第三种,钩体短小,纽靠近中部,如镶玉铜带钩(图4)。

2.5 全兽形

流行于战国晚期,到西晋还有个别发现。本馆收藏的全兽形带钩共计4件,分别有蛇形铜带钩、金银错犀牛铜带钩(图5)、龙首双鱼形铜带钩、虎形铜带钩。

2.6 异形

蛇头钩首,钩体细长,钩尾呈祥云状饰兽面纹,如蛇首兽面纹异形铜带钩(图6)。

3 装饰工艺及时代特征

战国中晚期,带钩的出土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发展到鼎盛时期,鎏金、镶嵌等传统装饰手法特别盛行,出土了一些具有地域色彩和工艺制作精良考究的带钩。如重庆市巴县冬笋坝出土的嵌金银琵琶形带钩,钩体铸有巴蜀铜器上常见的符号,说明巴蜀带钩并非全由外地输入也有本地制作。四川省昭化宝轮院战国巴人船棺葬出土的金银错犀牛铜带钩,犀牛的体态生动逼真,制作精致。

汉代,随着生产力迅猛发展,奢靡生活日盛,带钩大量出现,馆藏主要来源于长江流域巫山地区。此期带钩在纹饰装饰和造型方面较战国更为丰富多彩,不过工艺制作不如前期。春秋战国时期带钩装饰讲究对称、工整、严谨。纹饰常见鸟纹、龙纹、凤纹、兽纹等。例如:双龙纹带钩,钩面饰有两条对称爬行状龙形纹;嵌玉铜带钩,钩身镶有三颗等距的卵形白玉,白玉之间镶嵌对称数量的绿松石作连接点缀。汉代带钩装饰以写实为基础,造型不拘一格,体现强盛繁荣的时代气息。纹饰多为奔走状虎、飞虎、腾龙、动物形等。例如:龙首双鱼形铜带钩,钩体呈双鱼形,口张相对,身体鳞片清晰可见;虎形铜带钩,镂雕虎形,呈奔走状。

西汉,带钩镶嵌、鎏金工艺发达,制作灵活多样。例如:镶玉铜带钩,钩身中部镶一椭圆形白玉,另有钩首、钩尾处应有其他宝石镶嵌,脱落;嵌银龙首铜带钩,钩身用银丝满嵌出变形云纹,钩纽饰有精美纹饰。

东汉,带钩镶嵌工艺仍有延续,但带钩整体工艺制作较差,不如前代。此期带钩钩纽几乎位于中部或接近中部,钩体以素面为主或饰简单纹饰。

带钩既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随身用具,也是古人相互炫耀、显示身份的重要装饰品,随着社会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艺术观赏性也得以充分体现,是集实用性、装饰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物品。《庄子·胠箧》:“窃国者侯,窃钩者诛。”《淮南子·说林訓》:“满堂之坐,视钩而异。”可见带钩的使用及影响渗透到了我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等许多方面,对带钩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兽面蛇头战国
敦煌莫高窟北朝兽面图像浅议
“国之重器” 商周时期的青铜兽面纹鼎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过山风(微篇小说)
蛇头与蛇尾
青铜兽面纹鼎:商周时期的“国之重器”
穿越撒哈拉的“蛇头”(下)
穿越撒哈拉的“蛇头”(上)
孟母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