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中的家国情怀

2021-08-10 12:54涂廷飞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家国情怀

涂廷飞

[摘   要]家国情怀体现出了个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彰显出了个人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初中美术课要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优势,在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家国情怀;美术教材;本土文化;美术作业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1-0015-03

中华民族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秉持家国情怀,恪守兴国之责,舍小家为大家,让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家国情怀体现出了个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彰显出了个人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初中美术课中要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优势,在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一、美术教材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

作为新时代的“四有”教师,要以学科教学为实践平台,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感知国家的伟大,进而充满对国家的崇敬和热爱。

初中美术教材中的中国美术作品欣赏这一内容,题材包括了山水、花鸟、人物等,时代从古至今,脉络清晰,选图经典。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要让学生懂得中国各个朝代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征,还有其对后世的影响,帮助学生了解祖国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为了响应党中央“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现行初中美术教材中增加了中国经典作品的比重。以苏少版教材为例,每单元第五课的《综合·探究》栏目以特有的拉页形式呈现,形式新颖、图片清晰、内容丰富。如《耕牛·战马》《侍女·簪花》《盛世·汴梁》等,名称简洁又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联。又如探究中国画作品的课题,在引导学生认识作品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识。中国画在历经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与西方绘画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特点,创造出了一整套特征鲜明、风格强烈的语言符号。这样具有民族特色及丰富内涵的书画体系,在世界文化中独具一格。学生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在美术教材中出现的中国工艺美术作品,有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丝绸织绣等。这些工艺美术作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蕴涵着丰富的爱国思想和情感,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美术教材中的作品往往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美术教师应通过引领学生欣赏与分析美术作品图片,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和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美术作品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如从油画作品《开国大典》、雕塑作品《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国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等的内容或者名称上就能了解到其歌颂的主题。对于众多的中国画作品,许多学生在欣赏时只能浅显地看到画面内容而不知道其要表达的含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高度的人文思想是中国画的追求。因此,要带领学生欣赏中国画,美术教师不仅要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还要具有丰富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较高的审美素养。例如,一些画家笔下的梅、兰、竹、菊,无论是从形象,还是从品格,都令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称赞不已。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图》,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画中自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该作品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从而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清代画家郑板桥为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擅长书画、诗词,绘画作品常见兰花、竹子,多表达对国计民生、人伦道德的关心。其代表作品《兰竹图》,兰叶、竹叶偃仰多姿,互为穿插呼應,气韵俨然。那劲俏的兰叶和竹叶,能让人感觉到“曾经霜雪十分寒”的意境。作者将作品中的物象人格化,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除了带有固定文化象征意义的花鸟画题材,中国山水画在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审美标准和创作规律。中国山水画不像西方的风景画,它不是通过眼前所见来写实景物。古人画山水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映射出东方式理想化的艺术境象。历代中国画家通过艺术实践及艺术理论阐述,建立起富有文化内涵的笔墨形态,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本土文化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在治国理政中的价值意蕴,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优势,为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本土文化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其包含民俗风情、故事传说、古建遗存、名人传记、传统技艺等诸多方面。本土文化既有地理位置的自然属性,也有传统文化的人文属性,这种特有的地域文化影响支配着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本土文化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沃土。美术教师要科学地认识本土文化的基本内涵,准确地把握本土文化的精神实质,将本土文化引进美术课堂,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随着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将身边的本土文化带入课堂,开设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艺术课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引导青少年学生体验、了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继承。

笔者学校所在地——江苏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传说曾长有古槐,镇内有河通泗水,名槐泗河,据此而得名。“生而不屈,顽强坚决”的槐树是槐泗人割不断的脐带,槐树给槐泗人带来永久的文化自信。在古代封建社会里,槐树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槐是“官位的别称”,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许多文学作品以其作为意象并被流传至今,形成“槐文学”。槐,是“文学的意象”;槐,更是古今艺术家喜爱的题材。在众多艺术作品中,槐,常与松柏柳银杏等树木作为背景出现,以喻高尚品质。如出土于南京西善桥南朝大墓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等等。

如在教学苏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用心灵接触自然》一课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槐文化”,吟诵赞美槐树的诗句,还向学生介绍道:国槐自先秦以来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并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得以传承和延续。随后,带领学生考察校内槐树,了解槐树的特点,观察槐树的造型。一片槐树叶,一串槐花,就可以打开学生通往文化与自然的大门,让他们单一的思维变得多元化。国槐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槐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在文化车轮滚滚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珍爱“槐文化”,传承“槐精神”。

扬州在25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的几度繁荣,形成了厚重璀璨的扬州文化,其文学创作、艺术建树、学术研究、文物积累、工艺制作等,是扬州人的自豪,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扬州地域色彩鲜明的地方艺术是我们美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是可以挖掘运用于美术教学的宝贵资源。因此,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掘当地文化资源,并将其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

三、美术作业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

“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家国情怀,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厚的精神底色,也是中国当代美术最应承扬的精神品质。家国情怀应当体现在学生的美术作品中。

有的年轻艺术家是在搞创新,但有的是在乱弹琴。他们把西方的东西当作楷模,把艺术创作中该具备的公民道德、社会准则完全丢掉,尤其是在艺术美学、文化美学等方面缺乏自觉,从而导致一部分“假丑恶”的美术作品在社会上流行,也在市场上通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捷,青少年常常双眼迷离、美丑难辨。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教师更要引导他们通过动手描绘或制作的方式,加深他们对“真善美”的认识,让他们从中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培育文化自信 。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新时代的美术教师,要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将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与学生作业结合起来,将家国情怀的培养延伸到学生的作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吃粽子不再是人们过端午最感兴趣的事。将端午节中的挂菖蒲、插艾草、做香囊等手工制作活动引入美术课堂,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和其他传统节日创造出了众多的美好习俗,这是值得我们继承的文化财富。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与疫情作斗争,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胜利,创造了人类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战争中,诞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为抗击疫情,打赢疫情战,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形成了强大的抗疫合力。在学生因疫情居家时,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家长群发布书画比赛通知,让学生将疫情中的感人事迹以书画形式记录下来。学生的参赛作品中,有参加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有特巡警,有工人……命运与共,才能让全国人民的心贴得更近;众志成城,才能让全国人民的手握得更紧;同舟共济,才能全国上下携手战“疫”,夺取抗击疫情阻击战的最终胜利。通过画笔讴歌战“疫”英雄的活动,既加强了学生对抗击疫情的认知,又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爱家爱国的高尚情操。

新时代呼唤青少年要有新作为、新担当。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国情怀的表现形式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变化,但我们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却未曾改变。家国情怀让美术课堂生发了别样的风采。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青田本土文化和中学篆刻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活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