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精神”:初中历史“浸润式”党史课堂的构建

2021-08-14 20:25赵晨晨
关键词:中国精神课堂教育党史教育

赵晨晨

摘    要:情与境是党史学习不可或缺的立意维度和空间维度,二者相辅相成。“浸润式”课堂则是指教师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目标,搭建情与境深度融合、便于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的学习场景。在“浸润式”党史课堂中,教师可依托情感维度创设层层深入的情境,依托空间维度创设沉浸、交互的情境,使两种情境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并以解读“中国精神”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总目标,推动多元化、融通式的情、境融合,搭建场景多样化、课堂生成化的平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浸润式”课堂;党史教育;课堂教育

一、“浸润式”党史课堂的意蕴解读

浸润,即逐渐渗入、沉浸。“浸润式”课堂是指教师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目标,搭建情与境深度融合、便于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的学习场景。

其中,情与境是党史学习不可或缺的立意维度和空间维度,二者相辅相成。境,即知识与场景的交互平台与活动空间,是场景素材库与学生实践的应用场,是达成情感和素养目标的关键路径。情,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基础上凸显立意,如党史中渗透的“中国精神”,是境的素养生成产物。

“浸润式”课堂模式是教学成果达到“润物细无声”这一潜移默化效果的重要环节。它可有效助力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培养感知力、觉察力,并合理正向迁移已知信息,而不是简单地将党史事件条目化呈现。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核心素养逐步落地,学生从初遇“浸润式”党史课堂时的兴奋,转为在党史学习中,自觉地将中国精神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演化为积极的、正能量的家国志趣。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情、境两大维度对初中历史“浸润式”课堂展开再研究。

二、“浸润式”党史课堂的实践路径

(一)体验·入情:弘扬民族精神

1.一“境”动情:感官触动,情绪初显

第一重境界是党性体验。教师利用适切性高的视频、音频,给学生带来视觉震撼与听觉享受,引发其感官触动,为进入课堂作情绪渲染,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课堂结尾,也可借助多媒体资源,带领学生再度体验情境,升华情感。

基于对中国共产党人为家国安危努力拼搏的史实的了解,让学生将情感聚焦于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成为课堂导入的关键。

【案例一】

为铺垫课堂情感基调,课前笔者播放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回归》片段,该段影片讲述的是香港回归前中国与英国关于升旗时间节点的博弈。中国坚持“0分0秒升起中国国旗,这是我们的底线”。如此,借助视频场景,就能成功激发学生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情感。在视频结尾,当《东方之珠》响起时,学生在悠扬的音调和朴实真挚的歌词“请别忘记永远不变黄色的脸……”中,回顾、追忆歌曲的历史背景,唤起了对个人及祖辈生活经历的追忆。在对当时场景的联想与回忆中,学生的情感被带动并产生共鸣,进而深刻感悟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学生甚至随之自觉合唱,这更加彰显了情感的自由勃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

2.移情于“境”:斗转星移,情感驱动

在情理交织的情境中,教师可借场景中的人物之口,将情感抒发路径熔铸于场景之中,并通过让学生直观感受场景中人物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来达到素养培育的目标。党课设计时,笔者将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为核心”内涵投射到钟南山和钱学森身上,绘制“大国爱豆”科学家偶像形象,以他们的三组相似经历组成一连串场景(见图1),以国之名,致敬英雄,共述国家利益。

图1   大国科学家行止历程图

【案例二】

笔者以人物的历程图为主场景,设计三个环节:“[出国]学习知识,坚定信念—[归来]学成必归,报效祖国—[出征]临危逆行,挺身而出。”让学生从两位英雄的“出—归—出”这三个共同动作来思考他们人生选择的共性是什么。此外,针对钱学森先生的话“学成必归”,笔者再拓展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必须归”的理由,以此引发他们对国家利益的思考。

(二)演绎·动情:打造时代精神

1.身临其“境”:现场还原,角色嵌入

中国精神中的时代精神内涵包括创新与变革。与创新相关的素材可取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是耳闻目睹的家国大事。笔者采取身临其“境”的形式,以抗“疫”为党史故事背景,带动党史课堂的现场感和灵动感。

【案例三】

在合作探究环节,笔者布置任务“找一个与浙江战‘疫有关的能体现创新性的社会事件”,并呈现图片“医疗救治”“生产物流”“政策管控”“教育教学”(见图2)。

场景设置张弛有度,话题范围广,引导学生多角度阐述。对于医疗、物流、政策、教育,学生都有一定的感受,即有话可说,这就让学生能选定方向前行探索。此外,任务以绘画的形式呈现,直观形象,对学生的要求是“抓住最核心、关键的一个场景来描绘”,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天马行空、信马由缰。

其设计意图是由单场景变为多场景,创造个体间交流的机会,多方位展示不同形态的故事场。通过小组的角色扮演,学生经历别人的故事,摆脱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

以“生產物流”领域为例,笔者呈现为生活提供便捷的机器人、线上订单等图片信息(图略),在给予学生灵感的同时,也不限制他们思维发散的灵活程度与表述的空间维度。

在聆听他人发言及自己发言的过程中,学生以分享者和被分享者的身份存在,表述在当时场景下的行为和思考成果,形成亲社会的自愿行为。学习成果见表1。

除此之外,另有小组呈现5G热成像测温仪、送餐机器人“小花生”、钉钉等,多元“神器”体现了学生所感受到的战“疫”的安全、高效、精准。

2.移步换“境”:情知相融,共情说理

通过场景中连贯问题的驱动,让学生对场景或场景中认知对象的情感观点与解释产生共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代精神下“灾难、机遇和挑战并存”这一组变革关系,笔者以序列化问题来一步步推进课堂场景,移步换“境”。

【案例四】

第一步:“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与灾难做斗争的历史。每一次我们是怎么渡过难关的?”

[展示图片(图略)及内容:1986年乌克兰核泄漏——人类用电影《切尔诺贝利》警醒世人;1945年二战结束——“战争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观念成为人类的共识;2003年“非典”——人们养成了勤洗手的卫生习惯;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疫情过后重建卫生系统。]

笔者带领学生梳理历史上的灾难和人们的应对措施,铺陈和补充信息,帮助他们形成感性认知。

第二步:“大家能归纳一下,我们人类逆转这些危机局面共同的办法是什么?”

笔者让学生畅所欲言,综合分析后归纳出共性,即关键词“变革”是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然后再对比全球创新思维示意图、新冠病毒蔓延图(图略),帮助学生产生共鸣。

第三步:得出结论“危机催生变革,变革成就机遇”。

以浙江疫情图和浙江政区图为对比,笔者用一句话陈述掌握危机、变革、机遇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实践·生情:践行中国精神

1.意在情“境”:德润人心,寄情高远

实践是教学场景的延续和完善,在第二课堂的真实情境中,学生的实践以社会实践、小队活动等团队形式呈现。在实践中,他们再次深化已经凝聚的情感,并将责任意识转化为负责任的行动。

【案例五】

在疫情中体现出来的是中国精神中的“中国担当”,笔者将其内涵设计进“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活动,让学生了解疫情中不同岗位上敬业的人们。

笔者布置学生设计战“疫”防护服的任务,要求在防护服上为中国战“疫”加油,并将自己的名字融入图畫,宣扬爱国情感,凸显正能量。

学生用彩笔绘制心中的所思所想(图略),设计的语言与图画真情流露:

“疫情在前、携手共渡”、学生将自己的名字书写在防护服上——彰显“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一瓶消毒剂和盾牌”——说明学生已懂得战“疫”要做好个人防护;

“致敬最美逆行人”——表达对国家战“疫”英雄的崇敬之情;

“大公鸡”的形状寓意中国地图,“中国加油”等——体现对祖国满满的爱意;

“一双紧握的手和奥运五环”——寓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学生除了身着防护服体会医务工作者的艰辛外,还扮演“顺丰”小哥、“饿了么”外卖员、军人、建筑工人等,教师身着护士服,与学生共情。

这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之情与所观之境契合无间。学生亲身体验疫情工作者的艰辛,萌生更为细腻、真实的对祖国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祖国战“疫”行动的无限自豪之情。

2.行而有“境”:以行育人,砺行致远

情与境的相互融合应当最终落在实处、落在生活、落在行动中的场景,而不可“纸上谈兵”。学生通过内化场景知识,升华情感,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参与活动,达到“境—情—行”的良性循环。

记录实践反思是核心素养落地不可或缺的一步。教师和学生可将实践后的所思所想付诸纸笔,内化为建设美好祖国而不懈奋斗的力量。如学生通过书法讴歌“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神,教师在微信朋友圈上回顾和学生共同实践的心得等。

总而言之,“浸润式”党史课堂,是情与境素材的优化和集成。期待“浸润式”课堂在不断积累、筛选中形成更为系统的资源数据网。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课堂教育党史教育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生活教育无处不在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高校党史教育的必要性及做法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的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
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浅析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