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气节观探析

2021-08-16 15:12文敏
华夏文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气节孟子道德

文敏

新时代,我们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气节精神不可或缺。尤其是对个体道德的塑造、国家民族精神气质的养成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气节概念的形成

“气节”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中所独有的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通常是指个人在思想道德和精神生活方面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志气和节操。先秦时期,“气”与“节”是作为两个词使用的。“气”,据《说文解字·气部》记载:“气,云也。象形。”这里,“气”是古代对天上云气的表达。古人认为,“气”不仅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而且还影响着人间许多事物。《左传》中就“以六气解释自然、社会、人生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中寻求彼此之间的联系,避免失序。”(张立文:《中华伦理范畴与中华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载《齐鲁学刊》2008年第2期)《国语·周语上》云:“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后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人的主观状态,一指人的精神状态,如《管子》中所提的“精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庄子·庚桑楚》:“欲静则平气。”二是把“气”与人的情感、行为举止相联系,“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这里,虽然“气”与人的主观状态相关联,但从本质上讲更多地指的是与人相关的生理血气,并不具有伦理价值的意蕴。直到孟子“浩然之气”的提出,把“气”与“道”“义”相配合,才使“气”真正具有了伦理学的内涵。

“節”,古代指竹节。《说文解字·节部》云:“节,竹约也。”段玉裁注释说:“约,缠束也,竹如缠束之状。”后用“节”指植物之节,《周易·序卦》中就指出:“其木木也,为坚多节”。古人常用竹子的“节”表示人的高尚道德状态,实际上是为了形容人具有竹节一样的品格。到了《左传》中,“节”的用法逐渐成熟,可以用来指礼节、节制,也可用来指法度、节度。进而由礼节引申出“操守、节操”,表示对日常生活规定礼节、道义的遵守,具备了伦理意蕴。

最早把“气”和“节”联系在一起的,是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汲郑列传》中描述汲黯“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在司马迁心中,耿直、不畏权贵就是有气节。自司马迁之后,历代典籍以及社会生活中,“气节”一词,越来越被广泛地使用。如班固的《汉书·原涉传》中说原涉有气节,“郡国诸豪及长安、五陵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中提到王莽从兄平阿侯仁之子的王磐“尚气节”,“磐拥富资居故国,为人尚气节而爱士好施,有名江淮间。”《后汉书·耿夔传》中也有对耿夔“少有气节”的好评。

虽然气节概念在汉代才正式形成,然而诸子百家中的道、墨、法三家思想中就有“气节”的内容。如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七十四章》);墨子说:“使者操节”(《墨子·号令》);韩非子说:“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韩非子·五蠹》)。把气节看作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精神气质,最为突出的是孟子。他的“浩然之气”的提出,把儒家的气节观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古代的道德精神,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气节观的核心。

二、孟子的“浩然之气”

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节概念,但其思想中已有气节的意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是孔子对“气节”的表达。孟子的气节观是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把“气”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开展出“气”的道德性意义,赋予“气”德性内涵,提出了“浩然之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答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可见,相比于《管子》“精气”说中把“气”看作一种物质力量而言,孟子认为这里的“浩然之气”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是一种道德精神,具有价值取向、伦理规范内容。

首先,“至大至刚”是“浩然之气”的本性特征。“大”,博也、宽广、没有边际;“刚”,坚固、牢固。“至大”是说它作为精神力量,数量众多。“至刚”则指它的品性刚毅不屈。在孟子的心目中,这种“浩然之气”可以使人顶天立地、无所惧怕,最高精神是献身精神,尤其是当面对民族和国家的需要,个人能够不顾自身安危,以身殉道、舍生取义。

第二,“浩然之气”之所以是一种至大至刚的正气,是“集义所生”“配道与义”。这是孟子“气”的独创性体现,即赋予“气”之道德内涵。也就是说“浩然之气”要由内心行仁、集义而生,而非“义袭而取之”。“气”由“志”所产生,发动并引导“气”即“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在这里,孟子突出“志”内涵中“义”的重要性,强调“义内”。它是产生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一种意志驱动,给气节以支撑。没有配“义”与“道”的“气”,只是一种血气,一时表现勇敢,貌似刚强,如北宫黝之勇。孟子认为这种生理的自然血气应该接受道德理性的指引,才能成为“浩然之气”,只有“由志、道或义统率的气在他看来才称得上浩然正气和天地正气。”这样的道德品质与精神气质,会推动人的实践行动,个人拥有会自尊无畏,民族拥有会自强不息。

第三,“浩然之气”并非天生固有,应该“直养”,“无是,馁也。”它作为一种道德精神力量,需经过一定的实践过程才能实现,即通过平日修养积累而形成。也就是说应持续以道、义培养“浩然之气”,不能中断、循序渐进、尊重规律。“凡事有义,有不义,便于义行之。今日行一义,明日行一义,积累既久,行之事事合义,然后浩然之气自然而生。”(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263页)它不是主体从外的获取,而是主体的内求,所有的标准都在我心当中。气节通过主体的自愿选择而显现,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反求诸己”“万物皆备于我”,完全与外界无关。可见,培养“浩然之气”是出自主体的自愿行为,不能有功利目的。也就是孟子强调的“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正是由于能够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才能内发于心,外化为行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主体才能够抵制诱惑,承受考验,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孟子·滕文公上》)。

第四,这种“浩然之气”还体现在行为处事中把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当孟子的弟子陈臻问孟子,为什么对宋君、薛君、齐王等君王的援助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孟子的主张是:之所以收了宋君的七十金和薛君的五十金,是因为“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孟子·公孙丑下》)而不收齐王送的一百金,是因为“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孟子·公孙丑下》)在孟子看来,如果符合正道,不但这数十金可以接受,就是更多的财富也可以接受。所以孟子對彭更说:“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孟子·滕文公下》)可见,孟子对金钱之利的辞受是取予原则,“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孟子·离娄下》)。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的坚守气节主要是应坚持正道原则,只认死理儿、不知变通不叫气节。

孟子的“浩然之气”是在承继古往以来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开展出“气”的道德意义,后来思想家对“气”观念的理解受孟子“浩然之气”思想的影响。如《大戴礼记》中就接受了孟子赋予“气”以道德内涵的说法,提出从不同价值内涵的气考察人物的不同德性。“信气中易,义气时舒,智气简备,勇气壮直。听其声,处其气。考其所为,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以其前,占其后;以其见,占其隐;以其小,占其大。此之谓视中也。”在《荀子·王制》中,荀子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时具有“气”,所不同的是人除了具有“气”之外,尚需“义”才能成其为人。由此可以看出,荀子的“气”之有“义”是受孟子的影响。荀子之后历代思想家对气节内涵的理解,虽然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不同具体的内容,但基本的主旨都受孟子“浩然之气”气节思想的影响。

三、孟子“浩然之气”的实践品格

孟子“浩然之气”的道德气节思想,是通过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上》)的行为实践完成的。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朱熹注:“淫,荡其心也;移;变其节也;屈,挫其志也。三者不惑,乃可以为之大丈夫矣。”清焦循《孟子正义》:“《吕氏春秋·古乐篇》云:‘有正有淫矣。高诱注云:‘淫,乱也。又《荡兵篇》云‘而工者不能移。高诱注云:‘移,易也。《汉书·杨雄传》音义引诸诠云:‘屈,古诎字。《广雅·释诂》云:‘诎,屈也。挫,诎折也。是屈即挫也。男子行仁义之道,故富贵不能乱其心,贫贱不能易其行,威武不能挫其志,自强不息,乃全其为男子。全其为男子,斯得为大丈夫也。”从以上朱熹和焦循的注释可以看出,要成为大丈夫,必须具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上》)这样三种品格。

首先,对待功名利禄,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守志持身。

《说文解字》解释:“淫,侵淫水理也。”引申为过分、迷惑、惑乱等义。也就是说当面对财富与地位的各种诱惑时,孟子强调不骄奢淫逸、不为所动,时刻坚定人格立场,守志持身。然而气节不仅是守大义,更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实就是应该正确对待物质欲望。孔子就强调在富贵面前应保持尊严和气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在义利之间,孟子虽然强调义的重要性,但并不排斥物质利益,只不过他认为应把道作为获得利益的前提。“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滕文公下》)符合道义,则“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同上)也不过分;如果不符合道义,宁愿饿死,也不苟活。大丈夫更不能为富贵而“钻穴”,丧失气节。“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孟子·滕文公下》)有志于道者,能够正己正物、守志持身,时刻保持气节操守。

其次,对待贫穷,孟子主张“贫贱不能移”即“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贫贱不能移”是指大丈夫修道立德,不因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坚定立场。孟子认为不变节,包含着不乞求、自尊自重。“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乐羊子妻传》)所以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在孟子看来,只有经受住考验,才能在贫贱面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然而,“贫贱”“穷”不仅指生活穷困,更主要的是指“不得志”,也就是身处逆境。“大丈夫”要“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即是说穷困潦倒的时候,要坚持不失道义;得意的时候,应坚持不离道义。孟子认为,不管“行其道”还是“离道”,“由义”还是“失义”,皆取决于个人的信念与意志,所谓:“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孟子·尽心上》)

最后,面对权贵,孟子强调“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是一个人道德气节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即在强权面前,宁死不屈。孟子反对“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孟子·尽心下》)的“乡原”者、“枉尺直寻”者和“胁肩馅笑”者,鄙视“不由其道”而仕的纵横之士,认为这些人不问是非、迎合权贵,向权力屈节、妥协,为了自己的私利损害士的声望,丧失了“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的气节(《孟子·滕文公下》)。因此,当面对权贵时,孟子坚守正道,敢于蔑视王侯权贵,即使在君王面前也不会做出任何让步,藐视君王,显现出他“威武不能屈”的实践品格。具体表现在他的言行:“君之视臣如草芥,臣之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孟子·尽心下》)“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等等。孟子“威武不能屈”的实践品格,还体现在面对杨、墨之言盈天下,他捍卫自己的学说,提出:“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盶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的言辞;在道义和生命不可兼顾的情况下,继承孔子“杀身成仁”的精神,选择“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后世许多仁人志士都受孟子“威武不能屈”实践品格的影响。

四、孟子“浩然之气”对后世的影响及现代意义

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各国伦理道德的学说和实践中,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强调气节。”(季羡林:《学问之道》,沈阳出版社,2009年,第77页)中华民族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在于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它自身所蕴含的自强不息与坚贞不屈精神,其源头来自儒家的气节观念。以孟子“浩然之气”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气节观,到秦汉时期,成为了侠义之士与士大夫的行为准则。司马迁在《史记》中第一次把“气”和“节”结合起来使用,其“气节”包括孝、信、廉、义、礼、勇、忠等义,与先秦时期相比其内涵有所丰富。刘向则继承了这一思想并使之进一步发展,把忠于国家和忠于民族当作气节观的重要内容,主张“崇忠守节”。而到了近代,道德气节观念中体现的道德上的自我觉醒、强烈的道德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内在超越的道德境界,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显示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传统为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发扬,发展成既具有传统的儒家思想优秀内涵、又与传统思想有质的区别的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一批批共产党人在事关国家利益时,能够刚正不讹、不畏权贵;在民族兴亡时,能够挺身而出;在陷入囹圄时,视死如归,不卑躬屈膝,为维护民族尊严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牺牲生命。中华民族的历史,没有这些“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在今天,这种精神气质表现为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尤其是面对他国的强权,中国人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地应对。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编710021)

猜你喜欢
气节孟子道德
你好,孟子
你好,孟子
你好,孟子
竹外疏花
跟踪导练(五)(2)
磨刀不误砍柴工
道德
守护中华民族气节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