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在线教学教师满意度调查

2021-08-16 05:02卢佳王兴辉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在线教学中小学

卢佳 王兴辉

[摘 要]教师满意度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反映,影响着教师后续进行教学活动的信心与动力。文章调查中小学在线教学教师满意度,找出中小学在线教学教师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在线教学效果和教师满意度的建议,以期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在线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在线教学;教师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1)02-0005-05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1]。21世纪,新兴科技的进步、教育科学理论的创新,推动了中小学在线教学的快速发展[2]。同时,在线教学考验着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020年初,教育部提出大中小学延期开学,各个学校依托在线教学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效果如何?为此,笔者在此期间利用问卷星平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在线教学满意度调查。教师满意度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反映[3],影响着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信心与动力[4]。在线教学教师满意度是指教师在线教学过程中的情绪与状态,是教师对实际在线教学效果与其预设期望相比较所产生的主观感受,反映了在线教学的质量。因此,开展中小学在线教学教师满意度调查,有利于掌握中小学在线教学现状,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中小学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在线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提高教师在线教学胜任力提出建议,为完善中小学在线教学保障工作提出对策。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为实现科学性与高可信度的统一,本项目通过理论研究、专家指导等方式,利用问卷星平台对广西、黑龙江、北京、山东、广东、浙江、云南等地的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029份,调查样本的情况如表1所示。

(二)问卷设计

本项目通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专家指导等方式,自编《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问卷调查(教师问卷)》,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除了关于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的常规问题外,还包括在线教学满意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维度等问题。根据前期研究工作,本项目设定了教学平台、教学支撑、自我效能感、教学负担、教学效果等维度,作为可能影响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的因素,并对未来使用意愿进行调查。利用SPSS对问卷进行可靠性检验,得到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57,大于0.8,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较高,问卷总体可靠性较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研究对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一)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与服务能满足教师基本的教学需求,但存在缺点与不足

表2为样本对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和服务的满意程度。从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样本,得到在线教学所使用的平台(多选)和所使用的平台功能(多选)的情况,如表3、表4所示。

从调查结果看,中小学在线教学主要在QQ群、微信群、钉钉课堂、腾讯课堂上进行,主要使用的功能包括视频直播、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在线互动、课后答疑、发布资源、课堂考勤、课堂信息统计等,平台功能可以满足教学需求,但相比传统面对面教学有以下不足之处。

1.师生在线互动交流不够方便

调查对象反映,在线教学过程中师生虽然进行互动的次数不少,但互动效率却不如人意,存在师生间互动延迟、学生对学习情况的反馈不及时等情况。客观原因是师生对在线教学软硬件操作不够熟练、网络存在延迟等。

2.教学平台实操功能需要加强

常用平台的基本功能可以满足中小学日常教学需求,但难以很好满足涉及实训、实操的教学活动,比如物理、化学等需要进行相关实验活动的学科,在线教学通过播放实验视频来进行知识传授,这种形式难以使学生获得亲自实验带来的体验感。此外,美术、音乐、体育等实操性强的学科,相关体验感更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在线教学支持力度不足

学校会定期举办各种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班,但部分教师反映有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在实际在线教学中较难得到有效、规范运用[5]。在开展在线教学之前,有的学校没有做好系统的事前准备和充足的教学规划,一些教师没有提前接受如何实现在线教学整体性的培训,只能慢慢摸索在线教学之道。这一过程中难免出现技术不熟练、教学方法不适用、学情难以及时掌握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6]。

1.对在线教学工具和平台不熟悉,技术人员支持力量需强化

在问卷调查中,41~60岁年龄段有近一半的教师表示存在不熟悉在线教学工具和平台的问题,如果不太熟悉信息化教學技术,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会影响在线教学的效果。

2.在线教学资料制作耗费较多时间与精力

在线教学课堂需要较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如课件、教学视频等。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在线教学资料制作,21.48%的调查对象表示是独立制作,31.49%表示是联合备课制作,23.42%表示是修改他人的在线教学资料,仅有12.63%的调查对象表示其使用的在线教学资料是由学校统一下发的。多数教师反映在制作在线教学资料过程中耗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虽然不同班级有不一样的学情,不同教师也有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但如果学校能提供基础的教学资源供教师参考,尽量满足一线教师对教学资料的需求,让教师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备课与上课之中。

(三)教师在线教学自我效能感整体水平需提升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教师在线教学自我效能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在线教学时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表5数据显示,超过半数调查对象的在线教学自我效能感在“一般”以下,主要原因是自己难以处理在线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比如“网络平台操作不熟练”“在线作业不如纸质方式”“在线教学管理不够到位”“在线互动交流不方便”等。

(四)对在线教学模式的不够适应

部分中小学教师对在线教学新模式不够适应。数据结果如表6所示,部分教师认为在线教学导致其产生了一定的负担和压力,同时部分教师表示负担与压力来源于对在线教学模式不够适应。首先是教学前教师花费较多精力时间作准备,其次是教学工具使用不熟练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最后是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使得教师需要不断摸索、适应。

(五)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统计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在线教学效果的平均分为3.14,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是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问题,部分教师表示在线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相对不足,缺少面对面交流,难以判断学生是否在专心听课,也难以视情况随时调整课堂节奏与气氛;其次是作业问题,作业采取教师线上布置,学生线下完成并拍照后,回傳给教师的方式,存在个别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对待作业态度不够积极的情况[7]。

(六)对在线教学模式持认可态度,但未来使用意愿有待提升

数据表明,调查对象对在线教学的认可态度平均分为3.33,对在线教学模式持着较为认可的态度,认为在线教学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但“是否想继续采用在线教学”的平均分只有2.51,一些教师对在线教学模式存在陌生感、对在线教学技术不够熟练、在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原因导致对未来继续开展在线教学信心不足。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有待提高,调查结果反映出中小学教师对在线教学的优势持肯定态度,意识到在线教学将成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有一些教师持有保守态度,认为在线教学目前存在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教学平台、教学支持以及教师自身能力发展等几大方面。应增强在线教学的实用性、有效性、科学性,提高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

(二)建议

1.遵循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学科特点

学生的学习状态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在线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在线教学课堂的主体,在线教学活动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对于低年级自控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专注于学习,比如通过动画短片的方式呈现所学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高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探究式教学,如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组织答案,并进行发言分享。

2.加大力度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影响在线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教师对教学的满意度,加大力度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迫在眉睫。首先,教师本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乐学、善学新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学校也要鼓励、支持、引导教师学习新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帮助其树立信息化教学信心[8];其次,要提高教师在线教学胜任力,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优化教学模式,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特点,结合所教学科课程,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临场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持续性[9];最后,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要成为常态化,要关注日新月异的在线教学技术,及时总结过往经验,同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努力探索合理化、弹性化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式。

3.多方力量共同保障中小学在线教学

在线教学的实用性与有效性是提高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与使用意愿的重要条件[10]。而当前在线教学平台与工具存在不足,包括监学、互动、实操等方面,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探究,继续完善功能,以满足中小学师生多元化的在线教学需求[11],同时应建立健全教学资源库,包括实操虚拟仿真平台、多媒体教学资料等,帮助教师设计与开发在线教学的资源[12]。

[参考文献]

[1]赵欣,董伟.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教师线上教学满意度调查[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134-139.

[2]陈万勇,陈千梯.三维学习支持:提升中小学在线教学质量[J].上海教育科研,2020(8):16-20+31.

[3]杨桂,梁艳艳.“停课不停学”背景下中职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调查——基于对2894名中职教师的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9):32-39.

[4]覃彤,茅锐,王笑农.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培训策略——基于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20(18):77-81.

[5]展金梅,陈君涛,王觅.在线教学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运用水平提升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6):148-149+152.

[6]郑宏,谢作栩,王婧.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在线教学态度的调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7):54-64.

[7]宋萑,刘伟,刘丽莎.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在线教学现状与培训需求分析研究——基于全国百所中小学的抽样调查结果[J].教师教育研究,2020(8):1-9.

[8]刁均锋,韩锡斌,张崎.防疫期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基于28所职业院校的案例[J].课程与教学,2021(1):115-121.

[9]王娴.在线课程中师生交互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10]石海波.高校网络课堂满意度分析[J].黑龙江教育,2020(9):66-67.

[11]付卫东.疫情期间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现状、问题及策略——基于全国7111位中小学教师在线问卷调查的数据[J].现代教育管理,2020(8):100-107.

[12]赵洪利.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卢佳,南宁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王兴辉,广西开放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技术。

[责任编辑 肖志明]

猜你喜欢
在线教学中小学
在线教学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应用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互联网+教育微网站的设计与应用
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探讨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