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协作学习平台的比较研究

2021-08-16 05:02夏雨莹黄如民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在线学习

夏雨莹 黄如民

[摘 要]文章立足于协作学习平台的研究背景进行思考,比较了几种典型的在线协作学习平台的功能、优缺点以及对于支持协作学习各自不同的贡献,为教师在教学中更好选择在线协作学习平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在线学习;协作学习;平台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1)02-0026-07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协同合作学习理论和内在规律支持下,“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研究已经初步成型。在网络通讯平台上进行的、以小组形式开展的学习活动可认为是在线协作学习,在线协作学习所支撑的平台叫做在线协作学习平台。它以相关的协作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兼容多种线上合作学习活动[1]。由于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电子技术的兴起,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协作学习活动促进了传统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改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创造技能、研究性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信息素养[2]。为此,如何正确挑选合适的在线协作学习平台在教育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选取了三种常见的在线协作学习平台进行对比,分析其各个方面的差异,为在线协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一、研究背景

(一)“互联网+”与教育

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教育、生活信息化趋势明显,网络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也会运用到网络技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将网络技术与社会各行业进行链接,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互联网以其高效性、便捷性的特点,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学生必须要学会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及时获取知识,在线接受教师的指导。

(二)协作学习能力成为现代人才必备要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到,要求人才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人才重点培养的能力。合作已经成为了社会生存的基本要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合作,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发展自己,以求得共赢,这也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并且这种能力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学习不仅仅为了获取专业知识,利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中交朋友,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社会经验,这是超越书本的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更关注学生协作能力方面的培养。

(三)在线协作学习平台数量的增加

互联网应用下的协作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越来越多的人对在线协作学习平台感兴趣,进而研发出了大量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的在线协作学习平台,我们如何辨别这些在线协作学习平台的特点,作出恰当选择以提高学习效率呢?对各个在线协作学习平台的特点、功能進行了解十分重要。

二、在线协作学习的功能及特点

在线协作学习的研究内容不仅仅是学习理论,还涉及学习模式、学习环境以及平台开发等方面。

(一)在线协作学习基本理论

协作学习可认为是多人合作学习,学习可以是几个人甚至是一群人的事情。集思广益这个词语用来评价协作学习的价值恰到好处。在小组中获得同学们的建议和指导,然后完成自己的学习作业。遇到困难可以组队和其他同学一起解决,学习资源也可以共同使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叫做协作学习。

(二)在线协作学习的发展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协作学习已不再是粉笔黑板、教师、学生的传统课堂互动模式,而是融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屏幕下的合作互助学习,学生在各自的学习时间里互相帮忙,教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学习。

(三)网络协作学习平台的开发

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查阅,目前国外的在线协作学习平台有Google协作学习平台、Co-Lab协作学习平台等。Google作为云计算的提供者,为教学协作提供服务[3]。Co-Lab来自欧洲,是一个优秀的基础网络的协作探究学习平台,以其独特的模拟性、建模性和协作性为学习者的协作探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虽然在线协作学习平台的开发时间较早,取得的成绩也比较显著,但是在教育技术领域,在线协作学习的研究还处于探索时期。

在国外协作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不同的教育实践,参与了很多在线协作学习环境和学习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在学者王坦自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中,对合作教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合作学习导论》[4]。如今,我国在这个领域主要针对在线学习模式、协作学习策略、学习评价以及协作学习平台开发等方面。我国的协作学习平台主要有VCLASS系统、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虚拟学区系统、CSCLEP系统等。以VCLASS系统为例,它是国内开发比较全面的一套基于web的教学支持系统,包括网上教学系统、网上教务系统、网上课程开发系统和网上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几部分[5]。在网络协作学习支持功能中,它提供了学生管理系统,可以记录学习过程,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具有讨论、搜索、公告等功能,从部分功能上支持网络协作学习的开展[6]。

三、在线协作学习平台的对比分析

目前,在线协作学习平台层出不穷,要选择适合的学习平台,首先要分清它们的差异。在此,我们列举了蓝墨云、超星学习通、Tower三种常见的在线协作学习平台进行对比研究,选择这三种在线协作学习平台出于以下考虑。一是这三种在线协作学习平台使用比较广泛,是目前各大高校应用较为广泛的平台,具有代表性。二是这三种平台用户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功能全面,深受学习者欢迎。三是这三大平台的特点各有千秋,具有可比性。下面对它们的面向对象、功能、支持平台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平台功能分析

1.蓝墨云平台(见表1)

2.超星学习通(见表2)

3.Tower平台(见表3)

以上是三个协作学习平台的功能简介,表4是各平台功能的对比表。通过平台功能对比表可以清楚看到三个平台功能的差异与联系。

(二)面对对象分析

蓝墨云平台是一款移动学习教学软件,其面向的对象一般是职业院校学生及本科学历以上的学生,由于蓝墨云平台是在线协作学习平台,而且其功能相对比较多,对于用户的要求也比较高。

超星学习通和蓝墨云平台有着共同的使用人群,那就是各大高校的学生和教师,但是超星学习通还面向中学师生以及部分社会人群,其面向对象更加广泛,根据用户反馈,超星学习通的界面简洁清晰,获得好评。

Tower平台面向的对象一般是公司的项目管理人员、部分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对于高校而言,使用的对象是学生和教师,而Tower平台的功能比较简单,娱乐性少,更加适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使用,此外,Tower平台在编辑文档方面比较好用,很多大公司都倾向选择它来进行在线编辑文档。

以上三种在线协作学习平台面向的对象有共同人群,也有其特定人群,各有特点(见表5)。

(三)收费情况和支持平台分析(见表6)

首先,蓝墨云平台是面向教师和学生的一款移动教学工具,面向用户免费开放。不管是在手机还是在电脑版平台,教师都可以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发放通知、共享资源、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交流等活动。

其次,超星学习通和蓝墨云一样,有着强大的支持平台,对手机和电脑都适用。面向的是在校大学生、教师以及一些社会人群,并且也是免费开放[9]。在校师生只需要登陆自己的学号和密码即可进入,校内的图书馆电子资源期刊都可免费使用。

最后,Tower是一款由成都彩程设计有限公司于2012 年推出的支持在线项目管理的工具,目前Tower支持的平台有PC版、手机APP版,不仅可以在电脑上使用,也支持手机使用[10]。Tower平台对广大师生免费开放。目前市场上收费的在线协作学习平台不多,大部分都是对师生免费开放的。随着功能的增多,根据管理运营的需要,之后可能会收取相应的费用。

(四)平台的特点分析

1.蓝墨云平台的特点

(1)蓝墨云平台的优势

蓝墨云平台的使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心理。要是把手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来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11]。

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使用蓝墨云之后,其平台上的讨论—答疑、头脑风暴等功能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后给出答案,从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即测即评,这是蓝墨云平台上的另外一种测试功能,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每次上课之后都能够进行测试,测试完毕,平台可以立即给出相应的答案,使得学习高效、省时,减轻了教师课后工作负担,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蓝墨云平台存在的不足

蓝墨云平台给出的经验值不一定能精确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程度。在使用蓝墨云平台的过程中,存在部分学生利用上课时间用手机做其他事情的情况,比如使用软件聊天,部分学生过于关注经验值得多少,对学习内容重视不够,完成了经验值就行,实际课堂表现与经验值表现不够符合。

起初蓝墨云平台还是非常吸引师生的,他们觉得新鲜好奇,但是随着不断使用,教学过程只是发材料、阅读、评分,相对枯燥的上课过程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蓝墨云平台需要网络支持,没有网络是没有办法上蓝墨云班课的,如果遇到停电、校园网络卡顿的情况,蓝墨云班课就无法开展,不仅影响了教学进度,还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故此,蓝墨云班课的进行会受到网络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果学生或教师个人电脑没有处于上线状态,就会影响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

2.超星学习通的特点

(1)超星学习通的优势

学生不仅可以在电脑上使用学习通,还能在手机APP上学习,非常方便,可以随时随地选择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12]。

超星学习通教学资源丰富,包含培训活动、在线课程、直播讲堂、教学咨询、教学期刊、教学图书等[13]。

教师可利用超星APP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并且超星学习通的功能齐全、完善,教师和学生使用起来比较顺畅,教学特色鲜明。

(2)超星学习通存在的不足

教师和学生必须配备电脑或者手机,安装APP之后,才能进行登录学习,这要求师生每人需配备一台智能手机。有些学生没有智能手机或者手机版本低就安装不了超星学习通,这影响了教学的全面覆盖。

超星学习通在网络覆盖的前提下才能使用,若学生手机流量不足,则影响超星学习通的学习。

在自由使用手机时,有些自制力弱的学生存在不够专心學习的情况。

3. Tower平台的特点

(1)Tower平台的优势

将课程分解细化,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Tower平台以团队合作为主旨,由专题引起讨论,把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细分,形成具有上下梯度、有深浅层次的内容,并且能够剖析专题章节相应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此外,教师可以把涉及该专题的问题添加到学生的讨论列表下面,学生根据任务进行思考和交流,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总之,Tower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和具体可行的学习支持[14]。

有利于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提高。Tower平台资源丰富、涉及领域广,学生进行学习的机会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多,在Tower上有疑惑的知识点,可以在知网、数据库等大型网站进行搜索,获取相关知识的解答,在Tower上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培养信息检索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还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师知道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短板之后,将一些思考题留给学生,学生认真思考后作出回答。在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不仅使学生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Tower平台存在的不足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在Tower下的协作教学活动中,平台功能虽然方便,但是教学效果主要依赖于教师教学策略的应用,平台还有待改善,使学生可以自己把握学习进度。

使用Tower平台,实际课堂教学要注意控制。因为处于实际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合作和讨论内容、各个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等常常是变化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小组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合作程度是不好把握的,这就使得Tower平台的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很好地控制。因此,对于上面讨论的问题,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四、结语

在线协作学习平台为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随着在线协作学习平台的增多,了解不同教学平台的功能、特点,为在线协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本研究从在线协作学习平台的研究背景开始着手,介绍了在线协作学习平台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以蓝墨云平台、超星学习通平台和Tower平台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在线协作学习平台为例,对这三种平台进行功能分析、面向对象分析、收费情况和支持平台分析,对比了三种平台的特点,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参考文献]

[1]余亮,黄荣怀.在线协作学习支持平台的历史、现状及研究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54-58.

[2]闫静.云环境下协作学习平台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6(10):69-70.

[3]王盛之,毛沛勇.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4(4):51-55.

[4]魏敬民,武美玲.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APP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201-204.

[5]周颖.网络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3.

[6]王云,苑新美.Tower支持下的App混合式学习研究——以“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6):60-66.

[7]施秋桃,何晓彬,谢炎明.超星学习通在高职健康评估翻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18):81-82.

[8]董佳.基于tower的研究生协作学习环境构建探索[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Z1):169-170+173.

[9]苏宇锋,段智勇.机械专业本科生《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100-101.

[10]张丽君.基于超星学习通的英语阅读移动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12):91-93+96.

[11]郭丰涛.移动教学App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超星学习通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6):39-40.

[12]杨彦军,江吉林,江毅.Tower泛在接入环境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9):32-37+79-80.

[13]王莉莎. YY语音在网络协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14]叶莉娜. 云计算环境下协作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夏雨莹,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在线教育;黄如民,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责任编辑 邓孟红]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在线学习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竞赛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协作学习效果比较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协作学习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