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风格分析
——以《滇南山谣三首•山月》为例

2021-08-18 14:11
大众文艺 2021年14期
关键词:彝族旋律音乐

杨 阳

(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

张朝先生的《滇南山谣三首》是他在回忆家乡彝族风土民情后,结合西方钢琴作曲技法,融合云南彝族地域风情形成的作品。作品分为《山娃》《山月》《山火》三首,作者通过具象的当地孩童、故乡的月和夜晚篝火借景抒情,描绘出他记忆中的家乡。一首成功的地区民族音乐作品,是与当地的地形地貌、人文社会、风俗习性相辅相成的。因此当我们对某首音乐作品进行风格特征分析时,需要对作品所在地进行综合地理、人文等地域性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才可以更好地了解音乐,表现音乐。

一、地域文化对人文与音乐的影响和交融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我们很难去通过具体的文字去描述一段旋律,但如果从地理的角度去探究音乐呢?最近这些年,音乐地理学作为冷门的交叉学科。已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它作为研究音乐文化现象的一个新视野、新角度,为我们传递了很多有价值的讯息。在音乐创作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地域与地理环境是最基本,强烈与稳定的因素。

中国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这个民族所在的特定区域。不同的位置气候,地形地貌、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都会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让南北两岸各自存在着其风格、结构、腔调上的差异。江南湿润温暖,有着细腻轻巧的调子;而北方的音乐显然要粗犷豪迈些。当然,不止南北方的差异,中国的东部西部音乐也各有特色。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的中国西部地区,不论是音乐人又或是创作者都更偏爱引吭的调子,演唱、演奏者能够通过具有冲击力的音符与节奏使旋律传得更远;相较而言,以平原、丘陵为主的东部地区,创造出的旋律线条起伏较小,节奏鼓点更加温润平和,因此更适合浅声传唱。

然而,位于中国西南边境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云南,即便它们都属于“西南高原风格”的整体空间区域。然而在曲调结构上都与这个区域其他曲子有或多或少的区别,以《滇南山谣三首——山月》为例,其第二小节的旋律在由小调转入明朗的大调后,能够给人以幻想感,仿佛在大山的黑夜里能够看见朦胧的月光和叮咚流淌的泉水,交织谱写着一首大山之歌,营造出山中空谷回声的效果。再比如崔炳元所作的《西藏素描》,就是他在从事中国西藏的宗教工作和进藏采风期间充分运用了中国西藏安多藏族地区特有的勒谐、克加、果谐等表演艺术体裁,借鉴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艺术表演和其他作曲艺术手段以及技法,将其运用到当代中国西藏传统民族音乐当中。

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变化形成了不同民族间迥异的地域文化与风格,也正是这些独特的地区特色和人文风情,为我国现代音乐在某个特定的空间和范围里得到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和可能。

二、地域要素在中西方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的分量

地域性是自然要素和人文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不同地域社会能够形成不同的光谱,映射不同的地域文化。音乐地域的比较研究并非单一的地理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它主要涉及地域背景下的文化研究。我国的学者从地域差别性的角度入手,已将地域性主体要素划分为地形、气候、水域以及地域景观四个方面,其中,由于地景观具有独特赫然的代表性,人们通常都可以在视野中形成较为全面地对这个特定地域广阔范围的印象,之后再让人脑意识加以升华,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的形态。

在地域文化的影响下,不论是西方抑或是中国的各地域的作曲家,都热爱对特定地域中具体景物进行刻画,最终创作出带有别具一格的地域风格作品。为证明地域性要素对作曲家的影响,本章特意将西方近现代钢琴作品进行分析。

印象派是注重听觉、感知觉以及意境的乐派。最为代表性与划时代意义的就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出生于乡野的他在作曲中热衷对于大自然的描写,尤其是有愉悦感官的事物,尤其是对于水的描写,在他的众多作品中皆有涉及,例如《大海》《月光》《水中倒影》等都有直接或间接描绘“水”这一形象。他通过对节奏的控制,形成了短时值和长时间点节奏之间的鲜明对比,通过音符时值的变化来表现水面的静动态。

显然,这对于"现代音乐之父"梅西安是不浅的启发。他自己对于研究大自然的认识细致入微。而这其中,当属对于鸟的描写最为生动。梅西安在其写作的后期曾经使用大量的模仿鸟歌的节奏和形式,使用超高度的钢琴技巧将其与和声的语言交叉融合呈现出鸟鸣,也就是如何让这首鸟歌的写作发展成为他的时代音乐生涯中的一种标志性艺术手段。

以上提道的两位标志性的西方音乐大师都展示了大自然景观对其音乐创作的深刻影响,他们甚至将地域自然风情中的具体物象改编创作成音符或节奏或旋律体现在作品中。这种创作方式在中国音乐创作中可被理解为借景抒情,在一些创作者的笔下十分常见。《滇南山谣三首》中前篇写人,后篇写情,《山月》作为套曲的中间,在曲式结构的布局上与第一、第三首大相径庭。作为单二部曲式,经历了四次调性上的转变,如同变幻莫测的山间气象,云中若隐若现的月亮。

不仅如此,地域文化中不同的自然景观也为作曲家带来灵感。在取材上,《山月》旋律的创作来源于云南红河地区的童谣,采用了功能性和声和线条化和声相结合的手法,在保持一些和弦外音的基础上在伴奏织体中继续保持分解和弦,又加入了右手两个模仿声部,左手分解和弦,更具流动性。经作者改编,形成了抒情性借景抒情乐曲,贴切的描绘出了月下大山的神秘感和山泉潺潺流淌的温柔感,也增加了幻想感。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描写地域特定空间内的景物,创编出一首自然与人文交织的作品以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是这些注重意境描写的作曲家的首选。

三、在曲式结构的框架里,分析《山月》展现的地域文化形象

作品创作的源泉在红河北岸尼苏,此分布地区相当广阔,北起滇中的昆明,西至楚雄州的双柏县,南至红河中游的元江,东至建水、个旧市。由于红河当地地形地势的特殊性,两岸远山夹着河流,人们更热衷于向着对岸以一种原始的方式喊话放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山月》的左右手在旋律行进过程中,更像是一男一女在河两岸山上的呼唤与问答。在极少数的彝族民俗和情歌中都会经常出现一些对唱形式,而《山月》中也正是恰恰从这些形式中体现了一些具有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情歌和对唱。第六至第九小节的高声部与中声部采用对比复调的手法,歌唱形式采用了少数民族常用的“鱼咬尾”,将这一歌唱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滇南山谣三首》是基于彝族民间音乐,包括有民歌、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在内的五大类元素。《山月》的旋律取材自云南红河地区的民谣,彝族风味不言而喻。红河元江南岸区域的彝族尼苏地区,原住民主要傍水而居,该地区大部分尼苏族人受古老的少数民族和传统文化的影响,通常讲当地方言。这里的生产生活虽然相较落后,但具有精彩的文化世界。彝族的少数民俗器乐主要有口弦、葫芦笙、巴乌等。作者通过在乐曲中增添装饰音、倚声等表现彝族少数民俗和传统乐器的独特音色和风格,与梅西安为追求独特音响效果通过节奏变化刻画鸟叫声的创作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山月》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相较另外两首来说更小但更细腻。音阶调式上,彝族音阶调式主要为民族五声音阶调式,我们能从套曲中看到丰富的调式调性变化:《山娃》由a羽到d羽;《山月》由b羽五声调式转到B徵五声调式,再回到b羽五声调式最终落到B徵六声调式;《山火》则从C宫到F宫后回到C宫。按照由简入繁再归简的彝族调性旋律变换节奏规律。《山月》展现的较为复杂的彝族调式旋律结构,正是由于作者充分运用来自滇南地区的少数彝族及不同支系的哈尼族旋律调式,使得各个旋律乐段间在节奏旋律上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视觉和谐与音乐上的鲜明对比,配合分解和弦组成的伴奏织体,整首曲子的旋律线条更加流畅。细腻的笔触让人不禁揣摩起作者的心思,没有《山娃》的跳脱,没有《山火》的热烈,《山月》更像是作者在与其记忆进行激烈碰撞后,沉静下来的真情流露。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此情此景下,旋律的拍子似乎不再受束缚,无周期性的混合拍子让音符流动更加自由。整首曲子典雅、优美而又给人以从容与恬淡,将踏月入山,清凉山风轻拂肌肤,月光映在身上的感觉写的恰到好处。此景,此情,让人在欣赏时眼前渐浮延边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致与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

在《滇南山谣三首》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彝族音乐与钢琴艺术的完美结合,由此及彼,也看到了地域民族文化与音乐作品风格的相交相融。

四、结语

在分析一首音乐作品时,将地域文化因素考虑进去十分利于演奏者演奏。这是因为中国钢琴作品同传统诗词一样都注重写意,因此音乐想象力和内心听觉十分重要。《山月》作品本身没有复杂的谱面和困难的技巧,但准确表达出这首作品的情感内涵至关重要。演奏者需要通过音乐描写的画面,想象出音乐中出现的物象,像是在《山月》开头,演奏者要在引子部分就进入到静谧的林子中,同时在流动的音符中将月光、小溪、流水等要素都加入画面。旋律在心中,形象在脑海,演奏出的作品才能够直达人心。

总而言之,理解一篇作品自然是需要从多个方面与角度去思考的,希望今后音乐学习者能够不拘泥于常规的时代背景,也将作品创作地的地域文化作为切入口,以一个特别的视角去鉴赏。

猜你喜欢
彝族旋律音乐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给你的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音乐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