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社会知觉

2021-08-18 14:11林竟路
大众文艺 2021年14期
关键词:移情客体服装

匡 瑶 林竟路

(1.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2.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宁波 315000)

一、概念界定

知觉,以感觉为前提,是对事物整体信息进行加工过程后,对事物全局的把握[1]。知觉受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感性体验。

社会知觉的概念,是于194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在进行知觉研究中所提出的,意指知觉的社会决定性,即知觉不仅取决于客体本身,主体的过去经验、目的、价值观等也有很大的影响。社会知觉也称为社会认知或人际知觉,是指对于人、对于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原因的知觉。这种人对人的认识,不仅是对人的相貌、衣着的认识,而是对人的外部行为的原因即人的内在世界——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认识[2]。

服装的社会知觉,即通过一个人的着装特点来推断其职业、性别、年龄、性格等内在的特性。在这里知觉是一个借用词汇,包括对人的了解过程和结果,都远超出了感、知觉的范围,因为在感知了一个人的服装特征之后,还要进行思维方面的深层加工,如判断、推理等。在知觉的过程中,受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知觉体验呈现出差异性,基于这种个人认知背景和刻板印象,个体再从庞大的信息数据中选择一些有效刺激进行接收处理,整个过程呈现出动态性和变化性。

二、服装社会知觉的生成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作为衣食住行之首,人们对它的诉求绝不仅仅局限于防寒遮羞的生理需求,它的社会性逐渐凸显并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化的服装,通过着装者的展示向人们暴露着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民族等信息。在整个知觉过程中,完成信息的传达、接收、加工以及转化,下面将尝试对服装的社会知觉的生成过程进行讨论。

(一)服饰语言

服装本身是没有思想的,它的世俗性使服装被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也可称之为服装语言,它是我们对着装者的服装特征进行认知的前提。

服装的社会知觉,是将人置于社会大环境中去讨论的,没有人际交往,这种讨论就将失去意义。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推荐力”,毫无疑问,服装这一集多重信息于一体的媒介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服装作为一种典型的非言语符号,通过着装者的展示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这使我们不得不将服装与符号联系在一起。依据符号学的理论,罗兰•巴特认为服装属于文化符号的一种,确实如此,服装是由色彩、图案、面料、饰物等多元符号组成的一个符号系统,这些符号蕴含了一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多半是基于我们的知觉经验。就像约定俗成一般,我们依据这些知觉经验形成了一种知觉模式,使我们对服装的特定样式特定图案特定色彩等产生相对稳定的情感反应。

(二)角色扮演

人们的服装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不同的社会角色对着装有着不同的要求,在不同的场合需要依靠不同的着装进行角色扮演。着装者预先设定好自己的角色,根据自己的社交期待进行着装选择。这一行为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角色扮演者在知觉的过程中属于知觉的客体,他们利用服装进行角色的转换、加强或者弱化,这是一个对信息加工和物化并进行传递的过程。例如,战场上的士兵不会穿上小丑的演出服,职场女性为了弱化自己的性别角色会选择较为中性化的服装,人们回到家会换上更为舒适的家居服以表示角色的转变。角色的扮演是着装者对服装语言的巧妙运用,是整个认知过程的中间环节,它基于人们对不同角色的相对稳定的认知,引起知觉主体的注意行为,使其能够受到良好有效的刺激,捕捉信息并内化,进行二次传递。

(三)移情

移情一词属于精神分析的用语,是指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生活中经验或者情感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过程。在本文中,移情是指站在着装者的角度去理解其着装行为,从而进行对他人的认识。移情是由知觉者即知觉的主体完成的,知觉者进行信息的接收、加工并完成情感上的转化,这种情感有正向和负向之分[3]。当知觉者对着装者的服装表示认同时就会产生正向的情绪,当知觉者对着装者的服装表示厌恶时就会产生负向的情绪,通常情况下,如果着装者的服装和知觉者的服装表现出相似性,那么知觉者产生正向情绪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移情是基于知觉模式产生的,在接收信息后对其进行思维上的再加工,摆脱了物质形式对认知的原始控制,通过判断、推理等完成对着装者的完整认知,是整个知觉过程的完成阶段。比如在传统认知里,裙子是女性的标志,当我们看到穿裙子的男性,认知系统就会发生短暂的错位,随即就会进行相应的信息调整,补充和完善我们的认知系统。

三、服装社会知觉的要素

贡布里希认为,我们对“面容”的感知,常会受到“面具”的影响[4]。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服装就是这样一张可以千变万化的“面具”。人对服装的感知,其实是人对人的感知,服装的社会知觉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构成社会知觉的要素的复杂性,它包括知觉的主体、知觉的客体以及知觉的情境。

(一)知觉的主体

在社会知觉的过程中,获取对着装者的直观印象是不难的,但是要深入分析其着装动机、个性特征等需要上升到思维的层面进行更细致的感知。对于知觉的主体而言,在对着装者进行认知的过程中,由于年龄、受教育水平、社交经验以及社会背景等的差异,对信息的接收和转化也会呈现出差异性。服装作为信息的载体,其传达的信息是有限的,在知觉者认知的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一些想当然的因素,导致知觉的偏差。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知觉模式具有一般性,但是它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是一个人一个标准,一个群体一个标准,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标准,并且这种知觉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反复性。比如你一开始对一个人的服装是厌恶的,但是有一群人或者某个“权威人士”表示了认同,那么你就很有可能对自己的知觉产生怀疑甚至认同他人的知觉。而且这种认知能力会随着个体的成长呈现阶段性差异,并受到成长过程中各种外界因素的干预,这些都决定了主体对服装多样性的解读。

(二)知觉的客体

知觉的客体即着装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知觉的准确性除了需要知觉者的敏锐感知外,也会受到着装者的影响。知觉的客体在知觉过程中起到一个载体的作用,只有选择恰当的着装,才能引起外界的注意,建立起与认知主体间的联系,使整个知觉行为顺利进行。

服装作为一种物质,它本身不具备语言和动作能力,着装者会利用服装的暗示功能实现思想信息的传达,但是整个过程并非一直顺利的。一方面,有一部分人确实不善于社交,更不懂得如何利用装束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他们少言寡语、内向,这加大了知觉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另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人内心与外在不一致,或者说他们擅长于在服装为他们打造的角色里穿梭,他们有意识地在交际中进行恰当的自我暴露。比如,法国大革命期间,贵族们为了掩盖其身份,因为在当时这可能给他们带来杀头之险,纷纷穿上工人的短上衣和蓝色麻布裤[5]。更有一部分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一人多面,他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多维的反应,使人难以琢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帮助伪装正是服装最为迷人的一点。

(三)知觉的情境

首先,从本质上来说,服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着装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必然直接受制于社会大环境,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其次,服装行为往往是顺应情境的需要而发生的,因此人们在进行知觉时,总是倾向于依赖一些环境因素来做推测或判断。如同样一名女性,出现的场合不同,人们对她做出的判断也许会截然不同。而一名西装革履、手执公文包的男性出入于办公楼,人们普遍认为他应该是职员或者商人,而不会将他与罪犯联系在一起。但是这种刻板印象,不总是会带来积极地后果。原因之一,这种刻板印象是源于经验的概括,极易形成偏见,其次,一部分人会利用这种刻板印象进行伪装。因此,在服装与情境统一的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准确得出结论,就如贡布里希所说,“‘面具’所彰显的不是相像性,而是与众不同的差异性”[6],当所有人戴上相同的“面具”,就会成为知觉的障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服装的社会知觉的形成过程开始于服装本身携带的语言符号,由主体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再由客体完成信息接收和情感再加工。其形成过程的复杂性源于构成社会知觉要素的复杂性,这决定了整个过程的动态性和多变性。了解服装社会知觉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从物质层面逐渐深入到精神层面对服装进行深度解读,提升个体对服装的认知能力。

猜你喜欢
移情客体服装
未来事务的色彩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浅议犯罪客体
道具服装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凡客体”之不凡处
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