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韩中日共同的文化财富

2021-08-20 20:55裴仁宣
中国报道 2021年8期
关键词:共用韩语三国

裴仁宣

汉字自古以来就为韩中日三国所通用,为韩中日之间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天,汉字仍是韩中日宝贵的共同文化财富,也是韩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正是基于这一共识, 韩中日启动了联合编纂常用共同汉字书籍一事。2014年4月,“东北亚名人会”首次评选并公布了《韩中日共同常用八百汉字表》,韩中日共同常用汉字事业迅速发展起来。“东北亚名人会”是三国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界意见领袖交流的平台。此后,以韩中日三国政府筹建的国际组织韩中日合作秘书处为中心,三国学者聚在一起,以韩中日共同常用汉字为基础,又选定并公布了658个韩中日共同常用汉字词汇,2018年出版了《韩中日共用汉字词典》。

韩国首尔大学国语国文系教授朴镇浩是统筹《韩中日共用汉字词典》内容改编工作的负责人。近日,记者在韩国首尔市冠岳区首尔大学校区采访了他,就编纂词典的背景、意义和作用等进行了交谈。在持续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朴教授反复提到“汉字是韩中日的共同文化财富”,并强调“汉字是连接三国的纽带,也是三国形成纽带关系的基础”。

《韩中日共用汉字词典》的公布

汉字虽起源于中国,但早已传播至周边。特别是韩国和日本早在数千年前就已接受汉字,并将其消化、发展为本国文化。可以说,汉字与韩国、日本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韩中日三国的汉字文化又各自不断发展,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朴教授以《韩中日共用汉字词典》中收录的“情报”一词为例指出,“‘情报一词在韩国和日本的意思是‘信息(information),但中国在使用时,意思倾向于是指军事、外交等领域的重要情报和机密。如上所述,存在这种词汇语感上略有不同的情况。”朴教授说,在编纂词典的过程中,他学到了很多有关韩中日三国语言的新知识,颇有意义。

朴教授希望能通过词典明确了解韩中日三国汉字词的异同点,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实现更为顺畅的沟通。

《韩中日共用汉字词典》的编撰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韩语、日语、汉语专家一起合作。仅仅掌握本国语言是难以开展工作的,还需要同时掌握其他两国语言的知识才能胜任。朴教授有过访问中国和日本的经验,是合适的人选。“一起参与词典内容改编工作的汉语和日语专家,也是我亲自推荐的,即韩国仁荷大学中国学系助理教授萧颖(汉语)和日本帝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河崎启刚(日语)。这两位除了本国语言,对其他两国语言也具备一定知识。特别是两个人现在或曾在韩国居住过,对韩语的理解程度高。”朴教授介绍。

同时,《韩中日共用汉字词典》还注重普通读者需求,实用性强。它是以韩国国立国语研究院的《标准国语大辞典》、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的《汉检汉字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现代汉语大辞典》作为参考词典。

汉字是建立韩中日友谊的重要出发点

韩中日三国是近邻,但也有时因距离相近,会在外交和经济等方面产生诸多矛盾。三国关系保持稳定平衡,三国矛盾不走向极端,需要依靠民间层面的交流和友好关系。随着两国间的友好交往不断深化,将对三国关系发挥积极作用,并促进国家政府间关系发展。朴教授强调:“在民间交流层面上,汉字可以在连接韩中日三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韩中日青年从小开始相互交流、建立友谊的过程中,汉字可以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出发点。”他解释说:“这是因为,相互教授语言的过程中,将会促进文化的相互理解。汉字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汉字与韩国、日本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韩中日三国的汉字文化又各自不断发展,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目前,《韩中日共用汉字词典》主要由韩中日合作秘书处向相关机构赠予的同时,分发给对汉字感兴趣的学者参加的学会。自2015年起,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每两年举办一届。韩中日合作秘书处也出席该大会,并对词典进行推介。日本京都的汉字博物馆也多次举办词典推介活动。此外,韩中日学者们还成立了一个名为“汉字文化圈近代语研究会”的学术交流平台。该研究会以汉字为载体,积极扩大汉字文化圈文化在世界的影响,推动汉字研究在世界的蓬勃发展。

“研究会原定于2020年在中国上海召开年会,在年会上推介词典,但遗憾的是由于疫情影响,年会被推迟了。”朴教授表示,《韩中日共用汉字词典》的推介工作顺利完成后,接下来将筛选韩中日共用中级汉字,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共用汉字和词汇的整理。

韩国的汉字教育

事实上,在韩国和日本,年轻人越来越不懂汉字,汉字教育也在逐渐衰退。也有一些人仍然认为,汉字只是中国的文字。对此,朴教授回應道:“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英语圈国家都使用英文字母。英文字母不是英国和美国的发明,而是罗马文明的产物。罗马文字则是由希腊文字改造的,希腊文字又是源于古代腓尼基文字……英文字母的起源也是越挖越深,没有尽头。尽管是从外部引进的,但通过时间的沉淀与积累,也就不再执意认为那是别人的东西,这是自然而然的现象。更何况,汉字传入朝鲜半岛,不也已经有几千年的时间吗?”

不久前,韩国学术界围绕小学教科书“韩文汉字并用标记”的争论再次爆发。朴教授表示,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都有其道理。“汉字在韩语中所占比重达三分之二。基础性词汇中固有词很多,但词汇水平越高,汉字词比重就越大。要想学好韩语,必须理解汉字词。而且,掌握汉字知识的年长一代和不太懂汉字的年轻一代之间沟通也存在一定障碍。尽管他们用的都是韩语。”朴教授认为,要想沟通顺畅就必须掌握汉字知识,而且,从小就让年轻一代对汉字耳濡目染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如果从小学阶段开始实施汉字教育,可能会助长教育不平等、课外辅导等,产生副作用。这也是令人担忧的。在韩国,不仅有国家审定的教科书,还有很多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当然,小学大多是使用国家审定的教科书来学习。”他提议,“各校校长可以收集家长的意见,选择辅助教材,量力而行地学习汉字,并把它作为选修课程,这样汉字教育可能会更加灵活。”

猜你喜欢
共用韩语三国
GSM-R网络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研究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以《综合韩语》课程为例
三国乱谈(1)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韩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探讨
北京地铁1号线四惠试车线多线共用解决方案
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