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民间团体积极作用,促进东北亚和平与合作发展

2021-08-20 20:55工藤泰志
中国报道 2021年8期
关键词:东北亚地区言论外交

工藤泰志

外交领域的工作有时需要借助政府之外的力量。在过去十几年间,日本与中韩两国曾几度面临民族感情对立、政府交流几近断绝的危急时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难以对改善民众情绪采取有效措施,舆论波动反而会对政府外交造成负面影响。无论在日本、中国还是韩国皆是如此。这正是政府外交的困境所在。

在政府无法妥善采取应对、开展交流的情况下,就需要依托民间智库的力量填补空白。这正是言论NPO与中韩两国积极共建民间对话平台的原因。

“东京—北京论坛”的成长之路

2005年,言论NPO联合中国媒体、高校在北京创立了民间对话平台“东京—北京论坛”。同年举办首届“东京—北京论坛”时也是我第一次到访北京。我作出这个决定的初衷是希望能改变日中关系,更加放眼未来。

言论NPO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独立于政府的非营利智库。成立之初的宗旨是要加强民主,搭建以问题为导向、吸纳民众广泛参与讨论的平台。日本有许多赞同该宗旨的意见领袖相继加入我们的组织。

言论NPO积极促成日本与中国对话也与成立之初的宗旨有一定的关联。我始终非常关注两国的民意。如果不能使民众态度从情绪化转变为直面困境与问题,就无法在真正意义上为两国开启新的未来。我希望打造一个能够直面两国问题与困境,并将讨论结果传递给两国及全世界的民间对话平台。越是在局面紧张的时刻,就更加突显出这项工作的紧迫性。

2020年1月,“亚洲和平会议”在日本举行,来自中日韩美四国的代表参加会议,共商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北京—东京论坛”已经成长为中日之间最具影响力、全球绝无仅有的民间对话舞台。

这场一年一度的民间对话在东京与北京交替举行,论坛汇集了两国100多位政治家、企业家、外交与安保领域的相关人士、两国知名媒体人。为了掌握并分析两国民众观念的历年变化情况,论坛还在日中两国同步开展舆论调查。调查结果不仅会在日中两国公布,融入“东京—北京论坛”会期内的讨论之中,还会面向全球公开发表。这也是全球唯一一个海外组织与中国共同开展的舆论调查。此后,日中政府外交又经历了几年艰难时刻,但这项民间对话从未中断过,也因此获得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今年,言论NPO已经开始与中方主办方中国外文局启动了第17届论坛的筹备工作。

“东京—北京论坛”能够成长为日中之间最具影响力、全球绝无仅有的民间对话舞台,不仅仅因为它在困难时期也从未中断过,更因为它始终在源源不断地为改善双边关系、解决各类困难提供具体方案,打造坚实成果。

2006年,第2届“东京—北京论坛”曾就重启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的政府外交作出决定性表态。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论坛结束两个月后成为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在论坛上表达了推动政治进程的决心,为之后安倍访华开辟了道路。这正是论坛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表现。

2013年,中日间岛屿问题导致日中关系再度陷入危机,引发全球担忧。尽管政府间对话已陷入停滞,在当年举办的第9届“东京—北京论坛”上,论坛借助民间对话舞台的力量发表了《北京共识》,并向全球公布。双方一致同意,日中两国必须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并建立有助于避免偶发冲突,甚至军事冲突的危机管控机制和长效机制。

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状,我们希望日中两国能继续开展积极讨论,力求恢复全球的自由经济与国际合作,谋求亚洲和平、回避纷争、实现相互理解。我们坚信,唯有积极致力于解决共同面对的困难,扩大共同利益,才能促进全球的合作与发展。

美国知名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在2020年7月发布的报告中评价“东京—北京论坛”时指出,“东京—北京论坛”是促进日中关系与双方对话最有效、最具影响力的渠道,是日中间规格最高的公共外交沟通平台。

增进民众相互了解,双边民间对话重任在肩

当前,东北亚地区已经建立了多领域的智库和交流团体,以增进相互了解、深化学术交流等。

言论NPO开展民间对话的特色在于,为政府外交工作提供了有效助益,或者说为政府外交搭建了基础工程,这也是“民间外交平台”的应尽职责。民间对话尤为注重解决两国共同面临的课题和困难,打造众多有识之士探讨问题的平台。为此,言论NPO以开展舆论调查作为辅助手段,在互联网上转播讨论问题的画面,希望能由此将民众的舆论尽可能地转变为具备问题意识的观点,通过民间组织的参与为政府外交工作奠定深厚的基础。

自2013年起,言论NPO与韩国主办方东亚研究院(EAI)共同举办“日韩未来对话”,至今已举办9届会议。双方一致同意构建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对话平台。与日中对话一样,会议每年邀请韩国有识之士、政府官员、外交和安保领域相关人士、媒体人等展开公开对话,并有效运用日韩舆论调查的结果,就日中韩三国舆论展开比较。

2017年7月,第五届“日韩未来对话”会议在东京举行。

日韩政府和民间存在严重缺乏互信的问题,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分歧及双方的应对方式,严重制约了双边关系发展。日韩对话除了要解决历史问题,也在为促使双方面向未来而出谋划策。

即便面临重重阻力,言论NPO今后仍将坚持促进日本与韩国的对话。民间对话不仅能为政府外交起到补充作用,为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还承担着必须增进民众相互理解的重任。

以规则与规范为根基,树立东北亚地区秩序始于民间

东北亚地区至今仍未建立起有效防范地区纠纷的多边对话机制,以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和平环境,也尚未确立相关规则和规范。目前日中韩三国政府也尚未考虑就此展开协商。

因此,近年来,言论NPO的目光开始突破双边民间对话的范畴,积极构建多边交往平台。2020年1月设立并启动对话进程的“亚洲和平会议”就是一项重要举措。

“亚洲和平会议”放眼整个亚洲,旨在防范和规避纠纷,为本地区构建面向未来的和平秩序。会议聚集了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四国的有识之士以及外交、安保领域的相关人士,围绕如何在本地区建立基于规则和规范的纷争防范机制、描绘和平愿景展开讨论,可谓一项划时代的历史性创举。

“亚洲和平会议”的诞生并非源于一时兴起。2013年,“东京—北京论坛”发表了《北京共识》。“亚洲和平会议”是将这项约定推广到整个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工作,也是历经近10年日中、日韩、日美双边对话及准备工作后采取的行动。

和平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广义的和平还涉及气候变化、网络安全、传染病防治等诸多领域。我们需要一个持续讨论此类话题的平台。实现东北亚地区的持久和平必须依托东北亚各国形成合力,共同探讨各方共同面对的课题。言论NPO举办的“亚洲和平会议”则是在本地区开启对话沟通的第一步。

实现东北亚和平与合作发展要依靠政府外交的力量,但政府间也存在诸多课题亟待解决。面对当前全球局势动荡、亚洲局势日趋紧张的现状,更需要民间组织积极发力、直面挑战,为政府外交提供补充,甚至领先一步,為政府外交营造环境、筑牢基础。

猜你喜欢
东北亚地区言论外交
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定位研究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空间研究*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他们的言论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地方议会交流之旅——关于参加第七届东北亚地区地方议会议长论坛并访问韩国忠清南道的报告
言论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