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煤烟病发生动态及防治药剂筛选

2021-08-23 03:35苏桂花欧善生覃连红崔忠吉
西南农业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蜜露花蕾悬浮剂

苏桂花,欧善生*,覃连红,崔忠吉,陈 宇

(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2.宁明县驮排水坝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宁明 532503)

【研究意义】火龙果又名红龙果、青龙果、仙蜜果和情人果等,属仙人掌科(Cactaceae)三角柱属(Hylocereussp.)热带、亚热带果树,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按其果皮果肉颜色可分为红皮红肉、红皮白肉和黄皮白肉3种类型。广西是我国特色水果的优势产区,是全国5个水果产量超千万吨水果大省之一,而火龙果业是广西特色水果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其中2019年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1],被列为广西“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水果品种[2]。火龙果在广西境内适宜种植区为崇左、钦州和南宁等地,主栽品种为自花授粉型品种桂香红系列、桂红龙系列、美龙系列、金都一号和台湾软枝大红等。煤烟病(Capnodiumwalteri)[3]主要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其发生与温度和湿度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适宜昆明地区作物煤烟病发生的温度为18~23 ℃,相对湿度为70%~80%,特别是晴朗天气后的持续阴雨天气,更有利于烟煤病菌孢子生长繁殖和侵染流行[4-6]。广西每年5-8月常出现高温多雨天气,致使易感病火龙果的嫩茎、花蕾和幼果发生煤烟病并迅速蔓延,病情逐年加重,影响火龙果植株生长、果实发育和果实外观品质,导致火龙果商品性降低。因此,探究火龙果煤烟病的发生动态,对确定其重要防治时期和筛选防治药剂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煤烟病是一类在热带果树上发生非常普遍的病害,主要由子囊菌亚门煤炱属(Capnodiumsp.)、小刺盾炱属(Chaetothyriumsp.)和小煤炱属(Meliolasp.)引起[7-9]。欧善生等[3]研究显示,为害广西火龙果茎和萼片的煤烟病病原物隶属于半知菌类煤炱属。邓海燕等[10]研究认为,火龙果套袋会提高其果实煤烟病发病率。唐景美等[11]研究发现,火龙果煤烟病在广西崇左市全年均可发生,在8-10月发生最严重。木霉菌FJ069对火龙果煤烟病病菌的抑制率达84.85%[12-13]。陈贵峰和唐明丽[14]研究发现,柑橘煤烟病的症状与小煤炱属等引起火龙果嫩茎和果实表面煤烟病的症状相似。陈玉森等[15]、农晶[16]分别报道了茉莉煤烟病和火龙果煤烟病的防治方法。在煤烟病防治药剂筛选方面,丁玲等[17]研究表明,引起蝴蝶兰煤烟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枝孢霉(Cladosporiumherbarum),可选用多种杀菌剂进行防治。肖倩莼等[18]根据热带果树煤烟病的为害特性及病原菌种类进行了防治药剂筛选。潘佑找等[19]研究显示,80%速克安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柑橘煤烟病的防治效果较佳,防效在70.00%以上。唐明丽等[20]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2000倍液+99%绿颖乳油300倍液对柑橘煤烟病的防治效果在95.00%以上,单用99%绿颖乳油200倍液的防效较高,而单用80%乙蒜素乳油1000倍液和75%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有较高的杀菌活性,防效均在60.00%以上。【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关于火龙果煤烟病发生动态及防治药剂筛选的研究鲜见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系统调查广西火龙果主产区火龙果煤烟病的发生动态,并开展防治药剂筛选试验,为确定火龙果煤烟病防治适期和选用有效药剂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火龙果主产区崇左市宁明县驮排镇(东经107°07′,北纬22°14′)和南宁市隆安县火龙果种植基地(东经107°69′,北纬23°17′)进行。这两个区域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中,崇左市宁明县驮排镇年均温度21.0~22.0 ℃,最冷月日均温度13.8 ℃,大于或等于10.0 ℃年有效积温为6500~7500 ℃,年无霜期356 d以上,年日照1700~1800 h,年降水量1200~1500 mm;南宁市隆安县火龙果种植基地年均温度21.5~22.0 ℃,最冷月日均温度12.8 ℃,大于或等于10.0 ℃年有效积温为6400~7300 ℃,年无霜期349 d以上,年日照1700~1800 h,年降水量1300~1600 mm。两区域火龙果种植园土壤均为酸性红壤土,pH 5.9~6.3,土地平整,排水良好,肥水充足。

1.2 试验材料

选定0.667 hm2未喷施防治药剂的火龙果种植园为火龙果煤烟病发生动态调查园,在煤烟病病情调查区域外,选择发生煤烟病较重的0.133 hm2火龙果种植园开展药效试验,时间分别为2018年8月和2019年8月。供试品种为红肉、自花授粉的金都1号火龙果,树龄4年。供试药剂详情见表1。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药剂防治试验设5个药剂处理(分别为A、B、C、D和E处理,表1),以清水为空白对照(CK)。每处理4次重复,每个试验小区为1个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24个小区,每小区面积25 m2,周围设置保护行。各处理按表1设定的浓度配制药液后,分别于火龙果嫩梢萌发期、每批次花蕾期、每批次果实谢花后2和15 d各喷雾1次,每小区均喷施药液(或清水)20.0 kg,以喷至火龙果植株表面均匀湿润为度。

表1 供试药剂的有效成分及浓度

1.3.2 调查项目及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火龙果煤烟病病情发生动态调查,每隔15 d调查1次。主要记录发生时间及温、湿度变化数据。根据火龙果植株生育期的不同,嫩梢期调查嫩梢的煤烟病病情严重度,花蕾期、开花期和幼果期分别调查花萼的病情严重度,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分别调查果实表面及鳞片的病情严重度,每点调查20个样本。如果病害症状仅在3个部位中的1个部位出现,另两个部位的调查指标值则记为0,依此类推。火龙果不同部位煤烟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见表2。

表2 火龙果不同部位煤烟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

于首次用药前和末次用药后15 d,在每个试验小区分别抽样调查嫩梢、花蕾、花萼及膨大期果实和成熟期果实各20个样本,记录每个样本发生煤烟病的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病情指数={∑[病情严重度级数×相应级别嫩梢(花或果实)数]/[调查嫩梢(花或果实)总数×病情严重程度最高级别值]}×100

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

式中,CK0为CK区药前病情指数,CK1为CK区药后病情指数,PT0为药剂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PT1为药剂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进行统计和制图,以SPSS 26.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以调查日期为横坐标,以病情指数、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等为纵坐标,绘制火龙果煤烟病发生动态变化曲线。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8-2019年广西火龙果煤烟病发生动态

从图1可看出,在2018和2019年,火龙果嫩梢的煤烟病发病高峰期均出现在4月下旬,此期病情指数峰值的平均数为4.92;花蕾的煤烟病在4-10月发生较重,分别于4月中旬、7月中旬和9月下旬出现3批次病情指数峰值,峰值平均数分别为2.44、3.68和4.41;花萼的煤烟病分别在7月下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出现3批次发病高峰,峰值平均数分别为3.58、3.68和4.31。

从图2可看出,2018和2019年各批次火龙果幼果的煤烟病均出现3次发病高峰,其中5月中旬和7月下旬分别出现2次发病小高峰,2次峰值对应的病情指数平均数分别为2.75和3.82,而9月下旬出现第3次发病高峰的病情指数平均数较大,为4.78;膨大期果实煤烟病在每年均出现3次发病高峰,其中在5月中旬和8月中旬分别出现2次发病小高峰,2次峰值对应的病情指数平均数分别为2.79和3.97,而10月中旬出现第3次发病高峰的病情指数平均数较大,为4.58;果实成熟期在每年均出现3次发病高峰,相应的病情指数峰值出现时间及峰值平均数分别是7月下旬为3.85,9月中旬为4.83,10月中旬为4.78。

2.2 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火龙果煤烟病的发生动态

从图3可看出,2018和2019年的4-10月,广西南宁市和崇左市月均温度在24.8~30.9 ℃,月均相对湿度在68.0%~86.0%。在该时期和该温湿度条件下,火龙果花蕾和果实煤烟病发生较重,病情指数介于2.6~4.7;2018年4-10月,火龙果花蕾煤烟病的病情指数从2.6上升至4.6,而2019年4-8月,花蕾煤烟病的病情指数从2.5上升至4.6,9和10月分别下降为3.4和3.1;在2018-2019年期间,火龙果果实煤烟病病情指数的动态变化情况与花蕾煤烟病相似。

2.3 不同药剂对火龙果煤烟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3可知,在2018年8月,5个药剂处理中对火龙果嫩梢、花蕾和果实煤烟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是D、E和A处理,其防效均在70.00%以上,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极显著高于B和C处理(P<0.01),三者排序为D处理>E处理>A处理。由表4可知,2019年8月的试验结果与2018年相似。可见,40%嘧霉胺悬浮剂750倍、500.0 g/L异菌脲悬浮剂750倍和440.0 g/L精甲·百菌清悬浮剂750倍液对火龙果煤烟病的防治效果均较佳,对火龙果煤烟病菌有较高的杀菌活性。

表3 2018年火龙果煤烟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表4 2019年火龙果煤烟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3 讨 论

孟娟娟[21]分析发现,陕西、河南和贵州等地苹果和李树的煤烟病病原菌包括锥梗孢属(Dissoconium)、后稷孢属(Houjia)、横断孢属(Strelitziana)、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拟维朗那霉属(Pseudoveronaea)、枝顶孢属(Acremonium)、枝氯霉属(Ramichloridium)、月盾霉属(Peltaster)和节担菌属(Wallemia),而本研究主要探究煤炱菌引起的火龙果煤烟病发生动态并进行有效药剂筛选,其他病原生物是否引起火龙果煤烟病有待进一步探讨。

农晶[16]研究认为,火龙果在高温多雨、通风不良、管理粗放、荫蔽潮湿条件下及分泌“蜜露”(排糖和排盐反应)的蚜虫和介壳虫等害虫多发时易发生煤烟病。本研究结果与其既有相似点也存在差异,相似点是广西南宁市和崇左市区域内在8-10月常出现频繁的高温多雨天气,火龙果煤烟病的发生程度较重;不同的是火龙果园在无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为害的情况下煤烟病发生严重,而发病严重植株嫩梢、花萼萼片和果实鳞片等部位的端部和末梢均分泌大量“蜜露”,为火龙果煤烟病病原生物提供了充足的培养基。本研究调查还发现,发病较严重的金都1号火龙果植株分泌“蜜露”较多,而发病较轻的台湾软枝大红等品种的植株分泌“蜜露”较少。因此认为,火龙果植株分泌“蜜露”与品种特性有关,分泌“蜜露”与火龙果煤烟病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但火龙果植株产生“蜜露”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余小丽[22]、俞忠[23]研究认为,在防治柑橘煤烟病所用的药剂中需加入杀虫剂防治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本研究以440.0 g/L精甲·百菌清悬浮剂、45%代森铵水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嘧霉胺悬浮剂和500.0 g/L异菌脲悬浮剂进行火龙果煤烟病防治,在未加入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杀虫剂的情况下,对火龙果嫩梢、花蕾和果实煤烟病的防治效果均在70.00%以上。在上述4种防治火龙果煤烟病杀菌剂的药液中,分别加入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剂是否能获得更好的防病效果,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农晶[16]研究发现,用咪鲜胺+异菌脲、50%多菌灵800倍、代森锰锌1000倍、30%嘧霉胺1200倍液和丙环唑等进行柑橘煤烟病防治效果较佳,而本研究中440.0 g/L精甲·百菌清悬浮剂、40%嘧霉胺悬浮剂和500.0 g/L异菌脲悬浮剂对火龙果煤烟病的防治效果均在70.00%以上,防治效果也较好,可在火龙果煤烟病防治中交替使用。

4 结 论

在广西崇左市和南宁市,宜在每年4-10月各月的上旬进行火龙果煤烟病防治,重点在火龙果植株煤烟病未发生前进行预防,在发病初期进行治疗。在火龙果各生育期可交替轮换使用40%嘧霉胺悬浮剂750倍液、500.0 g/L异菌脲悬浮剂750倍液和440.0 g/L精甲·百菌清悬浮剂750倍液进行火龙果煤烟病防治药剂。

猜你喜欢
蜜露花蕾悬浮剂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蝴蝶花
这是我应该知道的
这是我应该知道的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我来了
Paper blossoms
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