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北京话

2021-08-23 18:25王海滨
北京纪事 2021年8期
关键词:管虎倍儿儿化

王海滨

2003年,我负笈北上来北京定居,最初租住在西三环紫竹桥附近一幢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筒子楼里,北京话天天能闻,话语后是一张张或随和或淡然或洋溢的老北京人的面孔,久居其间,似在故土,并未有违和之感。

在我们山东老家,表达特别的意思,一般用形容词“太”“很”或者直接就用“特别”(唐山等地用“忒”),北京则用“倍儿”:某某人倍儿好,某某东西倍儿贵。细细一琢磨,倍不就是有双份的含义吗?双份儿不就是特别了吗?真是既形象又准确。

在北京,要是被称作“棒槌”,完了,那可不是夸奖你长得粗壮结实像实木棒槌,而是在笑话你“不懂行、门外汉”。

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中有一个角色是戏院的关老板,满嘴京腔京韵,开口一句“别价——”最初看了似懂非懂,现在弄清楚了,“别价”就是别这样那样的意思,也可以叫“甭(béng)价”。

等到管虎的电影《老炮儿》要上映,坐在管虎的工作室里,听他一解释,才明白什么是“老炮儿”:原来是老泡儿,北京俚语,就是专指提笼架鸟无所事事的老混混儿。冯小刚扮演的一个北京老混混儿的故事,一定很有趣。所以急于想看。

早就沉迷北京话中的儿化音,感觉充满水气儿,绵软帖耳,及至久居北京坊间,才发现单单这儿化音也复杂得很,有些必须加,有些又必须不能加。比方说,对于城门 (东直门、朝阳门、正阳门等)和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故宫)等重要地点不能儿化;而对于菜市口、珠市口等民间地界则全儿化为“菜市口儿”“珠市口儿”。而且即便加儿化音,也要加对地方,比仿说猫腻要念成猫儿腻,儿化音一定要加在猫后边,不然的话就错了,倘若念成猫腻儿,完了,你是东施效颦。

又过了几年,我在一新小区购置了自己的房子,入住以后,才发现外乡人居多,竟听不到太多北京话了,每天上班下班,途经小区,抬头遇到的是五湖四海的人,舉耳听到的是天南地北的话,只有在居委会那里,还能捕捉到地地道道的北京话,字正腔圆,一口水音儿。有一天,和几个北京土著的朋友聊天,就说到了这个话题,他们频频颔首说,不单单是在我们小区,好像在整个北京城,地地道道的北京话好像也在减少。

原汁原味的北京话真的是在减少吗?

细想好像不是。

语言和社会一样,越是封闭,发展就越慢;越是开放,发展就越快。在北京话发展的历史上,北京话既和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不断产生交流,也和各地的汉语方言有频繁的接触。1000多年来,北京话就是始终处在这种十分开放的环境之中,所以和汉语其他方言比较,是发展最迅速的汉语方言。

现在,北京以它博大包容的胸襟,接纳越来越多的外地精英,他们来到北京,扎根生息,全身心地融入这座古老却又年轻、传统却不乏现代的城市,为这座城市创造进步与发展,给这座城市留下爱和智慧。他们的生活节奏已完全融入了这座城市,他们的生命脉搏和老北京人一起起伏,他们哪里还是外地人呢?已然是新北京人,无论他们什么腔调,他们说的就是北京话,新北京话,因为话语间体现的还是固有的北京精神。

不信?

那就去中关村、CBD、中轴线、798等等地方,静下心来,聆听一下新北京话吧。

仍然那么有味儿。

编辑 韩旭

猜你喜欢
管虎倍儿儿化
图说
有趣的“儿化”
管虎:有时候忍耐和承受力更重要
爱在路上
北京话(36)
老张回家记
管虎:迟到10年的婚礼给我的“花房姑娘”
THE RAP BATTLE FOR CHINA
“性感女神”梁静,在“三角恋情”中穿梭出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