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1-08-23 10:02李悦悦
考试周刊 2021年56期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李悦悦

摘 要: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大部分教师面临的一大教学难题。低年级小学生汉字储备量少,阅读能力不高,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难以有效地理解阅读内容,这导致阅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详细阐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低年級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信息技术;策略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地改进。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学科教学中,使得教育改革进入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阶段。在此阶段,信息技术成为教师组织学科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信息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着教学方式,提升着教学效果。阅读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低年级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他们汉字储备量不足,阅读能力不强,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无法理解字词含义、难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这使得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信息技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如上问题,利用信息技术组织低年级阅读活动,可以将复杂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的图片、动态的视频,使学生切身地体验具体场景,顺利地理解文本内容。对此,笔者在开展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多样地利用了信息技术,具体利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如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低年级是小学生初步体验阅读活动的起步阶段,也是小学生形成阅读兴趣的主要阶段。在刚刚接触阅读的时候,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主动地走进阅读活动中,大量地阅读文本,切实地积累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水平。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阅读场景是其中之一。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了情境教学法,即指导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应用多样手段创设教学场景。信息技术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种手段,可以使创设出的教学情境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对此,笔者在实施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以《秋天》教学为例,这篇文章利用简单的语言勾画出了秋天的景象,展现出了秋天的特点。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早已经历了数个秋天,对秋天有了感性认知。于是,立足学生的生活经历,笔者在组织导入活动的时候,直接利用信息技术展现了校园中秋天的景色。熟悉的生活场景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在他们观看的时候,笔者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视频中展现的是哪一个季节的场景吗?这个季节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我的追问下,学生们自主地迁移生活经验,积极表达。在学生的踊跃参与下,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自由起来。同时结合学生表达的内容,笔者顺势其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大家刚才的表述,我们可以发现,大家眼中的秋天是不一样的。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作者对自己眼中的秋天进行了刻画,你们想知道他眼中的球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部分学生走进文本中,对秋天景色展开探究。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新知活动,便于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二、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随文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小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需要完成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随文识字是新课改背景下备受广大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猜测、感知不同汉字的含义,实现对汉字的有效理解,初步扫清阅读障碍,为学生理解文本做好准备。对此,笔者在实施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时候,同样利用随文识字法引导学生们边读课文边学汉字。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笔者还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们展示图片,使他们图文结合掌握汉字,同时从中体验到汉字学习乐趣。

以《静夜思》教学为例,“床”是学生在这节课中需要掌握的一个汉字。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现了生活中常见的床的图片,使学生图文结合地迁移生活经验,将生活中的卧具与“床”字建立联系,初步地理解其含义。之后,笔者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床”具有“井上围栏”的含义,同时联系具体的语句,使学生了解这里的“床”不是我们平时睡觉的床,而是井上的围栏。借此使学生在理解汉字含义的同时,理清诗句的意思,顺利地掌握古诗词。此外,如此讲解还可使学生开拓视野,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自主地搜集、阅读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展现场景,辅助学生理解文本

阅读文本是作者描写具体场景的载体。简单地说,在每一篇阅读文本中,作者使用不同的方式描写了不同的场景。体验场景是学生理解阅读文本内容的主要途径。低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体验直观的事物过程中,使学生产生直接的经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早已重视展示阅读场景,却一味地采用语言讲述的方式,复杂的语言加重了学生的理解负担,导致学生在场景中阅读理解文本的效果不佳。阅读文本中的场景是以语言文字形式展现出来的,迎合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打破语言讲述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地展现场景,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走进具体场景中,自主感知,理解文本内容。

以《乌鸦喝水》教学为例,了解乌鸦是如何喝到水,明白乌鸦的聪明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乌鸦将石头放进水瓶中喝到了水,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对此产生了质疑:为什么将石头放到水瓶中,乌鸦可以喝到水呢?为了解决学生的疑惑,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直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乌鸦喝水的场景。具体而言,笔者利用微课,向学生动态地展示了一只乌鸦往水瓶中不断投放石头的画面。在视觉的作用下,学生发现当水瓶中投放的石头越来越多的时候,水瓶中的水位线在不断地上升,慢慢地上升到瓶口,乌鸦低下头就可以轻松地喝到水。由此可以看出,在体验具体场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地解决阅读困惑,理解文本内容。在此过程中,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将石头投放到水瓶中,水瓶中水的水位线会上升呢?”这是学生主动思考的结果,笔者给予了鼓励。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笔者无法用三言两语将这一现象解释清楚。于是,笔者将课前准备好的微视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鼓励学生课后自主观看,并总结出问题答案,在微信平台上展现自己的答案。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笔者会联系他们给出的答案,结合微课视频,详细地介绍乌鸦喝水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借此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同时积累科学经验。如此一来,不但使学生敢于开口提问,还使他们产生了探究科学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低年级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