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与载体

2021-08-23 02:35丁溦郭金磊
考试周刊 2021年5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小学载体

丁溦 郭金磊

摘 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在中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虽然劳动教育也属于教育的范畴,但是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重在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因此,学校要想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就需要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载体进行全面的思考,通过多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主要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与载体进行相关讲解。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内涵;载体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不仅要求中小学生在学习阶段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德智方面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各个中小学校也积极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载体进行深入研究,力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 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教育不等于技术教育

现如今在我国的中小学,通常将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和技术教育统称为劳动教育,导致劳动教育的内涵比较混乱。其中技术教育一般指的是高中新课程里面的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育是在1981年由教育部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提出,文件里面第一次设立了“劳动技术”这个概念,直到现今上海二期改革还存有这个解释。劳动和技术教育是在国家提出了新课改教学政策之后,被中小学基础教育所应用,它是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一部分,学者通常将其与劳动技术教育列为同等概念。劳动教育在理论上与“劳动和技术教育”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它们的教育性质有所不同,在《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就有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解释,其中提到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组合而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以思想教育为辅。技术教育是以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为主,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为后面的普通教育打下良好的根基。由此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之处,然而在新课改政策颁布之后,它直接被列入综合实践课程里面,导致劳动和技术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通常会形成双重的教学目标,分别是劳动技术教育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劳动习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并且在教育学生劳动观念的过程中,还要加强他们的技能教育,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劳动教育代替了技能教育,或者是技能教育代替了劳动教育,使得很多学校在进行劳动和技能教育的过程中,不知道是以劳动教育为主,还是以技术教育为主。尤其这几年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大,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学习知识为主,减少了劳动的次数,导致有的学生出现了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没有正确的劳动意识和行为,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的情况,影响了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行为、劳动意识以及劳动情感。根据不同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是学校实施这项教育内容的前提,这需要与学生的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家长能够积极地配合学校,在家里面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通过学校与家长合作的模式,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自助劳动,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系鞋带、叠被子、洗衣服、准确上学用品,减少对家长的依赖,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公益劳动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由教师组织学生去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的活动,还有在生活中养成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服务劳动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问题时,学会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为社会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生产劳动就是在学校的组织下,去当地企业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这项教育任务主要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

三、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载体

(一)劳动课程载体

这里所说的劳动课程与文化课程有所不同,它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劳动形成正确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达到某些目的,没有文字作业。对于小学的劳动教育来说,学校可以设立单独的劳动课程,给教师指定劳动教育教材,将课堂教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由教师给学生讲解相关的劳动知识,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差,他们对其中的一些文字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比如在讲解到学校劳动时,很多学生不知道学校劳动是什么,教师可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劳动教育视频,查找一些适合学生观看的视频。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劳动教育的课堂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明白学校劳动就是打扫卫生、摆放桌椅、擦黑板等。当学生明白了这些学校劳动的含义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后半部分,组织学生将自己座位周围的环境打扫干净,让他们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劳动意识。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身份对某些劳动概念进行讲解,这样教师可以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分析他们对劳动的认识。当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时,比如他们会将家庭劳动理解为帮助父母减轻负担,教师可以在他们讲课结束之后,在班级上告诉同学家庭劳动的含义,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员,所以进行家庭劳动并不是以幫助父母为主,而是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加美好。对于初中劳动教育来说,学校可以设立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在理论课程上给学生讲解相关的劳动理念,在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比如在植树节,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公园,给花草树木浇水、施肥,这样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意识到保护花草的重要性,还能形成互帮互助、关爱他人的心理,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对于高中劳动教育来说,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大部分学校基本上已经不设立劳动课程,再加上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以学习为主,很少参加学校和家庭的劳动,导致他们缺乏劳动教育,针对这样的现状,学校可以在周末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图书馆或者杂志社参加生产性的劳动,比如整理书籍、记录借书名单等;或者让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社区里面帮助他人,比如有些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可以让高中生在休息时间,给他们讲解手机的使用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地进行服务劳动,还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人。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中小学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