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新思维

2021-08-23 01:05何雁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自我成长思维模式

何雁彩

关键词:思维模式;自我成长;成长型思维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2-0037-03

【活动背景】

青少年在中学阶段对自身的关注变得敏感,诸如“我是谁”“我该怎样看待成败”等问题会引起每个青少年的思索。本课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和成长型思维理论,帮助七年级学生清晰地认识和调整自我看待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思维模式的觉察与调整,建立更有弹性的认知行为系统应对挫折与挑战。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的触发机制,以及思维的可塑性。

情感目标:体会到成长型思维推动探索的喜悦,激发自我成长的动力。

技能目标:有意识捕捉习惯性思维,并学会把固定型思维转换为成长型思维。

【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把固定型思维转换为成长型思维。

难点: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觉察自我,勇于尝试用成长型思维鼓励自己,促进自我成长。

【活动方式】

情景体验法、多媒体教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锁扣、课堂学习单。

【活动过程】

一、热身导入,活跃思维

观看“试跳的女孩”视频,导入主题。

视频内容: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家里不停地往高于腰的塑料凳上跳,多次尝试未成功后,爸爸鼓励孩子继续尝试,提醒她要注意手臂动作,小女孩在凝神蓄势后终于试跳成功。

提问:1.猜猜视频中爸爸跟小女孩说了什么话?2.小女孩在试跳时跟自己说什么?

小结:刚才同学猜想的这些内心语言反映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心理学上称之为成长型思维。而对于现今的固定型思维我该怎么办呢,怎样运用成长型思维呢?这应该是很多同学关心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谈谈怎样“解锁新思维”。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小女孩跳凳子视频,让学生关注思维模式与试跳成功的关系,引起学生对成长型思维的好奇和兴趣,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导入课题。

二、锁扣挑战,体验思维

1.锁扣挑战规则:

(1)四人一组分发环套。3分钟时间。

(2)尝试旋转锁扣,把它们分开,无需使用蛮力。

(3)重新锁回去。

2.暂停活动,提问并请同学在黑板上记录想法:

(1)成功时,你怎么想的?接着你是怎么做的?

(2)没有成功时,你又有怎样的想法?

(3)什么情景容易引发固定型思维?

3.请同学觉察出现不同思维时对自我行为的推动作用,并反思固定型思维的触发条件。根据上节课的了解,我们对两种思维有了初步识别的能力。当出现固定型思维时,面对挑战和困难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而成长型思维会让我们保持更多的激情和好奇,就算失败了也相信不断努力会有进步的。

设计意图:在锁扣挑战中捕捉习惯的思维,用文字呈现出来,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固定型思维的触发机制。

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经觉察到了,在某些时候或场景我们都很容易出现固定型思维,那我们还能改变吗?

三、思维可塑,掌握转换

(一)活动——我的思维能改变吗?

视频:神经心理学家埃莉诺·马奎尔(Eleanor Maguire)在2007年研究了59名司机的大脑,这些司机正进行伦敦出租车司机执照培训。这些准备成为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成人,必须在3至4年的学习期内熟悉2.5万条街道。这是件难度极高的事,只有一半求职者能够胜出,获得正式的执照。

埃莉诺·马奎尔利用磁共振成像测量了司机学习开始时和最终考试后海马区——大脑中的记忆中心的大小,发现在4年学习期间,最终取得执照的司机大脑海马后侧明显增大,体积比平均值大得多。

回答问题:

(1)成为出租车司机要经历怎样的考试?

(2)这使他们的大脑发生什么变化?

(3)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可能大家以前只是觉得,在你们这个年龄阶段学习成绩才容易突飞猛进,可从伦敦出租车司机大脑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持续三四年的学习能让一个成人的大脑海马体增大,功能增强。说明了每个人的一生,通过专心致志的努力和练习,都能使得大脑功能更加强大。

设计意图:从实证研究中了解大脑的可塑性,激发学生学习成长思维的兴趣。

(二)练习思维转换技巧

从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实验中我们知道,4年的不断记忆和练习会让大脑管空间记忆的海马体增大,也就是比普通人更活跃。所以,我们的大脑具备无限的可塑性。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把自己的固定型思维转换为成长型思维。

那怎样把刚刚在活动中用的思维方式迁移到生活学习的其他方面呢?

小组讨论:请大家从“思维宝库”中选取努力、挑战、尝试等词或意思,把黑板与投影的上节课搜集到的固定型思维切换为成长型思维,并用思维导图展示出来。

练习的固定型思维:

A.我不是学歷史的料。

B.我说话太直,不太敢在人多时说话。

C.我根本没办法和父母沟通。

提问:当你们练习转换后,你有何新的感想?

小结:平常这些看起来很正常很合理的想法,现在,被我们定义为固定型思维。其实我们以前没意识到,这样想会限制我们接受挑战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我们需要多点留意自己的想法,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时常涌现固定型思维的时候,要马上关注这些词语,去把它转变为成长型思维,让自己成为一个更积极、更努力、更有活力的人。

猜你喜欢
自我成长思维模式
珊珊的选择
痛并快乐着,累并幸福着
搭建心理剧舞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简析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考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分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影响阅读对话的三个瓶颈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