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2021-08-23 02:53谢心雨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多模态

摘要:社会符号学作为符号学的一个分支,目的是研究人类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意指实践活动。韩礼德(1978)首次把社会符号学这一概念运用于语言学,受韩礼德先生社会符号学理论的影响,多模态的意义建构被广泛关注,因此诞生了“多模态符号学”,即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研究。本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70周年校庆徽标为例,阐明数字,色彩,构图等非文字形式的社会符号如何实现校庆徽标这一模态话语的意义构建,同时探究校庆徽标这一类模态所传达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多模态;校庆徽标

Abstract:As a branch of semiotics, social semiotics aims to study human's ideographic practice in a specific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Halliday (1978) first applied the concept of social semiotics to linguisti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alliday's social semiotics theory,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multimodal was widely concerned. Therefore, "multimodal semiotics" was born, that is, multimodal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emiotics.Taking the logo of the 7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llustrates how non-literal social symbols such as numbers, colors and composition realize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odal discourse of the university anniversary logo, and explores the social meaning conveyed by such modes of the university anniversary logos.

Key Words:Social semiotics;Multimodal notation;University annniversary logo

About the Author: Xie xinyu was born in 1998 in Mianyang, China. She is a postgraduate student of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Her research interests lie in Chinese multimodal, Mechanisms of adult implicit theory of mind.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以及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交流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社会活动的信息传递越来越多元化、数字化、多模态化。张德禄(2009)指出“多模态话语指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文字、语音、图像、色彩、音乐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进行社会交际的现象”。西方的一些学者从图像、数字、手势、电影等各个方面构建了语法语义系统,搭建了模态的研究框架。

图像作为重要的传达信息的非语言手段,广泛运用于社会,由于文字本身特点所导致的非简洁性,各类标志设计通常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如品牌商标、大型活动的徽标、公司标志等,能更清晰地傳递意义。本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70周年校庆徽标为例,考察其所传递的模态意义,对多模态话语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多模态话语的理论内涵

韩礼德(1978)认为:“语言是社会符号”,首次把社会符号学的概念引入语言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Kress & Van Leeuwen(1996)在韩礼德划分出的语言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将语言的功能延伸到视觉层面,区分了多模态意义系统的三种意义: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并一一对应语言的三大元功能。

二、以川外校庆徽标为例的多模态话语构建

如图1所示,川外70周年校庆徽标以眼睛和船帆造型为主要形象,融合了“70”“SISU”“1950-2020”等元素,底部配有中英文以点明徽标的主题。徽标整体含义为“放眼世界、扬帆远航”,数字“70”与上下两条缎带结合,缎带由细变粗,形成了眼睛的形象,有一定的延展性,契合“放眼世界”之意、“7”不是一笔写就,而是两笔构成展开的船帆形状,蕴意“扬帆远航”;同时,数字“70”整体刚劲与包容并蓄,表明了学校建校70载,风雨兼程,体现川外人始终秉承的“守责、求实、开放、包容”的川外精神,寓意七十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1950-2020”不但包含了对过去的回顾,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望,表明这不是终点之意;“SISU”是学校英文名“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y University”的缩写,颜色为大红色,代表了热情又充满斗志的学凤,也烘托了校庆的喜庆热烈的气氛。徽标整体的颜色是橙红色,像日出之时天空云彩的颜色,表明了川外像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充满朝气,气势蓬勃,哪怕历经70年,前进的步伐依旧轻快活泼,代表着全体川外人拼搏进取,砥砺前行的精神。

(一)徽标的再现意义

根据Kress & Van Leeuwen(1996)的观点,再现意义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校庆徽标属图像一类,通过图像来传递象征意义,整体布局以及文字意义,是一种概念再現。

从整体来看,图1校庆徽标的布局非常简洁大方,以白色为底色,使得整个徽标都非常清晰,每个元素得到凸显。徽标上半部分的眼睛和船帆造型是整个徽标的中心所在,承担了多重的象征意义,再现了校庆的主题概念。下半部分则是郭沫若先生提写的校名,与徽标主题和英文相辅相成,庄重而喜庆,体现了学校开放包容的精神。整体图像、文字和色彩搭配相得益彰,再现了所要传达的客观内容和客观事物。

(二)徽标的互动意义

观看者能通过图像对图像里的客观事物建立特定联系,来产生与图像的互动。

首先从两者之间的接触来看:川外校庆徽标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当观看者接触到图像时,就会自动接收到校庆徽标传达的含义(70是川外建校到现在的时间),两者是输出和接收的关系。

其次从视角来看:视角可以表示观看者看向图像的角度。一般平视代表平等,仰视代表观看对象地位较高。这个徽标采用的是平视角度,说明学校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也表明了学校希望学生能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拳拳之心。

再者从社会距离来看:图像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的远近代表社会距离的远近。我们能从徽标中看到眼睛,没有除眼睛之外的其他感官,说明两者之间社会距离很近,表达了学校关怀学生,学生心系母校的感情。

(三)徽标的构图意义

徽标的构图意义按Kress & Van Leeuwen(1996)的观点,可大致分为信息值、显著性和取景。这里从徽标的显著性入手,说明校庆徽标的构图意义。

显著性指的是图像元素有多大程度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一般可通过元素尺寸、色调值大小、前景背景放置来实现。川外校庆徽标以简洁为主,以白色为背景,来突出前方的主体意象,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整体徽标又以红色为主色调,与白色形成鲜明对比,更加体现出喜庆热烈的氛围,两条弧形缎带交汇的地方嵌入“SISU”“1950-2020”,数字与图像融为一体,使整个构图自然流畅。图像的三种意义巧妙联合,共同形成了有机整体,最大程度地表达设计者的情感意图。

三、结语

在多模态话语背景下,单是文字形式难以传达丰富的内涵,校庆徽标作为图像的一个部分,主要运用于庆祝学校创立的周年,用布局、色彩、构图、数字等元素表达特定的含义。从社会符号学视角下分析川外70周年校庆徽标,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除文字外的社会符号的重要性,是我们进行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这些社会符号的研究,可以提高我们对其的识读能力。

注释:

[1]Halliday,M.A.K.(1978).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Edward Arnold(Publishers)Limited.

[2]]Kress,G.,&Van Leeuwen,T. (1996).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London:Routledge.

[3]韦琴红,兰艺婧.多模态符号学视角下音乐话语与城市身份构建———以杭州 G20 晚会《美丽的爱情故事》为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0(15):65-69

[4]李战子,陆丹云. 多模态符号学: 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J].外语研究,2012( 2):1-8.

[5]王振华,瞿桃.多模态语篇的评价研究: 过去、现在与未来[J].外国语,2020(6):42-51

[6]社会符号学视角下多模态话语的意义构建——以陇东学院 40 周年校庆徽标为例[J].智库时代,145-146

[7]胡壮麟,张德禄,朱永生,李战子.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M].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8]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30.

[9]胡慧慧.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5):109-110.

[10]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 2007(5):82-86.

作者简介:谢心雨(1998-),女,四川绵阳人,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多模态、成人内隐心理理论机制

猜你喜欢
多模态
多模态视角下《星际穿越》的存在哲学隐喻解读
基于多模态视角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计
多模态语境下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探讨
多模态话语中的詹姆斯·卡梅隆电影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多模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探析多模态环境对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英语文化PPT课件的多模态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