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联合菖蒲郁金汤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研究

2021-08-24 05:53孙志华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郁金甘露醇菖蒲

高 亮 陈 瑞 邱 爽 孙志华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河南驻马店 463000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M)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儿科常见病,以发热、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不同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病情轻者可在数日后自行缓解,部分患儿若不及时治疗,轻度脑炎可能迅速进展为重症脑炎,导致脑膜及脑实质受损,患儿出现残疾甚至死亡,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临床一般采用降颅压药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2]。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学者将中医药应用于重症VME的辅助治疗中,不仅可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3]。根据VME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为“痫病”“惊风”范畴,治宜清热化痰、通腑开窍。菖蒲郁金汤出自《温病全书》,具有清营透热之功效,其主治之证与VME极为相似。本院将菖蒲郁金汤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小儿重症VME,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65例重症VME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8±1.1)岁,年龄范围为4~8岁;病程(4.4±1.1)d,病程范围为2~7 d;发热19例,头晕13例,抽搐10例。对照组33例,其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5.6±1.2)岁,年龄范围为4~8岁;病程(4.1±1.0)d,病程范围为3~6 d;发热21例,头晕12例,抽搐9例。2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重症VME诊断标准[4];年龄1~10岁;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颅脑外伤;由细菌、真菌等其他病原体导致的颅内感染;合并精神障碍,依从性较差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入院后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营养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照组患儿予甘露醇注射液(河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529)静脉滴注,0.25 g/(kg·次),1次/d,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菖蒲郁金汤治疗,方药组成为石菖蒲9 g,郁金6 g,竹叶9 g,连翘6 g,牡丹皮9 g,炒栀子9 g,灯芯草6 g;随证加减:兼胸腹灼热者加用柴胡、黄芩、黄连;见抽搐者加用水牛角;发热轻者去炒栀子。上述药物均由本院煎制,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服用7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根据发热、神昏、头晕、纳呆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别计1~4分,分数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中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pecific protein 100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儿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脊液中S100β、NSE水平。

比较2组患儿治疗期间神志障碍、抽搐、呕吐、肌力下降等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脑脊液中S100β、NSE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脑脊液中S100β、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脑脊液中S100β、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脑脊液中S100β、NSE水平比较

2.2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2.3 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神志障碍、抽搐、呕吐、肌力下降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3 讨论

重症VME具有病程长、危害大等特点,其病理机制复杂,一般起病较轻,症状不明显,但可迅速发展引起患儿颅内压增高,导致多种严重后果,临床上单纯使用降颅压等西药治疗已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根据中医标本兼治原则,联合菖蒲郁金汤进行治疗。

西医认为,VME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损伤性疾病,临床治疗时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抗感染、降颅压等,但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并不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5]。患儿颅内组织器官并未发育完全,抵抗力低下,在受到病毒侵犯时,极易引起脑部功能障碍,造成严重后果。根据VME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为“痫病”“惊风”范畴,以风热之邪内侵,痰热内动,上扰清阳,腑实窍闭为主要病因病机[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 d后,观察组发热、神昏、头晕、纳呆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更为迅速,说明采用菖蒲郁金汤联合甘露醇治疗重症VME更有利于加快临床症状的缓解,与李金萍等[7]学者研究结果相吻合。究其原因,VME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应以清热化痰、通腑开窍为治疗原则,而菖蒲郁金汤具有清营透热之功,对小儿重症VME表现的发热、头痛、神志障碍治疗效果极佳。在西药降颅压前提下,应用菖蒲郁金汤,此方中石菖蒲性味温苦辛,具有化痰开窍、开胃醒神之功;郁金性味寒苦辛,可化痰散结、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牡丹皮性味寒苦辛,可清肝泻火、活血化瘀;连翘、栀子性味苦寒,可凉血解毒、清热利湿,栀子炒制后清热效果更佳;竹叶性味寒甘淡,可清热除烦、生津利尿。诸药合用,共奏醒神开窍、除烦凉血、清热息风之功,对减轻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具有极佳效果[8-9]。而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石菖蒲、郁金、栀子具有抗感染、抑制病原微生物增殖等作用;牡丹皮中有效成分丹皮酚也具有消炎止痛、镇静解痉之功。

脑脊液中S100β及NSE水平是临床上常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脑损伤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S100β及NSE在脑脊液中含量极低,但当神经系统受到感染、脑组织受损时,S100β从脑垂体及神经胶质细胞中释放出来,进而使脑脊液中S100β浓度升高[10]。NSE则仅存在于神经细胞中,可作为中枢神经损伤的特异性指标[11]。本次研究结果中,治疗7 d后,2组患儿脑脊液中S100β及NSE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菖蒲郁金汤联合甘露醇治疗重症VME可明显减轻颅内组织损伤程度,促进损伤修复。考虑原因可能为甘露醇作为水溶性降颅压药物,可直接通过血脑屏障,从而降低脑脊液中S100β及NSE水平,联合菖蒲郁金汤修复患儿中枢神经及脑组织损伤,促进神经元分化,更进一步降低脑脊液中S100β及NSE浓度。

综上所述,甘露醇联合菖蒲郁金汤可明显改善重症VME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减轻颅内组织损伤,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郁金甘露醇菖蒲
安宫牛黄丸中郁金的本草考证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用菖蒲水洗头(环球360)
“一指禅”爸爸
重阳席上赋白菊
甘露醇有很多用途
甘露醇有很多用途
室雅菖蒲清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水草精英”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