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甜糯玉米红花玉景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2021-08-24 08:24李艳艳杨阳司聪聪史晓杰余俊周鸿章
长江蔬菜 2021年14期
关键词:苏玉鲜穗斑病

李艳艳,杨阳,司聪聪,史晓杰,余俊,周鸿章

(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10014)

鲜食甜糯玉米栽培相对简单、周期短、经济效益明显,深受玉米种植者的欢迎[1]。彩色甜糯玉米甜糯可口、营养丰富,并且含有水溶性花青素,符合营养学家倡导的“黑色、粗食、天然”三重膳食保健理念[2]。随着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突出,鲜食玉米作为合适的农产品深受欢迎,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逐年上升,2007 年江苏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约2 万hm2,2014年在8 万hm2以上[3]。选育和推广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彩色甜糯玉米新品种已成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创制优质、高配合力的自交系着手,在保证优良品质的基础上提高产量,筛选出优质彩色甜糯玉米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进而推动鲜食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1 选育过程

1.1 父母本选育

父本LKTN-027 是将京甜紫花糯二号与甜玉米品种中农大414 杂交再与京甜紫花糯二号回交后自交,选留红色糯籽粒种植后连续自交而育成的自交系。

母本LKN-053 是将中糯2 号与万糯2000 杂交后选株自交,按照系谱法,并结合植物性状、抗病性、抗逆性、品质、商品性等连续自交6 代而成。

1.2 配制F1 代杂交组合

2015 年春以LKN-053 为母本、LKTN-027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LKN-053×LKTN-027。2016-2017 年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综合表现为产量高、抗性好和品质优良,定名为红花玉景;2018-2019 年参加江苏省鲜食糯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2021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玉20210030。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①品比试验 2016-2017 年春季4 月在丹阳市、宿迁市、金坛市、海门市、如东市、如皋市、南京市、姜堰市、江阴市、兴化市进行品比试验,以苏玉糯5 号为对照。随机区组排列,2 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种植密度为3 200 株/667 m2。试验结果表明(表1),红花玉景2016 年667 m2平均鲜穗产量892.4 kg,比对照苏玉糯5 号平均增产8.5%;2017年平均鲜穗产量891.7 kg/667 m2,比对照平均增产8.8%;2 a 平均鲜穗产量892.0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65%。

红花玉景

表1 红花玉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②区域试验 2018-2019 年参加江苏省鲜食糯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小区面积15 m2,每小区种植4 行,种植密度4 500 株/667 m2,对照品种苏玉糯5 号。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其中1 个重复供品尝鉴定和评价,纯作,四周设保护行。统计分析用2 个重复数据进行。以当地适宜播期为准。试验结果表明(表2),红花玉景2018 年平均鲜穗产量787.8 kg/667 m2,比对照苏玉糯5 号增产0.5%;2019年平均667 m2鲜穗产量为808.2 kg,比对照增产2.3%;2 a 平均鲜穗产量798.0 kg,比对照增产1.4%。

表2 红花玉景区域试验结果

2.2 品质

2018-2019 年对果穗感官、蒸煮品质进行评价(表2),红花玉景2 a 综合评分最高为85.6 分,较对照苏玉糯5 号2 a 最高分(85.0)高0.6 分。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0%。

2.3 抗病性

红花玉景2018-2019 年2 a 区试平均倒伏率0.7%,抗倒性强。田间病虫害调查结果表明,大斑病5 级,小斑病5 级,茎腐病3 级,纹枯病5 级,抗性与对照相当。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红花玉景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纹枯病,感瘤黑粉病,高感腐霉茎腐病、南方锈病。

3 品种特征特性

红花玉景为半紧凑型甜糯玉米杂交品种,春播鲜果穗成熟期83.5 d。株高238 cm,茎穗位高123 cm;穗长18.2 cm,穗粗4.5 cm,秃尖长1.0 cm,每穗14.5行,每行34.8 粒;千粒鲜质量300 g,鲜穗出籽率67.3%;空秆率0.9%,倒伏率0.9%。籽粒红白相间,甜糯型,穗轴白色,果穗锥形。品质综合评分85.6分。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0%;鲜穗产量798 kg/667 m2以上。适宜在江苏省糯玉米生产区种植。

4 栽培要点

根据上市时间及不同栽培方式,合理安排播期,播种须保证土壤温度稳定在12℃以上。在江苏同一生态区内春播3 月10 日至4 月10 日,秋播7月15 日至8 月10 日。667 m2播种量1.5~2.0 kg,种植密度3 000~3 500 株。合理施肥,有机肥与氮、磷、钾合理搭配,每667 m2施肥总量一般不低于纯氮20 kg、五氧化二磷10 kg、氧化钾15 kg。肥料分配一般为基肥40%,苗肥20%,穗肥40%。结合施肥及时中耕,做好培土壅根以防倒伏。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及时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地下害虫、食叶害虫、玉米螟、粗缩病、大斑病等。适时采收,一般授粉后20~24 d 采收青穗。

猜你喜欢
苏玉鲜穗斑病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2019年东台市夏玉米品种适应性种植研究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华耘花糯402”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糯玉米“天彩二号”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转继承
北街女孩
密度、播期对杂交糯玉米遵糯4号鲜穗产量的影响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小斑病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