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拔牙术对埋伏多生牙儿童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1-08-25 03:15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口腔科475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上颌微创患儿

刘 锐 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口腔科 475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诊治的60例埋伏多生牙患儿,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9.24±2.15)岁;多生牙位置:上颌前牙唇侧5例,上颌前牙腭侧19例,上颌前磨牙腭侧1例,下颌前磨牙颊侧2例,下颌磨牙颊侧3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18±2.19)岁;多生牙位置:上颌前牙唇侧4例,上颌前牙腭侧21例,上颌前磨牙腭侧2例,下颌前磨牙颊侧1例,下颌磨牙颊侧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经X线曲面断层片确诊为多生牙;②交流沟通无障碍;③精神状态良好;④患儿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肺等器官功能障碍;②拔牙禁忌证;③恶性肿瘤患儿;④合并精神类疾病患儿;⑤凝血功能障碍;⑥中途退出本研究或未完成相关数据随访统计;⑦治疗依从性不高。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术前予以两组患儿拍摄X线曲面断层片确认患牙位置,并了解患牙根尖与其邻牙解剖关系,予以患儿术区局麻以及消毒铺巾处理,其中唇侧予以眶下孔阻滞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腭侧则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处理。

1.3.2 微创拔牙术:予以观察组患儿微创拔牙术,麻醉满意后取牙唇侧牙龈作切口,切开唇侧黏骨膜并翻开黏骨膜瓣,获取埋伏多生牙骨质术野,而后采用冲击式气动手机以仰45°方向去除后牙表面骨质,依据患儿实际病情将牙冠与牙根分开,而后取微创拔牙刀置入牙槽骨与牙根间隙将牙周膜切断,随后取出患牙,向患牙牙槽内注入胶质止血明胶海绵并缝合创口,予以创口常规止血处理。

1.3.3 传统拔牙术:予以对照组患儿传统拔牙术,麻醉满意后采用骨凿去除骨阻力与牙阻力,置入牙挺至患牙与牙槽骨间隙并充分敲砸其完全插入,而后将患牙撬出,术后处理同观察组。两组患儿术后均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嘱咐患儿7d后复诊拆线。

1.4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1)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维度,其中显效:术后拍摄X光确认多生牙全部拔除,且围术期无疼痛与并发症;有效:多生牙全部拔除,但围术期存在疼痛及并发症;无效:拔牙过程中患儿恐惧感明显导致拔牙失败等不良事件;(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满分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中等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3)并发症包括软组织肿胀、邻牙损伤以及感染。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VAS评分与手术时间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7d VAS评分较低,手术用时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7d VAS评分与手术时间对比

2.3 并发症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埋伏多生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牙齿发育异常症状,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但其中以“正中牙”最为常见,严重阻碍恒牙正常发育,还可引起正常恒牙移位、牙列不齐等不良现象[3]。既往临床常采用传统拔牙术治疗,由于此术式对患儿口腔创伤较大,且术中采用骨凿等暴力方式可导致患儿产生强烈不适感,影响手术顺利进行[4]。因此寻找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显得至关重要。

为此,本研究将微创拔牙术用于治疗埋伏多生牙患儿,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术后7d VAS评分较低,手术用时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表明埋伏多生牙患儿采用微创拔牙术疗效确切,不仅能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疼痛程度,还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传统拔牙术中需采用敲击骨凿以去除骨阻力与牙阻力,还需要通过将牙挺置入牙槽与牙间隙用力插入后方可将多生牙撬出,术中可导致患儿产生较多不适反应,且由于多生牙群体多为儿童,暴力操作可使其产生恐惧心理,严重时可导致不配合手术,以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本研究对照组手术用时较长[5]。由于埋伏多生牙隐匿位置较深导致术野较差,术者术中去除骨阻力较为困难,一般情况下需去除较多正常组织,此举可增加患儿术后软组织肿胀等并发症,不利于患儿术后康复[6]。而微创拔牙术通过牙科专用切割手机去除牙阻力与骨阻力,术中充分翻瓣获取术区清晰术野,而后将多生牙快速切除且及时吸出血液以及牙组织等可保证术野清晰[7]。相较于传统拔牙术,微创拔牙术具有以下优势:(1)术中避免暴力操作可减轻患儿不适感与畏惧感,提升患儿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2)术中通过快速切除多生牙可有效减轻骨组织压力,提升多生牙切除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且术中清晰术野可有效避免对邻牙组织的伤害;(3)术中可保留骨组织,还可降低对多生牙四周组织的损伤[8-9]。启瑞等[10]研究结果显示,埋伏多生牙患儿采用微创拔牙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与本文结果一致。但由于纳入样本量有限以及随访时间较短等因素导致本研究结果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需扩大样本量并研究远期疗效以保证研究全面性。

综上所述,埋伏多生牙患儿采用微创拔牙术疗效确切,不仅能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疼痛程度,还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儿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上颌微创患儿
牙源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基于CBCT的昆明地区人群上颌磨牙MB2根管特征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翼上颌区种植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分析研究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