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病理特征及EGFR基因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2021-08-25 03:15孙培勇郭惠玲湖南省肿瘤医院病理诊断中心细胞室心肺功能检测中心湖南省长沙市4003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6期
关键词:表型基底淋巴结

孙培勇 郭惠玲 湖南省肿瘤医院 病理诊断中心(细胞室) 心肺功能检测中心,湖南省长沙市 4003

乳腺癌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在女性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当今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2]。研究表明[3],35岁以下欧美患癌人群中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asal like breast carcinoma, BLBC)约占2%,而亚洲人群的比例更高,约占10%。相较于年长患者,年纪较轻的乳腺癌患病人群具有特殊生物学特征、预后特点,并在近几年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乳腺癌分为五个亚型,不同亚型间无论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生物学特征及治疗的侧重点均存在不同[4],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也需根据相关检测结果,对不同的疾病类型进行对症治疗。BLBC是乳腺癌五种亚型之一,一般临床预后较差,本文对BLBC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与检测,探讨其与分子病理检测的相关性,以为临床诊治乳腺癌提供线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0年2月收治的22例BLB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5.97±4.53)岁。纳入标准:(1)病例资料完整者。(2)无其他脏器系统病变者。(3)BLBC的诊断标准[5]:伴有至少一种基底细胞角蛋白阳性表达,ER、PR、Her-2均为阴性。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2)患者有精神意识障碍,无法准确进行表达者。(3)中途退出/转院者或不愿加入本次研究且不予合作者。

1.2 方法 经手术取肿瘤标本,离体30min内用10%福尔马林固定,制成石蜡标本,并进行HE染色观察。荧光原位杂交方法:EGFR扩增检测使用雅培公司的thermobrite杂交仪,Vysis EGFR/CEP 7 FISH Probe Kit购自雅培公司。其中CEP7标记为绿色,EGFR标记为桔红色,红∶绿比值>2∶1,表明EGFR出现扩增。选择肿瘤细胞计数,按阳性细胞百分数分为4级:-、+、++、+++。

1.3 观察指标 观察BLBC的镜下结构特征、生长方式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2 结果

2.1 病理形态特征 BLBC肿瘤细胞以实性巢片状分布,并且肿瘤整体边缘为推进式生长方式(图1a),周围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且其间有较少的纤维结缔组织间隔(图1b)。肿瘤细胞胞浆少,细胞核呈圆形或者卵圆形,易见核仁,呈合体状,核浆多,核染色质粗,呈高级别形态(图1c)。

图1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病理形态特征

2.2 不同EGFR蛋白表达、淋巴结转移情况下EGFR 扩增情况比较 22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占72.73%,其中有19例发生EGFR 扩增,占86.36%,淋巴结转移者均存在EGFR 扩增,有EGFR 蛋白表达及无EGFR 蛋白表达患者EGFR是否扩增无明显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EGFR扩增比例升高(P<0.05)。见表1。

表1 不同EGFR 蛋白表达、淋巴结转移情况下EGFR 扩增情况比较

2.3 EGFR基因扩增与淋巴结转移、EGFR 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EGFR基因扩增与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r=1.369,P<0.05),EGFR 蛋白表达与EGFR 扩增无显著联系(r=3.265,P>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自身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和临床医学诊断工具更新,我国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高频彩超、乳腺共振发的应用使得年轻乳腺癌得以早期检出[6-7]。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中将35岁以下人群作为年轻乳腺癌界定标准[8]。治疗干预过程中,多以局部治疗、辅助化疗为主。但年轻乳腺癌患病人群生物学特征、预后及年长乳腺癌患者差异较大。

根据cDNA组织芯片基因表型,可以将乳腺癌分为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正常乳腺样型、基底细胞样型[9-10]。其中,BLBC是指具有基底细胞基因表型、并在不同程度表达基底细胞角蛋白和肌上皮标记物的一种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发病类型的15%~25%[11-12]。BLBC侵略性较强,易早期复发,并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脑和肺,预后较差[13]。

研究发现BLBC中ER、PR、HER-2的mRNA表达水平较低,对其基因进行分型后发现,BLBC有基底细胞的基因表型,表达多种乳腺癌干细胞基因[14-15]。BLBC的诊断最为复杂,本文结果表明,对患者检测EGFR扩增情况,发现有19例发生EGFR 扩增,占86.36%,淋巴结转移者均存在EGFR扩增,EGFR基因扩增和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如发现患者有EGFR基因扩增,则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而部分抑制BRCA1的功能就能诱导EGFR的表达并增加表达EGFR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水平,乳腺癌早期转移中,EGFR受体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探讨BLBC病理的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与分子病理检测相关性,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线索。项目风险分析与对策:病例数量不足:为尽可能准确地以样本估计总体,减小抽样误差需要一定的样本量,增大样本量的有效办法是多中心病例研究。

综上所述,BLBC有其独特的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点,且EGFR基因扩增与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

猜你喜欢
表型基底淋巴结
基于电子病历的表型分析方法及应用综述
基于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理论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发生机制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综述
作物表型组学和高通量表型技术最新进展(2020.2.2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