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2021-08-25 00:52天津津韬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王冕
区域治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监测

天津津韬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王冕

作为环境监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工作的开展。在环境监测工作不断发展的今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得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若干问题有待解决,为了更好地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设水平,进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

一、城市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随着城市现代化脚步的进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拓展对环境也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如图1所示,环境的质量问题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环境污染在不断地增加,而随着污染问题到达峰值,人均收入水平便会受到影响而下降。一些污染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对大气造成了污染,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物质达到一定的浓度便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进程,应该对环境问题加以重视,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及环境监测工作,提升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生存空间。

图1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目前环境监测的发展情况

随着环保事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环境监测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各地区的环境监测机构应该针对环境监管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完善,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及程序化,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就目前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对环保事业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增大,相应的环境监测手段以及能力也在不断地创新提升,全国多个地区在不断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整体来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改善:

第一,相关的制度建设较为落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无法与新时期环境监测的要求相匹配,由于相关制度没有进行实时的更新,部分内容已经与实际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进程。第二,相应的质控软硬件较为落后。在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机构没有设立较为独立的质控室,加上相关的质控技术手段以及监测体制相对较为落后,各部门之间没能保持一个流畅的沟通,使得相关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很难发挥自身的作用。此外,由于经费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缺乏足够的资源对环境控制室的自动化以及信息化水平进行更新调整,相关的质量控制技术不能有效地落实,最终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相关技术规范以及标准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第三,相关的体系不够完善。由于一些企业缺乏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在进行相关体系建设时通常会生搬硬套,并没有意识到实验室认证以及计量认证等方面的重要性,导致质量体系的适应能力较差,在实际的操作中难以贯彻实行。

三、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相关因素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政府部门为了降低环境方面的压力,正在逐步加大对于该方面的投资力度以及发布相关政策,就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设进程,为了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更好地推动该项工作的发展,下面将对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一)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进步,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投入使用大量的精密测量仪器,并且该项工作需要对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为了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便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但是就目前环境监测相关工作的发展来看,由于早期对环保意识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对于人才培养方面的进度有所滞后,环境监测的相关从业员工整体技能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培养专业性人才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需要员工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由于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并没有跟上,加上会出现频繁的人员调动情况,使得员工无法在实践中积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此外,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在工作的发展中长期面临着经费不足、工作量大以及人手少的情况,由于以往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比较侧重于对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环节,对于现场的实际监测方面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上监测人员要应付日常繁琐的监测工作及相关的业务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加重了员工的工作量,导致QA/QC的相关工作处于边缘化。

(二)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环境的相关问题有着集中爆发等特征,而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处于一个刚刚兴起的阶段,在质量监测管理体系上仍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在相关的制度方面有待完善,不少企业由于监管力度不足、相关的惩罚措施不到位,使得相关的制度和法规不能顺利的落实,进而出现为了政绩而修改监测相关数据信息的问题。另外,由于相关的政策不够完善,也会导致监测数据不能及时进行反馈而被废弃。监管力度不足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会影响政策的执行导致技术很难得到规范,严重地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部分监管机构忽略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在对于管理评审以及内部审核的过程中,仅仅是通过文件归档等方式展开相关工作,将评审流于表面化,并不能对监管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或者实际的修改建议。

(三)相关的监测技术有待提升

随着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发展,空气质量检测等项目工作也被纳入了监测项目的范畴,并且相关领域也从气、声、水等逐渐扩展到生物、土壤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对于水质、空气自动化、污染事故应急等监测工作也随之纳入了环境质量管理的范围之内,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相应的检测技术也应该随之不断地增强。与国外的监测技术相比,我国的环境监测设备较为落后,存在着设备老化以及精密度不够的问题,不仅会因为准确性不足的原因导致一些污染问题无法被检测出来,还会因为仪器设备不够精密使得监测数据的误差太大,影响了监测工作的可信度,相应的监管能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四、提升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环境监测技术的相关体系

随着环境监测设计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提升工作效率,相关企业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对监测仪器以及相关监测技术进行优化调整,引进新的仪器设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实际的工作效率。随着企业加大了对环境监测仪器的研发投资力度,推动了监测仪器科技领域的进步,为了更好地保证新型仪器的质量安全以及功能性,需要在投入使用前按照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进行审核,确保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获取的验证数据可以追根溯源。

(二)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进程,在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人员培养机制。对一线人员进行技术培养并加强相关员工的职业操守,进一步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法从科研院校引进人才,并且相关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管理模式以及考核方法进行优化调整,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内部培养以及外部引入这两个方面增强员工的技术能力。

(三)加深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提升监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化检测的公益性事业,为了提升该部分工作的监测质量管理检测的水平,应该将“政府行为”和“技术执法”作为各级监测站的定位标准,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把握正确的监测方向以及重点。由于在进行环境保护政策以及相关措施的制定时,环境的监测数据是一项重要信息,因此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检测仪器,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发展建设以及经济的迅速增长,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设,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各种因素对可行措施进行探索,优化相关的管理制度、职员素养、检测技术以及量值追溯等多个方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最大程度地提升环境监管工作的实际效率,逐渐推动环境监测向着新的模式转变,加快我国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2]。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监测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