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

2021-08-26 16:55王迪
求知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创新小学数学

王迪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广大教师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教育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方向靠拢。新课改要求课堂體现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教师应将创新教学方式导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不足、创新教学的优势和如何将混合环境下的教学创新进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混合学习环境;小学数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33-02

一、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及现状

小学数学是小学初级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受到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潮流开始慢慢改变,新的教学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学生占有主体地位,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更大了,教师的工作不只是教授知识,而是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来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但是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却无法做到多元化,导致教学效果停滞不前。除此之外,一些不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对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所以要理解并思考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再论述与思考如何在混合环境下进行创新的具体做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

(一)贯彻“以人为本”观念,教师角色转变

“以人为本”的数学理念在新课标的影响下逐渐渗透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思维固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难以做出更多的改变,想要进行课程和教学方式改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应该努力探索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为教学创新做铺垫,完成教师的角色由讲授者转化为引导者的转变,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模式[1]。

(二)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势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求知欲,进一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营造一个和谐而又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有一个流动性强的好的学习环境。有了好的学习环境,就为进一步教学提供了客观基础。例如在进行“认识多边图形”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多边形,是做什么用的?使学生在思考的同时产生疑问,疑问会带给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促使师生关系产生有机转化。教师的角色从课程的讲授者变成了教学的引导者,讲求不直接灌输给学生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是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之后得出结论。学生不再是课堂中单纯的知识接收者,他们不仅需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在课堂上担任着推动课程发展的重要角色。教师不再需要推着学生走,学生不再是之前只会做笔记记录所讲内容的学习机器,而是变成了学习的主动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激活,从而可以更加高效率地进行学习。譬如,教师利用“问答法”,在客观上极大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表现自我,有效防止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经过创新之后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有着极大的优势,因此教师要更加重视模式改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创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形成过程

想要形成新颖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堂伊始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对当日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带着对内容的好奇和求知进入下一环节自我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不同维度的思考,得出不同的答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又得到了新的见解,再进行整合使结论得到完善,最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想结果的表达,从而培养学生在众人面前表现的勇气[2]。同时教师在观看学生展示时也会有所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而且孩子的目光往往很独到,这可以让教师理解现在学生的想法,为教师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教师的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四、混合环境中创新小学教学模式的教育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贪玩爱闹,思维也最为活跃。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课堂改革,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提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题。譬如,教师可以利用实物,让学生自己做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让他们感受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想要自主探索,探索得出结论,教师再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兴趣被激发之后,学生就会进一步地自主思考和探索,因此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后,学习质量也自然得到提升。比起学习内容,学习能力更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超的学习能力不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宝藏,更是今后生活中的必备技能。数学教师要教学的不仅是书本内容,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解题的能力。数学不只是一个只有枯燥公式和无限套用的学科,而是一个需要发散思维和灵敏观察力的综合性学科。

(三)将枯燥单一的理论融合在现实生活中

数学理论表面上看起来艰难晦涩、难以理解,但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数学还归生活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将数学导入现实的有效方式,实践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

五、如何在混合环境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注重“以人为本”,符合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猜你喜欢
创新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