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自主阅读的支持性指导策略

2021-08-26 08:53饶红英
求知导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主阅读

饶红英

摘 要:自主阅读是幼儿早期阅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经验、启迪幼儿的智慧、熏陶幼儿的品性,还能推动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要进行针对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他们顺利迈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就要采用科学的支持性指导策略。本文从阅读环境、教师介入、生生互动、家园共育四个方面,层层递进地探讨如何有效指导大班幼儿自主阅读。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主阅读;支持性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2-0006-02

引 言

幼儿园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经验和能力,对于故事情节的分析判断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掌握了一些特别的阅读方法,如按照绘本的画面背景阅读故事,了解其细微的变化,描述画面主体的各方面变化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联系。也有一些幼儿通过阅读积累了识字经验,利用文字识记来了解故事。在阅读经验的积累过程中,不同幼儿喜欢的阅读材料各不相同。有的幼儿对童话故事很感兴趣,有的幼儿特别喜爱自然常识类的书籍,有的幼儿对现代题材或生活题材的故事很有兴趣。大班阅读区中经常出现“阅读书籍种类单一,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幼儿需求”“幼儿阅读持续时间短,兴趣不高”“幼儿阅读目的性不明确,理解水平低,欠缺互动交流”等现象。本文通过对大班幼儿自主阅读的支持性指导策略进行分析,详细梳理阅读教学经验,旨在培养幼儿爱阅读、会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多元自主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

(一)打造自主阅读空间

为大班幼儿打造支持性的自主阅读空间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这也是在为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兴趣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1]。教师应积极为大班幼儿打造针对汉字语言的感知、探索空间,使幼儿感受到阅读时刻在自己身边。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幼儿园活动室的桌窗门椅、活动区的各种物品、自然角的动植物等幼儿熟悉的教育资源,制作相应的文字卡片,然后将其张贴或悬挂在物品上,让文字卡片和实物一一对应;还可以在活动室墙面上、阅读区角等地方贴上一些阅读绘本中频繁出现的字,或者将这些字制成图文卡片,使幼儿可以随时翻看、识读;也可以让大班幼儿一起讨论制作班级区角标识,并给区角命名,如阅读区为“快乐阅读吧”、语言区为“我是小小主持人”等,把这些设计好的图文并茂的区角标识挂在活动室里,可以激发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识和文字符号的学习兴趣。此外,在阅读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充足的阅读材料,如优秀的儿童绘本《老鼠嫁女》《猜猜我有多爱你》《肚子里有个火车站》,文学名著《安徒生童话》,益智书籍《十万个为什么》等,并放置开放式图书架,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自由活动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教师还要给幼儿提供随时可取放的纸、笔等绘画、书写材料,或者在活动室一角设置涂鸦墙,满足幼儿边读边写、自由涂画的需要,让他们在自主阅读中全面提高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二)保证自主阅读时间

根据大班幼儿的阅读特征,除集体性的早期阅读活动中的自主阅读外,教师在大班幼儿每天的活动环节中应安排阅读区活动,通常以30分钟为一个活动时间段,让大班幼儿的自主阅读有充分的时间保障,从而让其更充分地体验阅读乐趣[2]。除此以外,保证幼儿每天的亲子阅读时间也极其重要。教师可以开展班级“图书漂流借阅活动”,要求每位幼儿一周至少借阅3~5本自己感兴趣的绘本,并带回家作为家庭亲子阅读的书籍,家长每天抽出半小时进行亲子阅读或指导幼儿进行自主阅读,让自主阅读逐渐成为幼儿的良好习惯。

二、合理介入幼儿自主阅读,提高幼儿的阅读效率

(一)解决幼儿阅读困难

由于大班幼儿自主阅读的自由性、即兴性很明显,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对他们的干预不能一概而论,而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通过合理的干预让幼儿变成自主阅读的主体,使其能够欣然接受教师提供的帮助,保证自主阅读活动顺利进行。例如,有的幼儿虽然能够自主阅读故事中的简单情节,但是难以理解其中较为复杂的内涵,阅读理解容易出现断层现象,这是因为他们的想象力及观察力比较缺乏。例如,在教学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时,幼儿往往只看到狐狸接二连三遇到的倒霉事,却不曾关注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狐狸怎么屡次出现倒霉状况?”幼儿经过讨论找到“因为狐狸一心想着抓鸡,忽视了周围对自己不利的因素”的原因。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把绘本中学习到的经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让幼儿认识到“我们即使着急做一件事情,也要仔细、耐心,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否则就会像狐狸那样出现接二连三的倒霉事”。教师适时的指导能帮助幼儿简化难点,梳理重点,逐渐养成遇事认真观察、大胆想象的习惯,并善于联想,全面解读故事情节。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归纳理解、概括提升、想象猜测等方法引导幼儿边阅读边思考,使他们在阅读中突破固有思维,大胆想象情节,从而解决阅读困难。

(二)引导幼儿深入思考

自主阅读是大班幼儿的阅读活动,虽然他们是阅读活动的主人,但是受知识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其自主阅读需要以教师的正确判断作为支撑。虽然教师和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教师的判断更有权威性與引导性。在自主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导读引入或定向设置疑问的方式,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产生认知冲突,进行积极思考。例如,在教学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思考:“蓝色布料真神奇,可是它究竟到哪里去了?”“小老鼠家有哪些变化?家里多了哪些装饰品?”“它还会用这些布料做什么?”这样,幼儿会在阅读中产生认知冲突、训练认知思维,形成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并在长期坚持思考中提升自主阅读效果。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自主阅读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