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二十四节气活动

2021-08-26 08:53洪明笑
求知导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实施策略幼儿教育

洪明笑

摘 要: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教育,不仅能使幼儿了解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爱国精神,还能丰富幼儿园的课程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多元化发展。本文以“霜降”主题为例,从重视环境浸润作用、一日活动贯穿节气教育、构建家园共育模式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二十四节气活动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幼儿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2-0008-02

引 言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瑰宝,是当代社会文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气文化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精神文明内涵,与人文科学有效融为一体,拥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一、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二十四节气活动的意义

(一)开展二十四节气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国精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开展二十四节气活动,可以让幼儿切实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切身体验到传统民俗节气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他们对优秀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1]。

(二)开展二十四节气教育,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提倡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体验我国文化的丰富和魅力。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包含天文、气象、农业生产等自然规律及饮食、健康等生活知识,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融入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充盈幼儿园的校园文化,提升教师的文化内涵和专业素养,激发幼儿的发展潜能,让幼儿在对節气知识的学习与体验中开阔视野,提升对大自然的审美能力,进而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格。

(三)开展二十四节气教育,满足幼儿发展需求

《纲要》和《指南》中指出,教师应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引导幼儿实际感受我国的精神文明,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直接体验是幼儿学习、获得经验的重要方式,节气文化源于先辈们的生活,展现了当时先辈们生活的场景,能够较好地满足幼儿学习发展的需求,节气文化的体验性也有利于幼儿积累学习经验。教师将节气文化用具象化的方式传授给幼儿,可以让他们体验、感受节气文化,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民族自豪感。

二、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二十四节气活动的策略——以“霜降”主题为例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交节。“霜降”属于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意味着冬天的开始,季节变化特征较为明显。教师设计与“霜降”相关的活动有利于幼儿感知节气文化。民间素有“霜打菊花开”“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等传统习俗。为了让幼儿了解霜降的节气知识,笔者将从重视环境浸润作用、一日活动贯穿节气教育、构建家园共育模式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开展“霜降”时节活动。

(一)重视环境浸润作用,营造活动氛围

营造节气文化活动氛围,可以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中加深对节气文化的了解,切实地感受节气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在霜降节气活动中,教师可以制作“‘霜降时节的秘密”调查表,让幼儿收集关于“霜降”的来历、传说和习俗的图片、文字资料等主题框架的内容,用于布置活动室的主题墙面,让幼儿对霜降节气有初步的了解。班级语言区可以用古扇画上和“霜降”有关的美图、谚语、古诗等进行装饰,让幼儿可以驻足观赏、吟诵,同时愉悦幼儿的心情。美术区可以用幼儿制作的“柿子娃娃”装饰树枝,并张贴落叶制作的艺术作品、赏菊的绘画作品等,增添节气的气息。节气文化墙上可以贴上“霜降”节气的活动照片,记录幼儿参加节气活动的情况。丰富多彩的节气环境可以让幼儿对“霜降”节气的文化知识有直观的认识。

(二)巧妙利用一日活动,贯穿节气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二十四节气活动,教师要巧妙利用和安排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节气文化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激发幼儿学习节气知识的兴趣。

1.生活活动中点滴渗透,融入幼儿心灵

生活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环节,教师可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融入二十四节气文化。

在幼儿早晨来园这一时间段,教师可以播放与“霜降”节气相关的歌谣;晨间户外运动时开展“小小播报员”活动,请轮到播报的幼儿向全园介绍“霜降”节气,讲述它的来历等内容;早操时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编排节气操让幼儿锻炼身体。在“霜降”节气的前一周,教师可以指导大班幼儿观察一周的气温变化,并进行记录,使其直观感受气温逐渐下降的趋势;引导中班和小班的幼儿观察、记录自己每日的饮水情况,明白“霜降”天气干燥的特点,知道自己每天要喝够一定量的水,养成爱喝水的好习惯。在餐前等待、餐后散步环节,教师可以和幼儿分享有关“霜降”的谚语、古诗;在离园准备时开展“霜降”节气分享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对“霜降”时节的气温记录表、饮水记录、收集的“霜降”时节物品等。教师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将节气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幼儿的心中,静待其生根发芽。

2.开展主题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实施策略幼儿教育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