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与俄罗斯深化经贸合作的对策思考

2021-08-27 07:34于玲玲
内蒙古统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辽宁俄罗斯

○ 文/于玲玲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数据管理中心 (辽宁省信息中心)

俄罗斯是辽宁传统的经贸合作伙伴,双方在贸易、投资、物流、港口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但总体来说,双方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拓展合作具有较大空间。因此,下一步找准突破口,以能源合作为重点领域,支持跨境电商等新模式发展以扩大贸易规模,依托农业产业优势培育合作新增长点,积极创新合作模式扩大科技合作,从而推动辽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一、辽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现状

(一)贸易合作总体呈增长态势

2000—2018年,辽宁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高速增长阶段,双方贸易额从2.37亿美元增长到41.07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17%。2019年以来受地缘政治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双方贸易额下降。2020年辽宁与俄罗斯双方贸易额达到31.7亿美元,同比下降8.3%,增速比全省进出口整体高2个百分点;对俄罗斯出口9亿美元,同比下降21.8%;自俄罗斯进口22.7亿美元,同比下降1.6%,增速比全省进口整体高4.7个百分点。

表1 2011—2020年辽宁对俄罗斯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受双方资源禀赋影响,辽宁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间贸易,贸易商品结构具有较大互补性,但较为单一:辽宁对俄出口以机电产品为主,自俄进口以资源型产品为主。

(二)投资合作总体延续增长趋势

近年来,辽宁与俄罗斯之间的投资总体呈增长趋势,辽宁对俄罗斯的投资额在波动中延续增长,而俄罗斯对辽宁的投资逐年下降。同时,双向投资发展不均衡,以辽宁对俄罗斯投资为主。例如,截至2017年,辽宁累计对俄罗斯的投资额为16.4亿美元,同期,俄方对辽宁实际投资1.6亿美元。辽宁对俄罗斯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等。目前,辽宁对俄罗斯的投资合作已初见成效:大连良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开展农业种植及粮食国际贸易,中欧创新科技(营口)有限公司与俄中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共同推进“中俄粮食数字经济走廊”项目,辽宁港口集团与俄罗斯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莫斯科别雷拉斯特国际物流中心——俄罗斯最大的物流中心铁路场站,该项目是中俄两国首个物流基础设施合作项目。

(三)构建“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三条跨境运输通道

“辽满欧”以营口港和大连港为起点,经满洲里至俄罗斯再到欧洲,开展国际海铁联运。“辽蒙欧”以锦州港、丹东港为起点,途径内蒙古自治区至蒙古国,再到达欧洲各地,是沿线矿石、农产品的主要运输通道。未来 “辽满欧”“辽蒙欧”跨境运输通道运营能力和集散功能将进一步提升。“辽海欧”也称“北极航道”,以大连港为起点,至白令海峡向西航行,到达挪威,再前往欧洲各港口。“辽海欧”大通道已实现双向通行,下一步争取早日实现常态化运营。

(四)中欧班列蓬勃发展

2020年,辽宁始发的中欧班列开行总量达到376列,同比增长79.05%,累计发运30966TEU(即国际标准箱),同比上涨64.5%,累计承运货值16.41亿美元,同比上涨85.21%,实现满洲里、二连浩特和绥芬河三大口岸通道同时运行。蓬勃发展的中欧班列已使辽宁成为东南沿海、日本和韩国出口欧洲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之一。未来,依托辽宁三条跨境运输通道和中俄共建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辽宁始发中欧班列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开启港口战略合作

2015年,大连港集团(现辽宁港口集团)与俄罗斯远东运输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大连港集团将就远东运输集团纳霍德卡港的码头堆场等基础设施改造、集装箱中转站的设立、大连到纳霍德卡港运输航线的开辟、推进满洲里口岸跨境运输合作等开展研究,并就相关基础设施的经营与远东运输集团进行股权合作洽谈。

二、辽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贸易规模偏小,贸易商品结构较为单一

2020年辽宁与俄罗斯贸易额为31.7亿美元,占辽宁对外贸易总额的3.4%,远远低于辽欧盟、辽日、辽美、辽东盟、辽韩双方贸易额,规模较小。从结构看,辽宁对俄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进口以原油等能源为主。

(二)投资规模有待扩大,投资领域有待拓宽

目前,辽宁与俄罗斯双向投资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规模较小,以辽宁对俄投资为主,来自俄罗斯的外资在辽宁利用外资中占比较低,俄罗斯既不是辽宁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也不是辽宁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辽宁对俄罗斯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流通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农林牧渔业等,投资领域相对狭窄。

(三)科技合作有待扩大

目前,辽宁与俄罗斯科技合作主要载体是“一园、两基地、两中心”,即辽宁中俄科技园—大连中俄高新技术转化基地和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辽宁中俄高新技术转化中心和俄罗斯大连高新技术转化中心。总体上看,这些载体在建立初期势头良好,但后续进展缓慢,甚至接近停滞状态,缺乏可持续性,导致辽俄高科技合作项目不多、规模较小、成效不显著。

(四)双方合作的重点、热点领域亟需进一步规范、引导和政策支持

在促进辽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过程中,需要对重点和热点合作领域,进行进一步规范、引导和支持。例如,近年来,中俄农业合作势头较好,但合作质量有待提升。我国企业在俄罗斯远东投资农业过程中,存在农产品质量问题、生产粮食运回国内无法享受粮食补贴和税收优惠、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和困难,影响了我国与俄罗斯进一步深化农业合作。

三、辽宁与俄罗斯深化经贸合作的对策思考

当前,中俄双边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提质升级,为辽宁深化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带来新机遇。辽宁深化与俄罗斯经贸合作,既是落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面向东北亚建设我国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举措,也是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为此,建议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一)以原油等能源合作为重点领域,深化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提升能源合作水平

能源合作在未来一个时期仍将是辽俄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目前,辽宁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以贸易为主(俄罗斯是除沙特、伊拉克以外,辽宁主要的原油进口国),缺乏上下游合作,容易受到国际局势和政治因素干扰,具有一定脆弱性。辽宁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和化工大省,石化工业基础良好,原油加工能力居我国前列。考虑到我国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俄罗斯与辽宁之间物流运输灵活、地理位置接近,日后辽宁自俄罗斯进口原油有望较快增长。下一步,建议立足辽宁石化和装备制造大省等优势,积极推进市场主导的合作模式,通过持股、并购、购买区块、合资建厂等方式力争与俄罗斯开展油气田勘探、技术服务、炼化、装备等油气全产业链的合作,从而有利于提升能源产业附加值,并获得长期、稳定和价格合理的能源供应。

(二)支持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扩大对俄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

目前,虽然辽俄双方贸易规模不大,但是,辽宁自俄罗斯进口的主要产品为原油等能源产品,构成对我国经济的战略补充。因此,扩大对俄贸易规模不仅有利于巩固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有利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建议抓住中俄跨境电商快速增长这一机遇,凭借辽宁现有自贸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和功能优势,以大连、沈阳、盘锦、营口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重点载体,创建对俄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以机电、轻工、农产品等辽宁出口优势产品及在我国热销的食品、农产品等俄罗斯为重点,进出口并举,线上与线下贸易有效结合,在人才、融资、减税降费等方面出台支持措施,推动跨境电商等外贸新模式加快发展,扩大辽宁与俄罗斯贸易规模。

(三)立足产业、资金和人才优势,扩大对俄农业合作

近年来,中俄农业合作迎来黄金期。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农业落后,希望引进涉农外资、技术、劳动力和设备发展农业。辽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拥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装备和娴熟的劳动力,双方开展农业合作具有较大互补性。未来,双方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建议立足优势,扩大农业对外投资,开展产业合作,通过加强与俄罗斯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双方共同探索“资源+资本+平台+市场”农业开发合作模式,尽快建立和完善境外农业投资保险制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并出台减税降费、融资等支持政策。

(四)聚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开展与俄罗斯高科技合作,引领辽俄经贸合作迈上更高水平

俄罗斯是公认的科技强国,在航空、宇航、核能、材料学等若干领域具备全球领先水平。当前,辽宁处在振兴发展过程中,亟需加强与俄罗斯科技合作,助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议从长远和战略角度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辽俄中长期科技合作规划。积极推动现有辽宁与俄罗斯科技合作相关园区加快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东北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前沿基地。聚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以项目为载体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和消化科技成果,加快成果的转化;推动省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与俄罗斯高水平大学、科学院联合建立实验室、研发中心进行高科技产品开发,并以联合实验室为依托,每年聘请若干名俄罗斯高水平专家,以访问、讲学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

猜你喜欢
辽宁俄罗斯
辽宁之光
俄罗斯猫展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澳门辽宁 携手同行
辽宁舰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