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学以致用,让美育真的发生

2021-08-27 02:49段素娥
求知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高中音乐现状

段素娥

摘 要:在新时代教育理念下,音乐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其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丰富的第二课堂、精彩的實践舞台更是成了高中常规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让学生在多样、多元的实践体验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常规课堂作为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根基,更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打破“常规”,让音乐学以致用,让美育真的发生。

关键词:高中音乐;常规课堂;现状;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7-0062-02

常规课堂作为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根基,是发挥音乐“美育”育人的关键。何谓常规课堂?就是指教师依照高中音乐教材,在规定的课时、固定的教室内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相比于丰富的第二课堂、精彩的实践舞台,它有着时间上、空间上的束缚,再加上音乐教材中多是红色、经典等,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这也让当前音乐常规课堂的教学方式亟须完善。那么如何完善并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让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能力得到提高,让美育真的发生呢?显然,一味地讲解、灌输并不如为学生提供音乐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以“用”的形式去学习知识、体验音乐,再以“用”的方式去施展才艺、感悟音乐。

一、对当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中音乐常规课堂的教学目标,多是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分析音乐、理解音乐、掌握音乐,缺乏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这就导致课堂脱离生活,教学脱离实际。再加上缺乏升学考试的外在动力,常规课堂音乐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也就成了无用的、无趣的。

音乐学科的“育人”作用,是通过音乐熏陶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正如孔子对育人成才的看法,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师若不能遵循音乐育人的根本属性去设定常规课堂的教学目标,还漠视音乐教育在情感熏陶、潜能开发、人格完善等方面的作用,那么音乐教学也就失去了“美育”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课本教材是常规课堂教学内容的总参考,当前高中音乐常规课堂中的教学内容都是世界各地经典的曲目,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却是“繁、难、旧”的音乐,再加上教师趋向专业化、成人化的教育倾向,学生认知中的“繁、难、旧”就会更加凸显。试看当前高中音乐课程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极大满足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喜好与自身音乐特长所需。若教师完全照搬教材,不遵从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不能以“用”的方式去学习音乐,常规课堂的音乐教学,也就满是“填、灌、塞”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对音乐体验、感受、探究及再创造的过程,而当前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或多或少都是知识化、理性化的灌输,以“讲”的方式,让学生去“接受”,这让学生显得十分被动。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有自身情感迸发的情况,进而就表现出对高中音乐常规课堂的不喜欢。高中音乐课程,并非是“专业化”的知识讲解,其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也并非是培养优秀的音乐家、演唱家,而是要学生懂得音乐艺术的美,进而能够通过这份美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四)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纵然高中音乐没有高考的学分压力,但在评价方面却与其他学科保持着一致,重终结,轻过程,并且评价的语言、方式相对匮乏。例如,在“欣赏环节”,当教师让学生欣赏某一经典歌曲后,提出“你的欣赏感受”时,因为教材中的欣赏曲目多数是世界经典歌曲,早已被世人反复分析,教师在内心因此也有了“标准答案”,并希望学生能够依照“标准答案”进行回答。长此以往,学生对经典音乐的赏析,也就逐渐趋向“标准答案”,难以有自己的思想及看法。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思想上的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才能难以得到发展。

二、对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改进的建议

“教学”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新时代的钟声也呼唤着新的教学模式。音乐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艺术类学科,教师要以“以用促学,学以致用”为理论指导,在教学中凸显音乐的作用。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才会有效应用音乐,进而去体验、感悟音乐的美、生活的美。

(一)教学目标方面

对于教师而言,这门学科的首要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音乐作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教师只有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营造氛围,贴近生活,让学生体验到音乐艺术产生的过程,他们才会在自身内动力的驱使下,去学习音乐、探究音乐。

一方面,要营造适宜常规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目标的设定,就是要设法激发学生的这种兴趣。只有他们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接下来才会有“学与用”的意愿,并呈现出积极的学习状态。在授课前几分钟播放学生自备的歌曲,并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笔者再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这样能够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去看待流行音乐,进而去聆听积极向上、思想端正、价值正确的音乐。

另一方面,教师对音乐作品的解析要贴近生活。部分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往往从专业化的角度去考量。这些理论性、专业化的知识会让音乐课堂有失生活性、艺术性与灵活性。而这些与“生活”断联的教学目标,并不符合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与审美心理特征,会让学生感觉“音乐无用”。如在教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课时,笔者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播放了余丽娜、盛中国、吕思清三位小提琴演奏家演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笔者让学生认真聆听,根据三位演奏家的生平履历,随着音乐节奏、旋律等变化,去感受不一样的小提琴协奏曲。

(二)教学内容方面

高中音乐课本教材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应该体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把学生对音乐的“普遍喜欢”与“差异喜欢”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基础、多元的内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挖掘学生的多元喜好。这样学生在高中音乐常规课堂所学到的音乐内容是多元的,在实际生活中也会多方面地去“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高中音乐现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