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域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08-27 07:18陆俞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0期
关键词:工科艺术设计专业

陆俞志

[摘           要]  新工科是我国高校工程教育为融入世界经济产业发展而做出的改革措施,要求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向着多元化与跨学科发展。在此大背景下,新的科技与产业革命为高等设计教育带来了一些新机遇和挑战,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尤为重要。以新工科的理念为线索,主要从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包括新工科艺术设计人才的师资能力提升与新工科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新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有效促进工科教育改革的创新,健全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思路。

[关    键   词]  新工科;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0-0072-02

教育部把新工科定位为“五个新”,体现在学科专业的新结构、工程教育的新观念、教育教学的新质量、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分类发展的新制度。[1]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在适应新经济、新产业发展和现代化教育上的重大决策战略与部署体现为新工科的建设。这一轮新的科技与产业革命也为我们的高等设计教育带来了一些新机遇和挑战,同时,社会对掌握新科技、具备跨学科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地方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调整教育体系,促进新兴前沿学科发展为主,有效促进工科教育改革的创新。

一、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传统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授课形式主要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对于实践技能操作训练等综合能力培养较少。首先,在专业教育上,大部分学校依旧是注重传统的技法教育,倾向于造型、设计基础与专业三大内容,其他与时代紧密相关的创新融合等学科知识涉及不多,造成了不完整的知识结构,与大数据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相差较远。其次,体现在一贯的重专业、轻文化的招生政策上,以及过细的专业划分等因素,形成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窄的特点。最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比较落后与模糊,学科建设缺乏创新。基础课、专业课与技能实践课的课程科目较多且有内容重复的现象,教学内容存在单一与不灵活性,对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拓展不够,呈现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以至于影响专业设计的水平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育模式相对陈旧

传统培养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造成一定的影响,课程教学设置规划不合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被动学,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与个性的培养。目前,大多数艺术设计专业录取侧重于专业成绩,造成学生在文化学习能力上的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与沟通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把专业教育当成一门技能课,进行得最多的是视觉上图形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忘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成品的呈现,这也是培养目标不明确、知识结构不全面的体现。

(三)师资结构情况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普遍现象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育者以高学历、理论知识丰富为主,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工作实践的经历,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弱,而艺术设计专业恰好是要求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操练习,不至于在教学中形成纸上谈兵的现象。还体现在高等院校大多会对科研有一定的要求,有的教师没有做好时间的分配,全力侧重科研而缺乏对教学的热情,这就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成长。另外,还有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造成师资力量不足,师生的比例失调,教师身兼数职,授课班级人数过多,因此教学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作为一级学科的设计学科是科技与艺术融合并进的学科,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浪潮的助力下,设计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层次性和教育模式的多元性开始呈现。[2]新工科的教育思维为教育界带来了新理念,艺术设计专业应紧跟潮流,改革创新,寻找适合当下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和时代步伐的全新教育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打破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与企业紧密联合起来,培养专业型创新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科发展提供可行的新方向。

(一)新工科艺术设计人才的师资能力提升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尽力让一线专业教师都拥有“双师”的实力。(2)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本领域的教学专家或知名企业的导师充实自己的教师队伍。(3)加强教师的授课技能,学院可以不定期开设授课经验讲座,以及举办青年教师授课技能竞赛等方式,还可以让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不断促进师生之间的顺畅交流,促使创新教学环节更好地衔接。

(二)新工科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新方式

1.课程培养新探索,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摒弃旧的课程模式来获取学科知识,选取设计理念融合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容,向学生指明跨学科学习的新方向,同时加强跨界交叉学习,在各个学科之间进行跨学科的团队合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首先,我们可以尝试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可以进行文理科之间的交叉学习,通过学习具有较强理性的理工科课程,能运用逻辑思维理性地解决问题;而学习文科的感性思维则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想象力、阅读与理解能力,因此能为艺术作品增添深厚底蕴的效果。其次,通过交叉学习来教导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与学习设计思维,同时为他们提供系统的基础课程以及优质的教学环境,课程设置侧重采用设计思维方式教育學生创新能力和过硬的动手能力。最后,在交叉学习课程设置方面,合理完善的基础课程模式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核心类、提升类、弹出式类等都属于基础课程的设置。核心类课程以传授设计技能为主,让学生接受设计思维的实践训练;提升类课程等于是加强学生设计技能的加速器;弹出式课程主要体现为工作坊的短期学习实践,课程内容由项目而定。[3]艺术设计的教育离不开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要使我们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需要对它们进行相互融合,如我们对新材料的运用与探寻、人机数据产品、智能创造等都是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成果。因此,想象力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而学生的科学意识与从多学科视角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培养同样重要。

猜你喜欢
工科艺术设计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