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96例临床研究

2021-08-31 08:34王彩彩唐茜王红景王亮
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16期
关键词:动脉血中度心肺

王彩彩 唐茜 王红景 王亮

1河北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三科,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石家庄 050000

OSAHS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且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调节障碍性疾病[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白天嗜睡及通气不足等。该疾病常引起患者呼吸暂停,进而并发高血压、脑卒中及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疾病,甚至会出现夜间猝死的现象,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2]。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高反应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3]。OSAHS和哮喘都是临床常见的两类呼吸系统疾病,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如喘鸣、憋醒等[4]。近年来,两种疾病合并的发生率正逐渐上升,不仅加重了患者病情,更加大了诱发呼吸及心力衰竭的风险,对患者病情发展极其不利。OSAHS患者常合并间歇低氧反应、睡眠结构紊乱、局部及系统性炎症反应,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哮喘发病,导致病情的恶化,若患者合并两种疾病,则会导致气道严重堵塞,进而诱发低氧血症与系统性炎症反应[5]。目前,OSAHS合并哮喘已成为一项棘手的公共健康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哮喘合并OSAHS患者进行综合研究,探讨了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方向。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研究。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6例OSAHS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进行严重度分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6]。轻度组(AHI为5~15次/h)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22~48岁,平均年龄(35.0±9.0)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范围为21~26 kg/m2,平均BMI(23.5±1.5)kg/m2。中度组(AHI为>15~30次/h)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范围为22~49岁,平均年龄(35.5±9.5)岁;BMI范围为21~27 kg/m2,平均BMI(23.0±1.6)kg/m2。重度组(AHI为>30次/h)32例,其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范围为21~48岁,平均年龄(34.5±8.8)岁;BMI范围为21~27 kg/m2,平均BMI(23.6±2.0)kg/m2。3组间性别、年龄及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河北省胸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18-06号)。

纳入标准:(1)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6]中OSAHS的诊断标准。(2)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7]中哮喘的诊断标准,以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或短期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即可达到完全控制的患者为轻中度哮喘;经过6个月高剂量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仍未达到完全控制水平的患者为重度哮喘。(3)临床资料齐全者。(4)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COPD者;(2)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重大疾病者;(3)有精神疾病病史或沟通障碍者。

1.2 检测方法 记录患者每日吸烟数及吸烟年限,计算其吸烟指数,吸烟指数=(吸烟年限×日平均吸烟支数)。采集患者静脉血5 ml,检测其PaO2、Sp O2。采用飞利浦伟康Alice6多导睡眠监测设备检测患者AHI以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监测时间>7 h。使用丹麦雷度ABL80血气分析仪检测患者动脉血气(PaCO2、PaO2、HCO3-)。采用丹麦雷度CombiM监测仪监测患者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TCPCO2)。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心肺功能,包括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FVC、呼气高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um ventilation volume,MVV)。

1.3 观察指标 对比3组患者吸烟指数、Sp O2及哮喘严重程度水平;对比3组患者睡眠情况(睡眠呼吸紊乱次数、AHI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对比3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PaCO2、PaO2、HCO3-);对比3组患者心肺功能(VC、FVC、PEF、MVV);对比3组患者TCPCO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中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吸烟指数及Sp O2水平比较 3组患者吸烟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7,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Sp O2水平明显降低,重度组Sp O2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P值均<0.05)。哮喘严重程度随OSAHS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χ2=25.969,P<0.01),见表1。

表1 3组患者吸烟指数及Sp O2水平比较(±s)

表1 3组患者吸烟指数及Sp O2水平比较(±s)

注:与轻度组比较,a P<0.05;与中度组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吸烟指数(支·年) Sp O2(%) 哮喘严重程度[例(%)]轻中度 重度轻度组 32 227.45±76.37 97.55±3.57 30(93.75) 2(6.25)中度组 32 229.53±69.53 95.64±2.57a 23(71.88) 9(28.13)a重度组 32 233.67±78.46 90.26±2.45ab 11(34.38) 21(65.53)ab统计值 F=0.057 F=82.654 χ2=25.969 P值 0.944 <0.001 <0.001

2.2 3组患者睡眠情况比较 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呼吸暂停指数、AHI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增加(P值均<0.01)。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呼吸暂停指数、AHI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增加(P值均<0.01)。见表2。

表2 3组患者睡眠情况对比(±s)

表2 3组患者睡眠情况对比(±s)

注:AHI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轻度组比较,a P<0.05;与中度组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呼吸暂停指数(次/h)AHI(次/h)最长呼吸暂停时间(s)轻度组 32 20.35±9.42 13.57±3.85 38.76±16.64中度组 32 25.46±10.33a 18.35±6.37a 46.75±19.85a重度组 32 29.36±11.56ab 24.56±8.46ab 52.24±20.84ab F值 36.814 78.442 98.652 P值 <0.001 <0.001 <0.001

2.3 3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比较 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PaCO2水平明显升高,重度组PaCO2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P值均<0.01)。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PaO2、HCO3-水平明显降低,重度组PaO2、HCO3-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P值均<0.01),见表3。

表3 3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比较(±s)

表3 3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比较(±s)

注:1 mm Hg=0.133 kPa;与轻度组比较,a P<0.05;与中度组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PaCO2(mm Hg)PaO2(mm Hg)HCO3-(mmol/L)轻度组 32 39.26±3.08 94.95±3.17 26.46±0.76中度组 32 43.46±3.47a 90.36±6.74a 24.35±0.42a重度组 32 47.25±3.94ab 87.53±6.58ab 21.85±0.54ab F值 45.526 31.054 38.972 P值 <0.001 <0.001 <0.001

2.4 3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 3组VC及MVV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FVC及PEF水平明显降低,重度组FVC及PEF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P值均<0.01)。见表4。

表4 3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s)

表4 3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s)

注:VC为肺活量;PEF为呼气高峰流量;MVV为每分钟最大通气量;与轻度组比较,a P<0.05;与中度组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VC(L) FVC(L) PEF(L/s) MVV(L)轻度组 32 3.40±0.75 3.15±0.84 5.46±0.76 101.34±6.45中度组 32 3.36±0.76 2.57±0.35a 5.06±0.68a 99.85±6.07重度组 32 3.27±0.79 1.96±0.33ab 4.39±0.78ab 102.54±6.64 F值 0.241 23.540 28.542 1.423 P值 0.786 <0.001 <0.001 0.246

2.5 3组患者TCPCO2比较 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最高TCPCO2及清醒期TCPCO2明显升高,重度组最高TCPCO2及清醒期TCPCO2明显高于中度组(P值均<0.01)。见表5。

表5 3组患者TC PCO2比较(±s)

表5 3组患者TC PCO2比较(±s)

注:1 mm Hg=0.133 kPa;TCPCO2为经皮二氧化碳分压;与轻度组比较,a P<0.05;与中度组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最高TCPCO2(mm Hg)清醒期TCPCO2(mm Hg)轻度组 32 47.74±3.64 40.35±3.26中度组 32 51.56±3.57a 42.54±3.68a重度组 32 55.34±3.76ab 45.64±2.57ab F值 34.542 22.039 P值 <0.001 <0.001

3 讨论

OSAHS及哮喘都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前者是睡眠时上气道反复或完全阻塞,导致气流减少或完全停止而引发的疾病,严重者会引发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疾病,甚至最终发生猝死。此外,该疾病还会并发高血压、脑卒中及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疾病,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哮喘属于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气喘、胸闷及咳嗽,在夜间或清晨可能出现加重倾向[8]。上述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两种疾病易合并,一旦合并,则会相互作用,进而加重患者病情,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9]。因此,对两种疾病进行深层次研究,探讨引发疾病的因素对指导临床诊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本院96例OSAHS合并哮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探讨了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诊治与提前预防提供新思路。

临床多项研究表明,OSAHS的发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哮喘病情加重,这是由于患者在夜间睡眠打鼾或呼吸暂停时,会对其声门及喉部受体进行反复刺激,进而导致其支气管挛缩。同时,患者张口呼吸也会将气道暴露于冷空气之中,支气管本已经存在高反应性,收缩将进一步导致其气道炎症。此外,OSAHS合并哮喘患者的缺氧-复氧循环更加频繁,这会使患者体内产生大量氧自由基,释放缓激肽、肿瘤坏死因子及血管活性肠肽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最终加重气道炎症[10]。气道炎症持续加剧的后果是导致患者肺功能的损伤。在本研究中,重度组患者的FVC及PEF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提示患者心肺功能差,损伤严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哮喘会加剧OSAHS的严重度[11]。原因在于哮喘常合并鼻炎等鼻部疾病,哮喘加重则会导致患者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患者上气道狭窄,进而加重患者OSAHS症状,阻碍患者睡眠时正常呼吸。且患者哮喘发作时,其呼吸道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外周血白细胞会活化,导致局部炎症的形成与发展,对患者咽喉部呼吸肌群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加剧,增加患者窒息或猝死的风险[12]。在本研究中,重度组患者睡眠呼吸紊乱次数、AHI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提示重度组患者睡眠情况较轻度组及中度组更差,患者面临的疾病风险也更大。

除睡眠情况及心肺功能外,OSAHS合并哮喘病情加剧还会导致患者动脉血气不佳,这将进一步引发严重的低氧血症。由于患者长时间存在上气道狭窄或堵塞,睡眠时上气道软组织松弛,这会导致上气道阻力增加;且气道炎症的加剧也会增加外周气道的阻力,减少潮气量,同时降低肺泡低通气及睡眠时肺泡通气量,这将进一步引发中枢控制、气道阻力及呼吸肌收缩性等方面的异常,导致患者体内形成阻塞性或中枢性气道阻塞,最终导致夜间血氧水平的下降[13]。这会进一步加剧患者夜间缺氧的症状,严重者会导致心脏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病情进展极其不利。在本研究中,重度组PaCO2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aO2、HCO3-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这表明重度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水平更差,容易引发低氧血症,加重患者病情。TCPCO2高于50 mm Hg(1 mm Hg=0.133 k Pa)时,就容易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及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4-16]。本研究显示,3组患者清醒时的TCPCO2均在50 mm Hg上下,表示患者清醒时,生理功能较正常,但当患者处于睡眠状态时,大部分患者的TCPCO2均大于50 mm Hg,尤其是重度组患者,水平更是显著高于轻度组及中度组。因此,重度组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发病,更容易因为发病迅速,机体代偿差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最终威胁到患者生命。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重度组Sp O2、AHI、PaCO2、PaO2、HCO3-、FVC、PEF及最高TCPCO2、清醒期TCPCO2等血氧指标均明显差于轻度组和中度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重度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水平、心肺功能及睡眠情况较其他2组均较差。

综上所述,OSAHS合并哮喘对患者的威胁极大,OSAHS会加重哮喘的病情,同时哮喘也将加剧OSAHS发病的危险度。二者合并会损伤患者心肺功能,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严重疾病的发生,临床诊治应及时实施相应治疗,降低疾病对患者的不利影响。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动脉血中度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急救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小米手表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
急诊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清血钾的相关性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