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形势下农业机械管理及其维修分析

2021-08-31 07:58齐延庆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设备农业

齐延庆

(山东省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营街道办事处,山东 滨州 256600)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业机械设备有效整合了技术工程、运用管理、机械装备等元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各参与方应针对农业机械的维修与管理现状,提出优化策略,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脚步。基于此,围绕新形势下农业机械维修与管理进行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1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特点

国内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农业领域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愈来愈高,持续强化机械设备的系统性优势,进一步吸引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被融入到农业机械设备当中,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工业机械设备相融合,能够强化操作系统简便化、智能化优势。现阶段,国内各地区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扶持力度,以期依托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在农业生产进程中应用农业机械设备,能够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节约劳动力,降低经济损耗。这也给政府有关单位强大的动力,推动农业机械的发展;有助于相关部门针对机械设备的柴油、产品价格、服务价格,作出系统性的优化与调整安排,推动农业这些的壮大与发展,充分发挥新时期农业机械设备通用化、标准化的特点[1]。

2 农业机械管理与维修现状

2.1 农业机械管理现状

当前,国内各地区在管理农业机械时,普遍存在以下两点问题:第一、推广问题,由于我国拥有广大的国土面积,不同地区在推进农业产业时遇到了诸多不同问题,例如,南北地区存在显著差异的耕作方式,这会影响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各地区在推广农业机械时主要遇到不均衡的问题;从推广区域进行分析,农业机械在北方平原地区具有较大的推广力度,获取了显著的推广效果,但是在南方山地地区、西南盆地地区则出现显著的差异性;西南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东南地区在推广农机时,则遇到了较大阻力。基于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推广农业机械时,应同时考虑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增强推广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农业机械设备与技术的均衡性发展。

第二、产业发展问题,当前小型机械是国内各地区最主要的农业机械设备;相比之下,大型机械占地较少。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2018年,国内小型农业机械与中大型农业机械的数量比约为2.5:1;同时,当前国内农业机械普遍用于耕种作业领域,在秸秆处理、收获等环节并未得到广发普及;而大量的农业机械被用于粮食作物,极少有农业机械被应用于渔业、畜牧业。此外,国内的农业机械具有较低的智能化水平,产品质量也有待提升[2]。

2.2 农业机械维修现状

目前国内农业机械维修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第一、使用不规范,各地区在使用农业机械时,普遍存在相对较高的故障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维修压力,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其原因在于,产品质量与操作方法。如果技术人员不能规范地操作机械设备,极易提升故障率。现阶段,国内机械设备的技术操作人员普遍不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与文化程度,未能及时参与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极少了解农业机械设备的运作原理与结构;这既容易导致故障频发,也使得技术人员在面对设备补偿时不能及时进行处理。

第二,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新形势下,国内各地区的农业主管单位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围绕农业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不断完善优惠政策;但由于国内农村地区不具有丰富的宣传渠道、宣传手段,始终未能真正落实各项维修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维修保养活动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第三、维修资金不足,为推动国内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设备,国内各级地方政府与农业主管单位提供了完善的补贴政策,给予农业机械购买活动一定的优惠;但是,农民仍然需要自行解决保养费用以维修费用,而相关维修与保养活动又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这也在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推广农业机械[3]。

3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管理与维修的有效策略

3.1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管理的有效策略

在新形势下,为强化农业机械管理效果也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完善服务体系,社会环境与市场条件的变化给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应在保障原有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将创新型服务项目融入其中;围绕农业机械设备开展系统性经营活动,将更优质的服务提供给设备使用人员。同时,将管理与服务业相融合,用管理带动服务,用服务促进管理,持续完善服务体系。此外,政府有关单位应不断加大管理力度,提升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培养机械管理型人才,强化信息化发展程度,使得农业机械设备的服务体系更具科学性;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强化各部门的联系,增强服务体系的完整性,切实提高农业机械管理的质量。

第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重视安全生产。长期以来,农民在使用农业机械设备时,不具有安全意识。为解决该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围绕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加大考核与培训工作效果,确保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务必要通过安全考核;在此基础上,还应定期培训机械操作人员,引导其充分了解新设备、新技术,使其认知安全操作的重要意义。

图1

第三,检验设备安全技术,各地的农业主管单位应设立专业安全部门,具体负责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监督作业;由安监部门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进行系统性检查,充分落实各项工作检查责任;在设备的使用前后,要做好细致的检查工作,既要保证使用人员充分明晰提取设备的具体状况,还应不断提高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技术水准,保障国有资产以及社会大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四,持续创新产品技术,为有效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准,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创新产品技术;结合实际需求,增强农机产品研发工作的针对性,确保各类型机械设备能够在后续的农业生产作业中得到广泛使用,使机械设备产品能够紧贴农业生产设计;在充分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生产效率,准确定位市场需求,精准布局产品市场,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3.2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维修的有效策略

为持续提升农业机械的维修水准,相关人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加强维护与检修基地的建设水平,国内各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在开展农业机械的基础性维护与检修作业时,应注重工作的及时性,确保机械设备能够随时投入使用。基于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将维修基地建立在乡村周边,不断强化维修作业的时效性;例如,对于部分复杂程度较高的维护检修作业,各地方政府应在区域中心设立大型维修基地,保障维修作业质量。同时,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以乡镇为单位建设专业性的大型维修基地,向农村地区的设备使用者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第三,培训农民维修技能,机械设备使用者的技术水准与产品材料质量是零件老化、锈蚀、损坏问题的直接影响因素。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在完成农机销售任务后,应督促农民认真阅读说明书,牢记注意事项,做好农机的基本保养工作,定期对内部结构进行检查,及时更换并维修农机的破损、老化设备,确保农机能够始终处于可用状态。

图2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的维修与管理水平直接关乎国内各地区农业发展质量。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检验设备安全技术,持续创新产品技术,加强维护与检修基地的建设水平培训农民维修技能,有助于提升新形势下农业机械维修与管理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机械设备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